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訊】(記者林燕報導)全球時尚連鎖店Uniqlo(優衣庫)母公司迅銷的首席執行官、日本首富柳井正表示,優衣庫的產品沒有使用來自新疆地區的棉花。此言引發小粉紅號召全網抵制優衣庫,但也有很多網民對此類抵制表示反對。
週四(11月28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日語記者大井真理子(Mariko Oi)對優衣庫母公司迅銷的首席執行官、日本首富柳井正的採訪。
在被問到服裝原材料是否涉及人權問題時,他回答說:「我們沒有使用(新疆棉)。」
緊接著他補充說,「談到我們使用什麼棉花……」接著稍作停頓,繼續說,「實際上,如果我說得更多,這就變得太政治化了,所以我們就到此為止吧。」
隨後,該視頻在中國被廣泛傳播,並引起大量中國小粉紅憤怒,表示要抵制優衣庫。
「中國現在是到處爆雷,每過幾天就要找一個國家或者企業來恨。」一位中文網民在社交媒體X上留言說。
根據BBC的視頻,柳井正在採訪時只是很簡單地回覆「沒有使用」,然後避開了深入的話題。
但是「沒有使用」這句事實陳述在大陸網絡上變成了「正式」「表態」「不使用」,被轉成了一種在立場和態度上的表態。也有一些理性思考的網民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
搜狐網上一名網民留言說:「董事長的原話是:『我們沒有使用』六個字,也表示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和不願意政治站隊的意思,其它的不要額外添加渲染。」
鳳凰網上一名網民提醒說,「人家難處可以設身處地考慮,不用新疆棉花,但用其它中國產地棉,而且在中國生產,如果這也扺制,所有進口品牌全部扺制,優衣庫產品幾乎都中國生產。將優衣庫趕出中國,受害的首先是中國棉農、製衣工人、門店營業員、商廈從業人員,優衣庫在各大商場門店最大,誰有這個實力?真正愛自己國家,首先愛自己同胞,而不是盲目扺制。」
除中國外,優衣庫還在越南、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和印度等國家生產服裝。2009年,柳井正曾告訴BBC,中國的成本太高,公司正在將生產轉移到「工資較低的柬埔寨以保持低價」。
另外一名網民也寫道:「用什麼原材料是企業自主決定的經營行為,只要不詆毀我們國家和我們的產品,我個人不會把這類行為和愛國及民族主義捆綁在一起的,無論哪國產品性價比高,我做為普通消費者就會支持。」
這名網民還補充說:「另外今年本人因消費降級,由原來的海外品牌的T恤換到了國內知名品牌的T恤。都是純棉材質,但是穿著的舒適度及體驗感是海外品牌的T恤完勝,雖然我搞不明白是什麼全棉材質,但是國貨還得自強。」
在談到優衣庫成功的原因以及為何吸引了全球消費者時,柳井正說,優衣庫的目標是生產吸引所有人的高品質產品,包括超級富豪,不僅是對準品味高雅的人群,也包括對服裝不太了解的人群,衣服設計精良,材料上乘。
目前,優衣庫已經成立四十年,在全球擁有2500多家門店。母公司迅銷集團的年銷售額最近首次突破200億美元。
對呼籲全網一邊倒地抵制以及要將優衣庫趕出中國的言論,也有中國網民表達了不同看法。一位網民對其他網民說,「優衣庫,你可以買,也可以不買,這是你的權利。」
「(集體呼籲抵制)有點上綱上線了,很普通的一個商業選擇。至於原因就有太多可能了,可能是價格原因,又或者是人情關係的需要,當然也可能是政治原因,完全沒必要大驚小怪。」該網民補充說。
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市場研究集團董事總經理本‧卡文德(Ben Cavender)告訴路透社,現在判斷是否會造成持久損害還為時過早,但考慮到服裝行業目前面臨的挑戰,即使因此失去一小部分中國消費者也不會對整個行業造成多大的損失。
2022年,美國對從新疆進口商品的嚴格監管生效。許多全球品牌將使用新疆棉花的產品下架,也導致這些品牌在中國受到小粉紅的杯葛。H&M、耐克、巴寶莉、Esprit和阿迪達斯等品牌均遭到小粉紅等抵制。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UNIQLO Chairman, President and CEO Tadashi Yanai smiles while answering a question during the company's new Chinos and Cargos press preview in Tokyo, on February 17, 2011. UNIQLO is hoping to sell more than 10 million of the new chinos and cargos in the upcoming Spring and Summer seasons. AFP PHOTO / TOSHIFUMI KITAMURA (Photo by TOSHIFUMI KITAMURA / AFP)
圖為優衣庫母公司迅銷的首席執行官、優衣庫創始人、日本首富柳井正(Tadashi Yanai)。(Toshifumi Kitamura/AFP)
Previous Article關稅爭端持續 中國電動車在歐洲進一步遇阻
Next Article 比亞迪施壓供應商降價 電動車價格戰繼續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