菲律宾政府召见了中共驻马尼拉大使,对北京制裁菲律宾前参议员弗朗西斯‧托伦蒂诺(Francis Tolentino)提出抗议。
菲律宾总统办公室周二(7月8日)表示,菲律宾外交部已召见了中共驻马尼拉大使黄溪连,就北京制裁前参议员托伦蒂诺一事展开交涉。
菲律宾总统通讯办公室副秘书长克莱尔‧卡斯特罗(Claire Castro)在简报会上宣读了外交部长拉扎罗(Maria Theresa Lazaro)的声明。
声明中说:「对民选官员的公职行为施加惩罚性措施,不符合两个平等主权国家之间相互尊重和对话的关系准则。」
7月1日,中共外交部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祭出制裁,「禁止进入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原因是所谓的「反华政客」托伦蒂诺在涉华问题上「表现恶劣」。
托伦蒂诺在今年5月的中期选举中失利,未能获得连任。他曾领导参议院调查中共在菲律宾的间谍活动。
托伦蒂诺还提出了一项在南海建立菲律宾海洋区域的立法,即《海洋区域法》,该法案于2024年11月8日由马科斯总统签署成为法律。
根据美国国务院当天发表的声明(点击看详情),《海洋区域法》使菲律宾国内法律与1982年《海洋法公约》(Law of the Sea Convention)以及2016年仲裁庭(Arbitral Tribunal)裁决保持一致。
这项法律根据《海洋法公约》界定了菲律宾内水、群岛水域、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中共针对托伦蒂诺的制裁遭到菲律宾政府谴责。菲律宾外长拉扎罗周二表示,「参议员和其他民选官员的任务是调查关乎国家和公众利益的事宜」,不应该因此受到他国的制裁。
她补充说,菲律宾外交部仍然致力于「通过外交和对话」解决与中共的分歧。
随着中共在南海的军事扩张加剧,中菲两国在南海的领土争端不断升级。中共声称对几乎整个南海拥有主权,这与菲律宾、中华民国、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声索重迭。
2016年,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仲裁法庭作出一项裁决,裁定中共在南海的主权声索没有法律依据,但中共一直拒绝接受该裁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