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30日訊】兩岸過年皆保留了相同的傳統習俗,如大年初一,兩岸民眾皆禁打掃、禁洗衣,以免喜氣被掃出、洗出家門。
不管是在大陸還是在台灣,大年初一都有禁打掃、禁洗衣的傳統習俗。
傳統觀念認為,大年初一是財運、福氣降臨家中的日子,如果掃地或倒垃圾,可能會把好運和財富掃走,影響一整年的運勢。如果必須清理垃圾,也會特意往屋內掃、將垃圾放在家中一角,等到初二或初五再丟出去,象徵「聚財」。
傳說初一、初二是水神的生日,所以這兩天不洗衣服,以示尊敬,不冒犯水神。
在一些傳統家庭,會選擇在除夕前提前打掃,避免在初一做這些事情,以求好兆頭。
中央社報導,在台大陸籍配偶王翎鳳說,其故鄉海南島的習俗還要求不能洗頭髮,過年放鞭炮的煙硝沾染到身上是好的,因為鞭炮意味「錢」,沾了財氣不要洗。
王翎鳳提到,過年時候家家戶戶會放鞭炮,除夕夜守歲一過凌晨零點,各家各戶一起點燃鞭炮,哪一戶人家鞭炮聲持續得愈長、愈久,代表這戶人家是大戶人家;鞭炮放完後留下紅色鞭炮紙,那些鞭炮紙千萬不能掃,越多代表越好、越旺。
在中國大陸的傳統習俗中,大年初二通常是已婚女性「回娘家」的日子。這一天,出嫁的女兒帶上禮物與丈夫孩子回娘家探親,拜訪父母和兄弟姐妹,表達對家人的祝福和思念。
不過,現在社會很多人並不嚴格遵循這一傳統,而是根據家庭安排靈活調整,有人可能選擇其它日子回娘家。
台灣大年初二也有「回娘家」的習俗,和中國大陸許多地區相似,但細節上可能有所不同。而現代生活方式較為彈性,具體時間可能有所調整。
大陸籍配偶何竹英來自安徽省太湖縣,來台累計12年。她說,家鄉沒有大年初二回娘家傳統,過年對於家中女主人來說是萬分忙碌的時候,大年初二這天也會留在家裡招呼客人,男主人負責外出「走親戚」。「走親戚」是指過年期間去跟各個親戚拜年的意思。男主人也會帶著孩子「走娘家」,反倒是女主人不會一起跟著回娘家,因為女主人必須在家接待客人,等到男主人走完親戚後,再換女主人去走親戚。
「中國實在是太大了,出了我們這個縣城後,可能換下一個縣城(傳統習俗)又不一樣了」,何竹英強調,結婚成家的女兒沒有在大年初二回娘家是她所處農村的習俗,不等於其它地方也是這樣子,「每個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習慣」。
何竹英說,大年初一不能掃地、不能洗衣服、不能洗頭髮,地上丟有瓜子殼、水果皮,愈多愈好,不掃不洗的原因是擔憂將喜氣掃出去、洗出去,「所以大年初一愈懶惰愈好」。
責任編輯:方曉#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Previous Article網安公司:DeepSeek敏感資料暴露在網上
Next Article 【菁英論壇】北上廣深大蕭條 未來更嚴峻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