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不等于睡得好!周伯翰身心医学诊所医师陈柏安指出,睡眠中打呼声大且不规律,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要小心会造成反复缺氧与睡眠片段化,进而显著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塞与中风风险,若长期未治疗,甚至会增加猝死风险。
误以为慢性失眠 其实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新竹42岁黄姓工程师,长期受失眠困扰,一晚会醒来3-4次,白天精神不济,还因嗜睡多次上班迟到。为了助眠,他先是求助安眠药,却愈吃愈没效;后来干脆睡前喝酒助眠,结果工作表现每况愈下。直到一次健检,护理师提醒进一步检查,才发现真正元凶竟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他开始使用「阳压呼吸器治疗」,睡眠质量大幅改善,不仅能一觉到天亮,也成功戒掉长期依赖的药物与酒精。
陈柏安提醒,许多人一出现睡不着,就急着服用安眠药,但若真正病因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药物反而可能使喉咙肌肉过度放松,加重呼吸道阻塞,睡眠品质只会更差。
这些症状别轻忽 恐是呼吸道阻塞警讯
「若长期失眠、白天疲倦,甚至合并打呼、夜间喘气或晨起头痛,一定要考虑是否有呼吸中止症。」陈柏安提醒,别再以酒精或药物硬逼自己入睡,以免延误病情。
常见警讯
●睡眠中打呼声大且不规律
●睡觉时有喘气、憋气现象
●白天嗜睡、注意力难集中
●早晨头痛、口干
●情绪不稳、记忆力下降
陈柏安提醒,若出现以上状况,务必提高警觉。
台湾诊断率不到1% 潜在患者远比想象多
国际研究显示,睡眠呼吸中止症盛行率约5%至10%;但健保资料统计,台湾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诊断率仅约0.49%。陈柏安分析,过去检测需到医院过夜,让许多人却步,因此有大量患者未被发现。
随着「居家型睡眠多项生理检测」普及,民众可在熟悉环境中睡觉,配戴小型仪器就能完成筛检,医师再依据数据判断是否需进一步治疗,大幅降低检测门坎。
不只是睡眠问题 更会夺走健康
陈柏安强调,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是「睡不好」的小毛病,它会造成反复缺氧与睡眠片段化,进而显著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塞与中风风险,也可能引发肥胖恶性循环、情绪不稳、记忆力下降。若长期未治疗,甚至会增加猝死风险。
陈柏安提醒,「睡眠问题不能只靠药物压制!」一旦发现长期失眠合并打呼、喘气等症状,就应尽快就医检查,找出真正原因,才能避免错失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