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5日訊】(記者寧海鐘綜合報導)中國大陸號稱「實現城市更新」的舊村改造(簡稱舊改)運動,在過去逾15年充斥著維權紛爭,進展緩慢。近兩年中國經濟下行,當局推動新一波「舊改」行動,試圖以此拉動房地產市場、提振地方經濟。不過,消息指,由於地方財政吃緊、拆遷阻力大等原因,許多城中村改造項目已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舊改15年難有突破 經濟低迷下當局再催動
據中共官方消息,「舊改」的核心內容是對省內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實行拆除更新改造,其中的重難點是舊村改造,也就是對城中村的改造。「舊改」最早於2009年在廣東進行。
廣東官媒近期報導,2025年1月13日,作為珠江新城CBD最後一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天河區冼村,歷時15年,終於將融資區最後一棟留守戶進行強拆,央企保利承建的冼村改造即將全面收官,云云。
據悉,天河區冼村於2010年2月啟動改造,歷經十餘年,改造範圍內仍留有十餘棟村民住宅尚未拆除,動遷工作難以推進。
這次強拆行動是近期全國範圍一波新的舊改運動中的一幕。
202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推進城中村改造;去年11月,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加快落實城中村改造,「舊改」政策支持範圍,從最初的35個城市擴大到近30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2025年1月,中共國務院再催促推進「舊改」。中國31省份的地方政府近日陸續發布了「舊改」相關「工作規劃」,其中廣州市宣稱有52箇舊改項目將按下「加速鍵」。
城中村改造項目「拆不動」
但在官方「亮眼」的計劃和宣傳背後,許多已經啟動的城中村改造項目被發現已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
美國之音今年2月14日報導,中共政府力推的「城中村改造」計劃原本被寄予厚望,被視為拉動房地產市場、提振地方經濟的重要引擎。然而,隨著經濟低迷、財政吃緊、拆遷阻力增大,多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出現延期或停滯。
家住廣州市番禺區某鎮的劉政(化名)說,他所在的鎮有兩條村本來在規劃之內的,村的人算了一下帳,被拆遷還會虧,有點不太樂意,剛好碰到經濟不景氣,就叫停了。政府也沒宣布,沒有下一步動作。那些原來拿生活補貼的村民,補貼也不給發了,他們又搬回了原來的家。都還沒來得及拆,沒開工就停了。
2024年10月,中共住建部部長倪虹表示,將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北京中央要求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政策性金融機構提供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鼓勵商業銀行提供城中村改造貸款等。
《經濟觀察報》去年報導,城中村改造將在未來五年帶動約10億平方米的投資規模,會對房地產市場形成有效支撐,平均到每一年,其帶來的住宅新增需求約有4400萬平方米。全國21個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可產生直接投資超過10萬億元,帶動其它投資超過15萬億元,合計超過25萬億元。《第一財經》報導稱,若以100萬每套來估計,本次安置如果全部以貨幣化方式進行,估計將為房地產市場帶來1萬億左右的資金增量。
但北京的宏觀經濟研究員馬越(化名)對美國之音表示,「這就是假的項目,好多數字發出來是為了提振市場信心的」。城市拆遷那些錢,也不清楚花出去沒有,而且錢從哪兒來的也不知道。
馬越舉例上海外灘附近之前有大片的城中村改造,但是最後一步改不動了。「因為那些人搬走之後,接下來沒有錢去做改造。現在那裡都沒人,跟鬼城一樣,拆不動了。」
居住在北京的馬越還說,北京昌平、望京等地也有一些廉租房或者半地下室,目前也看不到大規模的拆遷。他認為,城中村改造現在的問題是缺財政資金。這些項目有的政府接管過來了,有的把拆遷的人打發走了,但後續開發其實找不到人。現在地產商基本沒人有能力去開發,所以就閒置著。「至少上海那幾個地方目前看起來不太可能再接著開發了」。
2022年上半年,知名地產商時代中國退出廣州多箇舊改項目,並懇請退還前期投入資金。房地產商從「舊改」中紛紛撤退曾引發關注。
2024年11月8日,在美國大選結束不到3天之時,中共當局推出10萬億(人民幣,下同)化債計劃,幫地方政府消化隱性債務,以應對川普(特朗普)重返白宮所帶來的衝擊。
馬越表示,這10萬億政府債,是給地方政府減輕他們的財政負擔的。另外還有2萬億用於城中村改造,對應去年那300個城中村改造的地級市。但是中央政府得發國債,這個國債在2025年1月份的時候暫停了。因為前段時間,也就是去年12月份開始發債之後,所有的銀行都衝進去買債,因為他們沒有別的資產。那個債的利率太低了,造成銀行的系統風險太高,所以在過年之前發債這個事就暫停了,還沒重啟。
馬越說:「如果不重啟這個項目的話,也就是說這個10萬億和2萬億都進行不下去。非得排優先級的話,一定排那個10萬億。要還那些政府必須立刻還的舊債,包括拖欠工資啥的,不是公務員還漲工資了嗎?這些都是第一位的。城中村改造這種屬於沒有回報率的項目,肯定是往後推。」
大規模「舊改」引民眾擔憂
中共一再催促推動「舊改」,僅在2023年進行改造部署初期,中國八座超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重慶、廣州、成都、武漢、天津,就有4400餘個城中村,居民約5550餘萬人。
而「舊改」這一運動牽涉政府、房地產商和村民等的利益。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導,中共在全國大規模推動改造城中村,使其成為所謂「新質生產力」工業園區,此舉使眾多較低端的小企業主對自己的生計感到擔心。
從事小商品批發的劉政表示,廣州「城中村改造」項目,海珠區的康樂村和鷺江村,他12月初路過的時候,好像已經拆得差不多了,現在都是圍起來的廢墟。當地聚集近2萬家服裝製衣、輔料廠,建築雜亂,十多萬人在此吃住行,打造了珠三角製衣王國。
過去兩年多,因為城中村改造拆遷,廣州這個龐大的製衣產業的去與留成為新聞焦點。改造成本超300億元的康鷺村,早在2011年就由村民代表投票決定拆遷,直到2023年7月項目才正式破土動工。
最近也有報導指,廣州番禺區的大石和南村萬博商圈有大量與SHEIN等國際電商直接接軌的中小型服裝廠,這裡的工人大多居住在附近的城中村,他們遭遇城中村改造與電商的雙重夾擊,未來生存正面臨考驗。(先前報導:廣州城中村工人面臨雙重夾擊 未來生存堪憂)
責任編輯:林琮文#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One of many skyscrapers is seen from an old residential ally in this southern Chinese city of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on November 30, 2011. Shenzhen, once a small fishing village is at the heart of China's industrial growth and is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cities in the world. AFP PHOTO/Peter PARKS (Photo by PETER PARKS / AFP)
廣東深圳城中村示意圖。從一個老住宅區看到許多摩天大樓。(Peter Parks/AFP)
Previous Article【翻牆必看】丁薛祥出事了?
Next Article 受賄5730萬 國開行前副行長李吉平受審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