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2月11日訊】聽眾朋友們,晚上好,歡迎來到《佳音時刻》,我是佳音。今天是2025年2月10號,星期一,有哪些大事發生呢?
今天焦點:川普將推「互惠關稅」,鋼鋁進口關稅加徵25%;美中關稅戰開始,北京加速開拓國際市場;結婚率暴跌20%!大陸年輕人為何選擇不婚不育?
川普將推「互惠關稅」鋼鋁進口關稅加徵25%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決定大幅提高鋼鐵和鋁的進口關稅,並取消對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主要供應國的豁免和免稅配額。
路透社報導,2月10日,川普簽署公告,將鋁進口關稅稅率從2018年實施的10%提高到25%,以援助陷入困境的鋁製造業。在此之前,進口美國的鋼鋁根據配額協議、豁免和數千種產品豁免免稅進入美國。如今他的舉動恢復了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
關稅將涵蓋美國進口的所有鋼鐵和鋁產品,包括貿易夥伴。川普政府官員表示,這些措施旨在打擊俄羅斯和北京等國規避現有關稅的行為,並解釋說,這一行動是必要的,因為鋼鐵和鋁出口商濫用了此前政策中的豁免條款,損害了美國生產商的利益。
川普的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表示,這些措施將有助於美國鋼鐵和鋁生產商,並鞏固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他說,「這不僅僅關乎貿易。這是為了確保美國在鋼鐵和鋁等關鍵行業永遠不必依賴外國。」
2月9日,川普表示,他在加徵新關稅後,還將宣布「互惠關稅」計劃,這一政策適用於所有國家,並與每個國家徵收的關稅稅率相匹配。他說:「很簡單,如果他們向我們收費,我們就向他們收費。」不過,川普沒有公布具體細節。
根據政府和美國鋼鐵協會的數據,美國使用的鋼鐵大約有四分之一來自進口,其最大來源國是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其次是韓國和越南。
歐盟委員會於2月10日表示,將採取行動保護歐盟的利益。而韓國工業部則與鋼鐵製造商舉行緊急會議,討論採取措施將潛在關稅的影響降至最低。
花旗研究表示,鋼鐵製造商正試圖將其供應鏈拉近或引入美國,以抵消關稅上調的影響,這將使每噸進口成本增加約150美元。
雖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出口國,但出口到美國的鋼鐵卻非常少,這是因為美國對中國鋼鐵徵收的關稅較高。去年,中國向美國出口了50.8萬噸淨鋼鐵,占美國鋼鐵進口總量的1.8%。
按照全球標準來看,美國鋁冶煉行業規模較小,其使用的鋁大約有一半是進口的,絕大多數來自鄰國加拿大。這是因為加拿大擁有豐富的水電資源,有助於金屬生產。
2024年,美國在加拿大進口320萬噸鋁,其次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中國,其進口量分別是34萬噸和23萬噸。
川普宣布的新關稅政策引發股市震盪,週一,美國鋼鐵和鋁生產商的股價上漲,而歐洲和亞洲同行的股價則在下跌。
比如,美國最大的鋼鐵製造商紐柯鋼鐵上漲9.5%;Century Aluminum上漲8.5%。而全球第二大鋼鐵製造商安賽樂米塔爾則下跌2.2%,韓國現代制鐵下跌了2.9%。
商品定價諮詢機構CRU的分析師詹姆斯‧坎貝爾(James Campbell)週一對CNBC表示,這些關稅將在不同時期對美國經濟產生不同的影響。他說,「在初期,這可能會影響需求,但從長遠來看,我們可以看到投資的增加。」
川普的新關稅引發外界對貿易戰的擔憂,2月10日,黃金價格首次突破2,900美元。截至美國東部時間下午1:45,現貨金上漲1.6%,至每盎司2,905.24美元。
對於川普的新政,我們就說到這裡,下面來說下一則新聞。
美中關稅戰開始 北京加速開拓國際市場
2月10日凌晨,北京當局對美國原油、液化天然氣、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等商品加徵的關稅正式生效。為了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貿易戰,北京擬開拓國際市場,10日當天,貿促會率領多家企業代表前往哈薩克斯坦,尋找新商機。
據陸媒報導,貿促會帶領30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前往哈薩克斯坦,與當地企業簽署合作意向。這些企業涵蓋礦產能源、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等多個行業。
報導稱,除了哈薩克斯坦,貿促會還計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率領更多的企業前往中東、中亞、歐洲和非洲等地開拓市場,在那裡尋求能源、汽車、農業機械等領域的合作夥伴,以降低對美國貿易的依賴。
2月4日,美國對大陸進口產品加徵10%關稅的措施正式生效。當天,北京當局發布公告稱,北京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加徵10%至15%的關稅,其中原油、農業機械、大排氣量汽車、皮卡車等商品被加徵10%的關稅,而煤炭、液化天然氣的關稅則提高至15%。
此外,北京的反制措施還包括限制5種稀有金屬的出口,調查谷歌是否涉及壟斷,同時將美國企業PVH集團、因美納公司(Illumina)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對於北京的反制措施,不少人諷刺「雷聲大,雨點小」,甚至有人稱其「太溫和」,「給老百姓看的,屁用沒有」。
中央社稱,北京當局目前採取的策略是「先觀望,再應對」,即根據關稅措施對經濟和產業鏈的實際影響,逐步調整政策。同時,通過推動企業「走出去」,開拓全球市場,減少美中貿易摩擦帶來的不利影響。
好,接下來我們談一下中國年輕人對待婚姻的態度。
結婚率暴跌20%!大陸年輕人為何選擇不婚不育?
