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訊】(記者程雯、易如採訪報導)美中關稅戰進入90天「休戰」期間,中共總理李強再次喊話要「做強國內大循環」,推動經濟的穩定運行。專家分析認為,那是中共一貫的政治宣傳技巧與話術,如果中共不能真正把「國進民退」變為「國退民進」,它的任何策略都救不了中國經濟。
在美中關稅戰升級初期的4月9日,李強曾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強調要「做強國內大循環」,「把擴大內需作為長期戰略」。
5月12日,美中雙方經過兩天談判後宣布「休戰」90天,「休戰」期間美中之間關稅變為30%對10%,同時繼續談判。
5月15日,李強在召開的國務院工作會上,仍然強調要把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立足點放在「做強國內大循環」上,利用內需和內循環來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並影響國際循環。李強還宣稱,「內需為主導、內部可循環」是「大國經濟的獨有優勢」。
對中共宣稱其贏了美中關稅戰同時,李強繼續強調「內循環」經濟,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對記者表示,中國的製造業大部分是以出口為主,很多產業鏈是為全球供應鏈服務的,如果以內需代替出口的話,那「基本上整個產業結構就作廢了」。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認為,中國的內需消費不足是「結構性失衡造成的」,其強調內循環是一句空話、廢話。
分析:中共的宣傳話術
黃大衛認為,李強所謂的「國內大循環」的說辭是一種宣傳技巧,「這更多的是一種防守姿態的敘事模式,是典型的防守型說法,語義上就是試圖將(中國)失去全球化紅利的現實轉化成可以『自主可控』的情況。」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教授孫國祥告訴記者,他感到,「做強國內大循環」是李強對國內的「喊話」。
他說,中國經濟受到美中貿易戰和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的影響,外貿受阻,「外部市場不確定性加大,這促使中國(中共)必須要強化內部經濟循環,以對沖外部風險。」
但是,他認為,李強的講話中也反映出,「在內需不足與結構性壓力下,雖然中國市場龐大,但實際上消費信心並不足」,中國經濟面臨嚴重挑戰,「增長動能減弱,外部環境不利,內部又面臨消費、投資、就業等多重壓力。」
有輿論認為,中共在聲稱美中關稅戰「休戰」90天是自己的勝利的同時,李強又再次強調「內循環」,這顯示出中共對中國的經濟形勢有焦慮感。
對此,黃大衛直言說:「北朝鮮人民吃不飽飯,金正恩都不焦慮,為什麼大家覺得共產黨會焦慮呢?我想問一問,『為什麼你覺得它會焦慮呢?』我覺得它一點都不焦慮。金正恩都不焦慮,它焦慮啥?」
黃大衛認為,這也是中共的一種宣傳話術,「因為宣稱中國(中共)贏了中美貿易戰,要是宣傳太多的話,就變成中國還是靠著中美貿易而發展起來的,那就會忽略了『黨的英明領導』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所以他又要淡化中美貿易戰的概念。」
「黨的『戰略』是『內循環加外循環的雙循環』,所以他一會提一下『內循環』,一會又提一下『外循環』,這東西就是一種宣傳技巧。」
黃大衛說:「李強的話術大部分來說是中國經濟目前需要一種過渡性宣傳,因為中美現階段在90天內會暫停一下貿易衝突,所以他更多時候需要對內對外來進行一種敘事銜接,就是要淡化之前的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的影響。」
「它所謂的『獨有優勢』就是它的政治制度由上至下是舉國體制、一個聲音的意思。」他說。
分析:必須把「國進民退」變成「國退民進」才能拯救中國經濟
黃大衛認為,內循環經濟需要強大的內需市場和創新的產業鏈。
「目前,中國的社會保障不足,老百姓最大的消費是解決養老、生存、教育、醫療以及居住問題,都是生活必須的問題,這都解決得非常吃力,所以沒有太多的、多餘的錢去進行普通意義上的消費。」
王赫認為,中國的內需消費不足是「結構性失衡造成的」,例如整個中國的勞動者收入在整個GDP的占比很低;中國的貧富差距又非常嚴重,導致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非常小;而房地產經濟又在弱小的中等收入群體中「把一個家庭的6個口袋全部耗光」,提前預支了整個消費能力。
王赫提到,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他的外貿依存度是16%左右,而中國的外貿占比是美國的兩倍,「這就是說中國經濟很大部分是靠外貿,這個問題對一個大國來說存在很大的問題。」
王赫認為,內循環和外循環兩個循環相互促進的提法本身沒有問題,「問題是中國目前的經濟政策、經濟體制和經濟狀態使內循環根本無法循環起來,也無法用內循環來帶動外循環,無法使整個經濟良性發展。」
黃大衛表示,內循環戰略是否有效,不需要看中共的宣傳,而是要看中共具體落實什麼樣的經濟改革,如果它能「增強社會法治,減賦減稅,增加老百姓的福利,減少國有企業的壟斷,把市場開放,增加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把『國進民退』反過來,變成『國退民進』,那就可能對經濟有效。」
他說:「要是這樣的話,我覺得經濟還可能拯救一下。要不是的話,我覺得沒有太大意義。」
孫國祥認為,中共的經濟措施「既沒有觸及收入分配、戶籍制度等根本性改革,又過度依賴傳統刺激手段」,這是「體制性供需錯配」,這樣的「內循環政策」就會失效。
他說:「當政府投資擠出民間活力與社會保障,抑制消費潛能,形成所謂『循環僵局』時,任何內需戰略都將淪為紙上談兵。」
王赫表示,整個中國經濟嚴重失衡,整個中國經濟的體制性問題、結構性問題「已經病入膏肓、積重難返」。
他說,「這個問題中共不想根本去解決,它實際上也解決不了,只是把這個問題一直壓著、一直往後拖,而沒有實質性的改革。所以在這一點上來看,它的內循環就是一句空話、廢話。」
責任編輯:房夏焥#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Containers are seen at the port in Lianyungang, in China's eastern Jiangsu province on May 1, 2025. China said on May 2 it is evaluating a US offer for negotiations on tariffs but insisted Washington must be ready to scrap levies that have roiled global markets and supply chains before talks can begin. (Photo by AFP) / China OUT (Photo by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美中關稅戰令中國的外貿出口嚴重受阻。圖為2025年5月1日,江蘇省連雲港港口堆積的貨櫃。(STR/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美中貿易戰下 中共重申「過緊日子」
Next Article 浙江教師毆打學生並拎其到窗邊 威脅扔下樓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