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日前在中共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痛批基层官员「拍胸脯、拍脑瓜、拍屁股」,强调城镇化不能搞「面子工程」。但观察近年中国各地发展,从雄安新区到地方市政工程,诸如建设后又拆除、违规装修、造景浪费等乱象层出不穷,与习所谓「务实发展」可谓背道而驰,令外界质疑这样的喊话只是场面话,无法真正约束地方滥权施政。
习称反对「面子」地方却一再造「样板」!《人民日报》报导,习近平在城市工作会议中强调,要杜绝形式主义,避免官员自以为是,强调「里子比面子重要」。他批评所谓「三拍」干部,指的是决策时拍胸脯保证、拍脑袋乱决策、最后拍拍屁股走人,造成烂摊子。不过,这番高谈阔论却与地方现实严重脱节。从习亲自规划的雄安新区,到各地建设项目短命、拆建循环、财政浪费情况频传,反倒成为所谓「形象工程」的最佳写照。
乱象频传工程建了又拆!像是广州白云区的「湾区智荟园」,7栋楼花80天完工
,不到两周就全数拆除,理由竟是「手续不全」。民众气愤直问:「钱是哪里来的?怎么这么乱花?」山西清徐县则用本该用于水系整治与停车场建设的5.9亿元,违规修缮政府大楼、种植不合地景的仿真椰子树,最后连夜拆除。其他如成都金牛区斥资12亿打造的对外交流中心、湖北1.7亿打造后拆除的关公像、云南花6亿元建后拆的长廊,都被批评是为了政绩而生的「面子工程」。
喊话归喊话,体制没变才是问题核心。台湾学者与时事观察者指出,中共虽然高喊反形式主义、反面子工程,但问题根本出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官僚体系与政绩导向文化。
每位地方官上任,为了升官就要「做出成绩」,而这些「成绩」往往靠快速建设、大型工程来堆栈。等换一批人,又重新来过,导致拆了又建、建了又拆,耗费的都是纳税人的钱。由于中国缺乏民选机制与新闻监督,这种「政绩搭台、百姓买单」的恶性循环,就很难被制止。台湾政治评论者指出:「喊口号容易,改体制难。在没有制度性监督与问责之前,中共再怎么讲反对『三拍干部』也只是说说而已,基层照样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