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訊】(記者方曉報導)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環保議題罕見成為該會議的核心議程,引發外界關注。
3月31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議程之一是審議《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條例》,《香港經濟日報》的評論文章認為,這頗為意外,審議後該條例正式生效,提升了環保督察的法律層級,更使其成為中共黨內文件。這意味著環保問題已不再只是行政監管範疇,而是被賦予更高的政治意義。因為今年是中共「環保大年」,4月開始就要上新規,特別是派出新一批第三輪中央督察,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有提前站台的意味。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認為,現在中共出台那些文件,主要是因為目前中國大陸的污染已經太嚴重,不斷在引發民憤。適逢中國經濟下行,中國社會已經民怨叢生。如果中共不暫時遏制這些問題,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的群體抗議事件。
中共「發展」的背後 多少人文地理遭破壞
近年來,中國大陸發生了多起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引發社會擔憂。
今年2月,大陸網友在重慶江津區珞璜鎮發現黑臭污水被排入長江,河溝中流淌著墨汁般的黑水,刺鼻氣味瀰漫。無人機拍下的這一場景,揭開了隱蔽排污背後的生態危機。
當時有博主的文章表示,事情鬧大了,恐怕也瞞不下去了。排放污水的人就是明知故犯,足見以佐證出其內心的惡毒。想查個明白誰排放的不是一件難事。或許,排放的人能力通天,更有著豐富的人際關係。到頭來,高高地舉起,輕輕地落下。象徵性地關門罰款,沒過多久,再重新開張。這樣的推測絕非空穴來風,早已成為了常態。
根據官媒報導,黑臭水體從根本上消除難度較大,一些重點湖泊藍藻水華仍然多發頻發,「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三水統籌治理還處於起步階段。
今年3月下旬,湖南郴州永興縣政府辦發布的通知顯示,近日,耒水郴州-衡陽跨市斷面大河灘地表水自動監控站數據顯示鉈濃度異常,造成跨市污染,威脅下游飲水安全。
2023年,南京勝科水務有限公司因向長江排放污染物,被以污染環境罪判處罰金0.5億元,並需承擔4.7億元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
2022年11月,江西省錦江流域發生鉈污染事件,導致沿線3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鉈濃度超標,威脅下游贛江水質安全。經調查,江西齊勁材料有限公司違法排污是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中央環保督察制度始於2015年,第一輪督察至2018年結束,第二輪於2019年至2022年推行,如今進入第三輪。《香港經濟日報》的文章認為,每一輪督察都伴隨著地方政府的「整改風暴」,但許多地方仍然選擇短期應付,甚至在督察結束後恢復污染行為。
時評人士李炎曾表示,中共「發展」的背後,需要多少價值連城的人文地理遭到破壞,需要多少無法挽救,不能再生不可替代的資源和民命遭到摧殘。
中國環境污染是政策性的 分析:中共要維穩
中國問題專家、時政評論員橫河曾表示:「中國的環境污染是政策性的。」
橫河表示,由於對污染企業的管理嚴格,治理費用高,利潤空間減少,資本有向環境治理管理鬆散地區轉移的本能。沒有嚴格管理、污染受害者沒有抗議發聲權力的地方自然就成了高污染企業轉移的最佳地點。
橫河說:「環境污染,不僅僅是治理不力,而是有意設計的結果,歡迎污染企業到中國落戶,打擊一切反對污染的活動,使中國成為全球污染企業避難所。由於低成本(不處理污染源)、低工資吸引來的低端污染企業創造的價值保持了20年的兩位數GDP增長,保住了中共的政權。」
而中共突然要監察污染,李林一認為,「這些措施更像是中共的維穩之舉。但這類維穩做法,是以消耗中共資源為基礎的,目前情況下維持不了太久。」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圖為示意圖。圖為2024年12月26日,陝西延安志丹縣一村莊發生原油泄漏事故,原油流入道路、污染了河流。(視頻截圖)
Previous Article涉內鬥?傳中共中組部長和統戰部長罕見對調
Next Article 中共對台軍演出動95機艦船 國軍嚴密監控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