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5月03日訊】歡迎收看《時事金掃描》。我是金然。
今天焦點:川普夢裡要笑醒,阿爾伯塔閙獨立;加國大選自由黨險勝,阿省為什麼反了;加拿大分家步驟詳解,當美國第51州不是夢。
加國大選自由黨險勝 阿省為什麼反了
這兩天,美國的鄰居加拿大國會大選落幕,左派自由黨贏得168席,卡尼(Mark Carney)將當選加拿大新總理。但國會席位沒能過半(過半是需要172席),因此必須和其它政黨組聯合政府!而並沒那麼保守的保守黨拿下了144席,比上次大選多了24席,但還是沒能翻轉台面。極左的新民主黨則從25席掉到剩7席,連主席辛格都沒保住自己選區的席位,不得不直接宣布辭去黨主席。還有一個綠黨從2席變成1席,差點在加拿大政壇上徹底被拉黑。而對法式文化傳統念念不忘的魁北克政團則拿下23席。
說實話,自由黨能贏,主要靠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這兩個大票倉,這兩個省加起來有200個選區,自由黨幾乎全拿!
而保守黨在阿爾伯塔這個石油省幾乎全勝,拿下37席中的34席,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也就是BC省和自由黨打得難分難解。自由黨雖然贏了,但沒過半就得還看別人臉色,新總理卡尼的這個位置未必坐得穩當。
再換個角度來看:自由黨雖然多了16席,但保守黨多了24席,說明右翼力量在崛起,尤其是年輕人更支持保守黨!據統計,18至34歲的加拿大人中,保守黨支持率達44%,遠超自由黨的31.2%,尤其是在年輕男性中,保守黨的支持率高達50%以上。再補充一點,這次選舉還有個關鍵因素,就是極左選民的「策略性投票」。極左的新民主黨的支持者看到保守黨勢頭太猛,擔心右翼上台,於是把票集中投給了自由黨,這種「棄保策略」雖然幫自由黨贏了,但也讓新民主黨和綠黨成了「犧牲品」,左翼陣營內部的裂痕可能會加劇。
在我看來,加拿大大選最出彩的其實是大選結果剛剛出爐不到24小時,4月30日,阿爾伯塔省省長史密斯(Danielle Smith)就宣布了一個重磅新聞:她更新了公民倡議法案,把獨立公投的門檻大幅降低!以前底線是需要有60萬個簽名,現在只要17.7萬個就行,收集簽名的時間也延長了!
更震撼的是,5月1日,阿爾伯塔一天之內就收集夠了17.7萬個簽名,因此,阿爾伯塔省從加拿大獨立出去的公投程序已經正式啟動了!阿爾伯塔人這是得有多討厭加拿大的政治生活環境才搞出這種「火速分家」的節奏啊!史密斯的聯合保守黨政府還提出了一個「主權防火牆」計劃,包括什麼呢?第一,更換加拿大皇家騎警,成立自己的省級警察。這是在收回執法權;第二,自己徵收聯邦稅,而不是讓加拿大政府代收。這是在收回錢袋子;第三,設立阿爾伯塔人退休金計劃,退出加拿大養老金計劃。這是在收緊自己的錢袋子;第四,制定省級移民法,自己控制移民政策。這是連什麼人可以住在阿省的權利都要拿回來。這四條每條可以說是:穩準狠,都掐在了加拿大左派政府大喘氣的穴位上,這個「主權防火牆」,怎麼看怎麼像是要把阿爾伯塔變成一個「小國家」的架勢。
要知道,阿爾伯塔省可是加拿大的經濟支柱,石油儲量占加拿大80%以上,還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儲備地!根據加拿大統計局數據,2024年,阿爾伯塔的石油和天然氣產業貢獻了全國GDP的12%,是名副其實的「能源大省」。但阿爾伯塔人一直覺得自己被聯邦政府「打壓」,尤其是自由黨的能源政策,比如那個無釐頭的所謂碳稅和限制石油開採,等於是一手從阿省的石油產業掏錢,一手又按住阿省人的腦袋讓他們低頭聽話。
具體來說,自由黨推行的碳稅政策,讓石油公司的運營成本大幅增加,2024年,阿爾伯塔的石油產業利潤比2020年下降了15%,很多中小型能源公司甚至被搞破產。阿爾伯塔人覺得聯邦政府的「均衡補貼」不公平。什麼是均衡補貼呢?這是加拿大的一項財政政策,把富裕省份的稅收轉移給貧窮省份,用來補貼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阿爾伯塔作為石油大省,每年貢獻了全國稅收的20%,但他們覺得這些錢都被拿去補貼東部省份,比如魁北克和新斯科舍,自己卻沒得到什麼好處。
有一位加拿大華人發了一段視頻,並且寫道:當那些躺在福利上的東部左派精英們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在網上咒罵我們阿省人是紅脖子的時候,讓你們看看我女婿在零下嚴寒下的戶外是怎麼工作的。
這次獨立公投的熱潮,背後其實是阿爾伯塔人對左派聯邦政府長期的強烈不滿造成的,而新上台的自由黨總理卡尼的政策則屬於火上澆油。正好川普曾說過要把加拿大「併入美國」,成為美國的第51州!不少阿爾伯塔人覺得,如果真能加入美國,他們的石油產業會更有發展空間。
說起來阿爾伯塔人的獨立情緒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1980年代,就有「西部獨立黨」提出類似主張,1995年和2014年,阿爾伯塔也搞過獨立公投,但都沒成功。這次省長史密斯降低公投門檻,可能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訓,想趁著自由黨剛上台、根基不穩的時候,借民意給聯邦政府來個「下馬威」,而且是進可攻退可守,搞好了,一鼓作氣把阿爾伯塔帶向獨立,如果最終不可行,也可以逼迫左派政府收斂他們變相的「共產」惡習,為阿爾伯塔爭取更多的政策紅利。
