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9日訊】(記者程雯、易如採訪報導)中國大學的文憑不斷貶值,大學畢業即失業的現象比比皆是。然而,大學學費卻持續上漲。即將在2025年秋季入學的學生發現,大學學費又漲了。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出現呢?
大學文憑貶值 專家:盲目擴張的結果
今年5月,一個名為「遊上岸的李丫」的抖音播主發視頻說,她媽媽擺地攤供她上大學,花十幾萬學費讓她進了醫科學院,結果她畢業後也擺起了地攤。
該播主在視頻中介紹,她今年25歲,是廣西人,大連醫科大學中山學院畢業。她畢業後先去過一家醫院,但是工作安排與她的專業不對口,她幹了兩年就辭職了。今年早些時候她參加了公務員考試,考完後開始擺攤賣芒果冰淇淋,同時兼做自媒體,記錄自己的擺攤經歷。
之後在6月27日,她說接到學校電話,要求她下架視頻,因為影響了學校聲譽。7月2日這一話題迅速上了大陸網絡熱搜。
近年來,類似這樣的例子在網絡上經常見到,有大學畢業生甚至研究生,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去擺地攤、送外賣,或者回鄉務農,讓人感概大學文憑太不值錢了。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對表示,中國大學文憑貶值是「中國高校盲目擴張的結果」,同時「整個教育機制實際上是扭曲的」,不能夠為市場提供真正需要的畢業生。
據大陸媒體消息,從1998年到2023年,中國的本科生招生人數增長7.3倍,本科學歷的「含金量」逐漸下降。同一時期,中國高校的碩士生擴招近20倍,博士生擴招近10倍。「大躍進」式的研究生教育令研究生文憑也逐漸貶值,本科文憑就更貶值了。
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進一步批評說,中共一直是官僚主義盛行,中國高校招生由國家計劃控制,也和社會脫節。社會不需要的專業,已經不適合市場的專業,因為他們自己原來有,就還堅持去招生,最後導致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對口的專業工作。他認為,這些都是文憑貶值的一些原因。
中國社科院數據顯示,約33%的大學畢業生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新浪教育報告說,僅26%的畢業生表示工作與所學專業「吻合」。大量本科畢業生被迫轉行進入靈活就業、營銷、服務等行業。
高校學費依然猛漲 分析:高校用漲學費來堵資金缺口
據大陸媒體綜合報導,2025年,中國有二十多個省份上調了高校學費,平均漲幅10%到15%,部分地區如上海、四川、吉林的平均漲幅高達20%到35%。此外,民辦高校的漲幅超過公辦高校。
例如,「211」重點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的學費從2024年的每年8.5萬元(人民幣,下同)漲到10.5萬元,淨漲2萬元,漲幅約24%。省重點湖北工業大學的學費從2024年的每年3.5萬元漲到4.5萬元,淨漲1萬元,漲幅28%。
雲南大理大學作為省屬公辦的普通高校,學費也從2024年的9,500元漲到1萬元,淨漲500元,漲幅超過5%。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是一所民辦高校,其學費從2024年的5萬元漲到6.8萬元,淨漲1.8萬元,漲幅36%。
對於高校學費猛漲,李元華認為,最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下滑和通貨膨脹,而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在減少,可是學校的日常花銷還在那兒,所以校方就用最簡單的方法——漲學費——來堵資金缺口。
據報導,2025年中國教育部為高等教育撥款1,143億元,比2024年下降約4.7%。有高校財務人士表示,「有些科系的培養成本,不漲價根本活不下去。」
謝田也表示,中國經濟在衰退之中,政府給高校的撥款減少,而高校仍在繼續擴招,造成擴張太快、師資也跟不上,於是高校只能增加各種各樣的收費,包括漲學費。
民辦高校招生出現困難
2025年中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335萬人,而民辦高校卻出現了「生源荒」。大陸媒體報導說,上海一所民辦高校在2024年出現了招生「斷檔」,今年更在首輪投檔中創下「零投檔」,即「零報考」記錄。
據中共教育部數據,2023年中國有超過3,000所高校,其中民辦高校789所,占比四分之一,在校生有逾990萬人。
為什麼在高考人數仍然巨大的情況下,民辦高校還會有招生困難呢?
李元華表示,過去是正規院校考不上才會去民辦高校,而民辦高校的學費高得多,現在隨著文憑貶值,大家已經想明白了,「為什麼要為拿一個不值錢的學歷花這麼多錢呢?」,而且「很多普通家庭連公辦教育的學費都承擔不起,更何況民辦學校的高收費了。」
謝田認為,「出生的孩子少,上學的少,第一個受到衝擊的,應該就是這些民辦學校、私立學校。」隨著人口下降的趨勢,「民辦大學會出現生存危機」。
對於民辦高校來說,「生源」即是「財源」。民辦學校的背後更是多為盈利性教育集團,其淨利潤可達到驚人的程度,如中教控股和宇華教育的利潤分別高達 38.7% 和 47.2%。
分析:中國教育產業化面臨停擺和崩盤風險
自從1990年代末期,中共開始對中國教育實行產業化管理,允許學校收取學費、雜費和各種名目的贊助費,以此減少政府對教育的投入。
李元華批評說,中共政府對內減少教育投資,卻在非洲以及對非洲留學生投入大量資金,加上中共對教育的過多行政干預,這是「擾亂整個教育市場」,隨著經濟衰退,「這種教育產業化應該會隨時停擺,進行不下去。」
此外,李元華認為,當現在的幼兒園和小學已經感受到人口下降壓力而紛紛關閉時,那麼再過十年,高校的過剩問題也會同樣出現,到那時,「中國教育產業化實際上是隨時可以崩盤的。」
謝田表示,「中共把教育當成產業,這是中央決策上的一個失誤,或者是對國家未來的一種犯罪。實際上,把教育、醫療都當成產業(去盈利),這在正常國家是不可想像的。」
責任編輯:鄭浩宇#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2025年3月,上海復旦大學一名研究生退學擺攤賣土豆泥,在網上引發熱議。(視頻截圖)
Previous Article少林寺官網刪釋永信信息 數十黑衣人守僧院
Next Article 蘋果公司首次關閉大陸直營店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