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訊】(記者程木蘭、駱亞採訪報導)美國日前正式取消適用於中國與香港包裹的「小額豁免」(de minimis)政策。專家認為,此舉對中國的出口貿易與跨境電商生態構成重大衝擊,中小企業與供應鏈相關產業將面臨成本上升、營運模式調整與市場萎縮等多重壓力。
小額豁免成走私漏洞 川普批為「巨大騙局」
自5月2日起,美國正式取消適用於中國與香港包裹的「小額豁免」政策。原政策允許價值800美元或以下的貨物進入美國,而無需繳納關稅。
「小額豁免」政策源於1938年的,國會曾多次提高了法律上界定的「小額」的價值,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國會將「小額」的價值從200美元提高到800美元。
該政策原旨在促進國際電商與物流便利,但其長期缺乏有效審查機制,早已引發美國兩黨議員廣泛批評。批評者指出,此制度被濫用以走私來自中國的芬太尼原料,並助長大量廉價衣物、玩具與家具經Temu、Shein、Amazon Haul等平台湧入美國。
4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表示:「所謂『小額豁免』,是一場針對美國、尤其是小企業的巨大騙局,現在被終結了。」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統計顯示,2024年遭查扣的智慧財產權侵權商品中,有高達97%經由「小額豁免」通道進入,突顯其已成為非法商品輸美的主要管道之一。
CBP發言人表示,此次終止「小額豁免」政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打擊未經審核的低價進口商品與非法走私行為。「我們已配備所需資源,將依據行政命令加強包裹篩查與課稅執行。」
中國資本與金融專家徐真。(受訪人提供)
中國資本與金融專家徐真接受採訪也認為,「小額豁免」確曾被中共用來大量傾銷劣質商品,既壓低價格搶占市場,又消化過剩產能。「這正是中共設計來削弱美國產業競爭力的一種經濟策略。」
徐真直指,中國商品透過「低價免稅直郵」進入美國市場,成為消化中國過剩產能的重要出口通道。「從戰略層面看,小額免稅制度實質上成為中共對美傾銷的一項工具。」
分析:中國業者營運成本將暴增 整體產業鏈勢必重組
面對美國政策變動,徐真披露,中國業者近來積極探索「海運拼箱結合海外倉儲」的新模式,以取代原有的直郵渠道。不過,雖然此方案具合法性且可規避高額關稅,但其前期投入成本高、運營要求高,對中小企業而言難以負擔。
「備貨準確性要求高,倉儲與物流成本也不低,資金壓力將迫使許多賣家止步。」他說。
徐真分析,中國出口產業已建構起涵蓋加工製造、物流、海外短影音行銷與代運營等的完整生態鏈。「此次美國終止小額免稅,對進出口商與加工廠影響最為直接,並將間接衝擊原料供應商與相關服務業者,整體產業鏈勢必重組。」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黃世聰提供)
財經專家黃世聰接受訪問時表示,美國此項政策變動對中國跨境網購平台及眾多小型賣家影響「非常直接」:「Temu、拼多多海外站、Shein等平台將首當其衝。這些依賴直郵出口的中國賣家與中小企業,恐因成本大增而被迫退出美國市場。」
美國國會研究處(CRS)2025年初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對小額包裹出口的依賴程度極高,金額自2018年的53億美元激增至2023年的660億美元,成長超過十倍。
黃世聰分析,免稅取消後,產品將需經過報關與關稅流程,增加報關成本與稅負,連帶影響供應商、銷售商與消費者。
「中國業者將面臨營運成本暴增,美國消費者則可能承擔價格上升壓力。但相對地,這將為美國本地業者帶來喘息空間。」
中共設「自貿區」與洗產地規避關稅 恐難奏效
面對美方加強課稅監管,中共國務院近日宣布設立海南、秦皇島、保定等15座城市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圖以自貿區概念降低美方關稅壓力。
不過黃世聰認為,這種策略只具短期投機性質:「美國未來將更加嚴格追查產品原產地與原料來源,洗產地手法的空間正在快速縮小。」
在終止小額免稅政策正式生效前,許多企業便在美國境內倉庫大量備貨。然而,隨著庫存消耗殆盡,其後續營運面臨嚴峻挑戰。路透社報導,Shein與Temu近期已大幅削減其在美國的數位廣告預算,顯示其市場前景蒙上陰影。
根據CRS報告,2023年美國海關處理的低價包裹數量超過10億件,其中多數來自中國Shein與Temu等跨境電商平台。
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則透露,旗下眾多中小型客戶「幾乎100%仰賴中國供應」。隨行政與關稅成本上升,已有許多業者考慮退出美國市場。UPS亦宣布將裁減2萬名員工以降低成本,形容此次政策調整為「百年來對國際貿易影響最深遠的潛在變數之一」。
美國製造業與實體零售或迎來轉機
與此同時,美國本土產業則看好此政策有助於恢復競爭優勢。美國電商平台Etsy已協助賣家標示正確原產地,以符合課稅規範,因美國關稅依商品原產地而非出貨地徵收。
美聯社報導,美國國旗製造商協會表示,受中國廉價仿製品衝擊,2023年美國本土國旗銷售量下滑25%至35%,業者表示:「我們需要關稅,讓競爭回歸公平。」
自行車產業亦面臨類似挑戰。全美自行車經銷商協會代表梅森(Heather Mason)指出,許多原本預計購買2000美元品牌自行車的消費者,在網路上發現外觀相似、僅售1200美元的中國仿製品,極具吸引力。
梅森直言,知名品牌必須遵守嚴格的安全、勞工與保修規範,而中國仿製品卻常透過小額豁免逃避監管,不僅衝擊產業,更可能危及消費者安全。
英國快時尚品牌Primark目前僅透過遍布美國的實體門市販售商品,尚未開展線上業務。該公司表示,此次政策變化或有助於實體零售回溫,「美國消費者可能重新走進商場,尋找兼具品質與價格優勢的購物體驗」。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圖為2023年12月5日,洛杉磯郵政配送中心的員工們開著剷車處理包裹和郵件。示意圖(李梅/大紀元)
Previous Article【時事金掃描】加國阿省閙獨立 美國51州不是夢
Next Article 南寧動物園網紅黑猩猩闖禍 扔石頭砸傷遊客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