從自由黨角度來看,卡尼雖然靠「反川普」贏了,但他在西部基本沒有市場,尤其是阿爾伯塔省和薩斯喀徹溫省,保守黨拿下超過92%的席位!如果說加拿大東部人民把卡尼當高福利和政治正確的「救星」,那麼西部人民卻把他當成獎懶罰勤的「政客」。
加拿大分家步驟詳解 當美國第51州不是夢
說起來,這種東西部矛盾還有其歷史原因。加拿大1867年建國時,東部省份尤其是安大略和魁北克主導了聯邦政策,西部省份當時還是「荒地」,人口少、影響力小。但隨著西部開發,特別是阿爾伯塔的石油產業崛起,西部經濟貢獻越來越大,卻還是沒能改變聯邦政府的「東部優先」的思維。這種結構性矛盾不解決,加拿大的分裂風險只會越來越大。
而新總理卡尼的「氣候政策」很可能成為引爆加拿大分裂的導火索。卡尼之前在聯合國當過氣候特使,競選時也說要推「綠色經濟」,但這對阿爾伯塔人來說簡直等同於「災難」。如果卡尼上台後繼續推碳稅和禁油政策,阿爾伯塔的獨立情緒可能會更強烈,甚至可能帶動其它西部省份一起「造反」。
那麼,阿爾伯塔省要想最終從加拿大獨立,具體得經過哪些具體步驟呢?我來給大家梳理一下這個過程。
第一步:就是發起公投,收集簽名。這一步已經完成了!阿爾伯塔一天之內已經收集夠了簽名。加拿大有個法律叫《清晰法案》(Clarity Act),規定任何省份要獨立,必須先通過省級公投,並且公投問題要「清晰」。
第二步就是舉行省級公投。根據《清晰法案》,公投需要明確的多數支持,但具體多少算「多數」並未定義。1995年魁北克公投時,反對獨立的一方以50.6%險勝,說明至少要50%以上的支持率。阿爾伯塔一天集齊公投簽名底線,顯示民意基礎很強,我估計幾個月內,阿爾伯塔可能會正式舉行公投,如果支持率超過60%,加拿大聯邦政府就不得不認真面對了。
第三步就是和聯邦政府談判。如果阿爾伯塔省獨立的公投通過,阿爾伯塔需要和聯邦政府談判分離的條件,比如邊界、債務分配、軍事安排等。《清晰法案》要求這個談判過程必須「合法且符合憲法」,聯邦政府有權拒絕不合理的條件。如果真到了這一步,阿爾伯塔可能會面臨最大的挑戰!自由黨剛剛贏得大選,新總理卡尼肯定不想在他的任上讓加拿大分裂,可能會用各種手段拖延,甚至直接否決公投結果。
最後一步就是建立獨立國家,並且獲得國際承認。如果談判成功,阿爾伯塔就能正式獨立,成為一個主權國家。但這還需要國際社會的承認,尤其是美國、英國這些大國的支持。但因為會有川普的支持,被承認的難度會大幅降低。
那麼,接下來有趣的問題來了,一旦阿爾伯塔獨立後,再加入美國當第51州的可能性有多大呢?要求獨立的阿爾伯塔民眾中有相當的比例支持直接加入美國。首先,阿爾伯塔人有強烈的經濟動機想加入美國。當地人表示川普一直推「能源獨立」,如果阿爾伯塔加入美國,他們的石油就能直接獲得巨大的美國市場,經濟前景會大好。
而川普在今年1月份一上台就多次說過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州,如果阿爾伯塔真想加入,川普絕對會張開懷抱。而且美國國內也有聲音支持,比如德州和蒙大拿的一些官員表示,阿爾伯塔如果加入美國將會增強北美能源安全。但加入美國可沒那麼簡單!美國憲法規定,新的地區加入美國需要國會兩院通過。美國歷史上最後一次增加新的州是1959年的夏威夷,當時也經過了激烈爭論。阿爾伯塔想加入美國,可能會面臨幾個障礙:第一,加拿大聯邦政府肯定反對,甚至可能訴諸國際法庭;第二,美國國內的民主黨可能會反對,因為阿爾伯塔是保守派大本營,加入後會讓共和黨在國會增多席位。這事如果真走到這一步,川普可能得使出渾身解數才能搞定!
假若阿爾伯塔真的成為美國的第51州,北美格局可能會大變。首先,美國領土面積將超越加拿大,成為全球第二大國家,經濟實力會更強,而加拿大會因為失去阿爾伯塔,資源和經濟實力將大減,已經有加拿大人感慨,如果失去阿爾伯塔,加拿大會淪落成第三世界國家這句話就真的不再是一個笑話了。並且阿爾伯塔有美國這個消費和人才的大市場烘托,飛速發展是不言而喻的,所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到時候,很可能會帶動加拿大其它西部省份,比如薩斯喀徹溫等加拿大省也會跟進,成為美國和加拿大的一個巨大的歷史轉折點!
其實,對美國人來說,讓阿爾伯塔這樣的既有經濟實力又是保守勢力主導的地區加入美國,要比整個加拿大加入美國更可以確保美國傳統文化的延續性,或者說把美國帶偏的危險性更小。
在我看來,美國現在最需要的並不是擴大版圖,而是返本歸真,歸正並保持美國之所以成為美國的文化和傳統,其它都不是最重要的。您對此怎麼看呢?歡迎留言發表意見。
歡迎訂閱《時事金掃描》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jinsaomiao
歡迎訂閱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fdr1livvlu2gQAfvU2nJXR3H17m0c
——《時事金掃描》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