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7月30日訊】今日焦點:美方:關鍵制裁或升至500%?北京大暴雨重大傷亡,習罕見表態!急了?中共首推生育補助 管用嗎?
本期節目嘉賓: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博士;《橫河評論》主持人橫河;時事評論員、資深政經分析師秦鵬先生。主持人:金石、扶搖。
美中貿易談判 美方警告:關鍵議題 制裁在即
週二(7月29日),美中結束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第三輪貿易談判。雙方沒有宣布任何重大突破,但同意將繼續討論關稅休戰期的潛在延長。
▶沈教授,您如何看本輪談判結果?
▶秦鵬先生,貝森特提到說,中國是世界史上經濟失衡最嚴重的國家。目前美國已經和英國、日本、歐盟等盟友分別達成了貿易協議,現在最重要的談判,應該就是和中共的談判了。您對美中雙方達成協議的前景怎麼看?
▶橫河先生,美方指出中國購買了約90%的伊朗受制裁的石油。以及向俄羅斯出售價值約為150億美元的軍民兩用技術。美國財長貝森特還再次警告中共,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後果。制裁數字會從0~500%,這樣的力度是否可以有效遏制中共對俄羅斯、伊朗的持續支援?
習和李強罕見提 北京暴雨重大傷亡
時值盛夏,大雨又一次席捲中國北方。大陸華東、華北、東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閃電、強風也隨之而來。
最近兩天,北京市氣象台持續發布暴雨橙色預警,北京市水文總站更是發布暴雨紅色預警。據報導,這一週以來的降雨,已經相當於北京一年的降雨量。
連續降雨造成潮白河幹流密雲水庫水量增加,已達到1959年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洪水量。
27日下午開始,密雲水庫開始連日洩洪。暴雨疊加洩洪導致的災難,官方報導,至今已造成30人死亡。而由於中共掩蓋信息,真實死傷數字還有待詳細核查。
眾多網友紛紛上傳視頻。
不過,旅居德國的水利專家王維洛先生指出,2023年河北洪災後,中共曾斥資1萬億特別國債用於防災防洪,但效果甚微,不得不質疑當初資金的流向。
有北京的網友表示,北京暴雨洪災,近年來已成一年一度的傳統。關於這一點,王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原本的南澇北旱趨勢,正在改變,北方的降雨正在增加。而這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由於中共的「南水北調」工程、以及和「保護北京」「保護雄安」這樣的防水目標有關。
▶秦鵬先生,今年,北京的暴雨人禍災害似乎比往年還要嚴重,官方的報導也出現了異樣。此前,北京市政府並沒有公布人員傷亡數字,是等中共黨魁習近平和總理李強,都對此提到「重大人員傷亡」的字眼之後,官方才公布死亡數字的。首先,您覺得30人死亡這個數字是否真實?為什麼北京這麼敏感的地方,也開始洩洪了?
▶橫河先生,中共向來對死傷數字很敏感,35人通常是報導的死亡紅線。不過,這次暴雨洩洪帶來的災難是在北京,30人因暴雨洩洪死亡,對於北京來說,是個很大的死亡數字。而這次也確實是在習近平和李強都提到「重大死傷」之後,才公布的數字?您覺得這背後體現出什麼問題?中共高層現在都不擔心公布「重大死亡」事件了嗎?
▶沈教授,您身在台灣,如何看待中共面對暴雨祭出的這些應對措施?
急了?中共首推生育補助 大家為何不願生
7月28日,中共官方宣布,政府計劃向3歲以下兒童發放每年3,600元人民幣的補貼,以提振出生率,應對當前的人口危機。
這項措施將追溯至2025年1月1日。具體來說,從今年1月1日後出生的嬰兒的父母,將享受三年全額補貼,每年金額為3,600元,三年共10,800元。
那些在2022年1月1日至該措施生效日期之間出生的孩子的父母,也將獲得補貼,但金額較低。
這是中共政府首次,通過補貼政策,刺激生育率。
其實,在這次中央出台政策之前,一些地方已搶先一步出台了類似的刺激生育政策。例如,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針對生育至少三名子女的家庭,提供每胎最多10萬人民幣的補助;瀋陽市也補助當地有第三個3歲以下孩童的家庭,提供每月500人民幣。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三個孩子可獲得一次性2.5萬元的補貼。
▶秦鵬先生,您認為中共最新出台的政策,包括此前地方的一些政策,會不會對中國的生育率有實質性的刺激和提振?
我看到有不少網友在抖音上留言,說如果是一個月發3,600元,可能會考慮生二胎。還有的網友說:「教育,養老;教育,養老;教育,養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中國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23年,中國失去了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地位,被印度取代。
2024年,中國人口連續第三年減少。當年,中國出生人口人數僅為954萬,比2016年減少了一半。短短八年,曾經「哭聲鼎沸」的產房,如今已變得門可羅雀。
中共當局1979年開始實施「一胎化」政策,直到2013年才放寬,規定如果夫婦其中一方為獨生子,就可以生育兩名子女,但要求中間需間隔四年;2015年中國宣布取消一孩政策,實行36年的獨生子女政策至此正式走入歷史。
即使人口負成長是不爭的事實,但中共仍堅持還保有人口紅利,黨媒《人民日報》一篇報導稱,人口紅利不能只看「量」,也要看看「質」。所謂的「質」,是指中國國民教育水準、素質都有提高,因此紅利不但沒有消失,反而還打開了增長空間,幫助中國推動創新。
▶沈教授,您對中共的這個說法怎麼看? 中國的人口紅利,真的是「不降反升」了?
▶橫河先生,中國目前的人口結構,和人口變化趨勢,如果延續下去,對於中國經濟和社會會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沈教授,台灣也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方之一,台灣社會也同樣面臨老齡化、少子化的問題,台灣政府在刺激生育這方面,有沒有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78IIcKAIDpp6SJOlf3vDA
歡迎訂閱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5grer6fQLmhsYe1g60c
——新唐人《新聞大家談》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