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姐的右下腹有1块反复红肿的红棕色斑块。这次斑块中出现水泡,她很担心是带状疱疹,于是前来就医。
她说:「医师,我告诉您,我这块皮肤很奇怪。它的颜色一直没办法恢复正常,有时候就会红肿,尤其是我感冒、发烧的时候。我的朋友说,是不是我感冒发烧,免疫力下降导致疱疹发作?」检查之后发现患者右下腹的红棕色斑块上有大小不一的水泡(图1),身体其他部分皮肤没有异状。
吃完止痛药后就会肿起
我问她:「你这几天有吃药吗?你是不是有吃药的时候,这块皮肤就会红肿?」她回答:「医师,您这样问,好像真的跟吃药有关系。因为这次我没感冒,但是前几天爬山膝盖痛,我去买止痛药吃,这块皮肤就肿起来。上次我牙痛的时候,吃止痛,也有肿起来,也出现水泡。」
我请她把服用的药让我看一下,结果她吃的止痛药成分为Mefenamic acid(甲芬那酸),属于非类固醇抗发炎药(NSAIDs),而她的病名是固定性药疹,也就是药物引发的过敏反应。
患者服用过敏的药物后,在固定部位出现圆形至椭圆形、红色或暗棕色斑块。皮肤病灶有些是平滑的,但大部分会肿起来,有些甚至中央出现水泡或破皮伤口。
最常见导致固定性药疹的药物为抗生素及消炎止痛药等,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半小时至数小时内,在相同部位出现皮疹。
停止服药后会慢慢痊愈
固定性药疹发作的位置可以是身体任何部位。较常见的位置为嘴唇、生殖器、手掌及脚底。在生殖器或嘴唇时,常因破皮导致严重疼痛。
固定性药疹在停止服用药物后,就算未经治疗也会渐渐改善痊愈,遗留下咖啡色的印记,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下次服用过敏药物时,皮肤中的免疫细胞会立即开始作用,导致复发。
我告知王小姐诊断后,提醒她之后有疼痛问题服用药物要特别小心,并且将过敏药物注记在健保IC卡中。
王小姐停止服用过敏药物及接受治疗后,皮肤水泡消失,颜色变淡(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