儘管北京政府採取多種措施鼓勵年輕人結婚生育,卻沒有成效。2024年,共有超過610萬對新人登記結婚,與前年相比,減少了157.4萬對,降幅超過2成,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
根據民政部的數據,2013年,大陸結婚登記量為1346.9萬對;自2014年起逐年下降,2019年跌破1000萬對大關;2021年跌破800萬對大關;2022年,跌破700萬對大關,為683.5萬對;2023年略有回升,為768萬對;但在2024年,再次下滑20.6%。
為了減緩人口下滑,北京政府採取多種鼓勵措施,卻沒有效果,2024年新人登記結婚的數量甚至不足2013年的一半,下降了54.7%。
另外,大陸去年有262.1萬對夫婦提出離婚申請,比2023年增加了2.8萬對、上升了約1.1%。
財新網引述中國育媧人口研究智庫的何亞福稱,在中國,絕大多數新生兒為婚內生育,非婚生育所占的比例很低,2024年,新人結婚登記數量大幅減少,預示2025年出生人口將大幅下降。
目前,大陸人口超過14億,總人口數僅次於印度,但其老齡化的速度卻在迅速推進。自1970年代末至2015年,大陸實行的獨生子女政策,讓大陸人口結構發生改變,未來十年內,預計約有3億人步入退休階段,相當於美國人口數的總和。
去年,北京當局出台一系列提高人口出生率的措施,包括倡導尊重生育和「適齡結婚」的觀念,敦促高校將婚姻和「愛情教育」納入課程,強調對婚姻、愛情、生育和家庭的積極看法,卻幾乎沒有成效。
在討論結婚生育的帖文中,廣東網友留言:「生活這麼累,哪還有勇氣結婚!」
四川網友稱:「我覺得一個人挺好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不用拼房拼車拼娃,不用在乎彩禮婚房,一個月工資,想吃啥吃啥,想去哪兒玩去哪兒玩,希望我屋頭人早點想通,不要催我討老婆了。」
對此,美國之音報導,中國結婚和組建家庭意願下降的原因是育兒和教育成本的高昂,加上過去幾年經濟增長乏力,導致大學畢業生很難找到工作,即使有工作的人也對自己的長期前景感到不安。
有網友留言,中國歷來講究的就是多子多福,但就目前的社會環境,哪個敢生!
有網友表示,作為獨生子,自小就覺得一個孩子太孤單,還想著以後也找個獨生子,這樣就可以生兩個,兩個孩子一起長大,以後有事也可以互相商量。現在國家開放二胎了,不用找獨生子了,但我的想法也變了。別說生孩子了,婚都不想結。
香港媒體hket稱,想要解決大陸的人口危機,其突破的關鍵應是遏制社會內卷,同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減輕結婚生育和養育的成本,減輕年輕人的生活工作壓力,讓年輕人有時間去談戀愛,願意結婚、敢於結婚、能夠結婚。
自由亞洲電台引述中國留學生Emily說,經濟是阻礙結婚的最大問題。另外,北京當局提出的離婚冷靜期和只要一方不願意就可以撤銷離婚的修改方案,讓很多女性對結婚望而卻步。她說,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假設這個男的家暴,30天就已經死了,政策制定者為了保證生育率,不讓別人離婚,而讓大家生孩子,這怎麼可能呢?離婚這麼難,女生自然會把婚姻看得比較負面,三思而後行。
中國大學生Jerry稱,男生不結婚的原因與女生有點不同,因為現在找工作很難,沒有固定收入,無法承擔家庭開支。他說,「中國年輕人對社會的印象是很負面的。在疫情的時候,有人稱我們是最後一代,我身邊很多人聽到這話後感覺深有觸動。覺得我們有什麼必要讓小孩也走我們的老路,去接受這個社會的不公?只要躺平了,鐮刀割你也割不下來。」
自媒體人公子瀋說,經濟問題是導致中國結婚登記急跌的原因之一。另外,年輕一代對社會不公和資源集中在體制內極為不滿,加上工作朝不保夕,對未來有很嚴重的不安感,這才是真正導致年輕人不想結婚的原因,這種情況將嚴重影響中國經濟。
時事評論員王劍表示,結婚登記數據急下跌反映中國社會瀰漫嚴重的悲觀情緒,並會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他說,經濟和社會問題是一環扣一環的關係,年輕人不婚不育,結婚和生育率下跌最直接打擊的是奶粉和嬰兒車等多個與生育有關的產業,在未來,這些產品可能將要面對嚴重的存活危機。
好了,時間總是過得飛快,感謝您陪伴我們度過這段《佳音時刻》。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別忘了幫我們點讚、留言,並分享給更多朋友!明天同一時間,我們不見不散!
《佳音時刻》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