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6日訊】(記者佟亦加報導)中國新年假期2月4日結束,電影總票房創下新年檔新高,成為中共官媒日前每天「報喜」的焦點。雖然多地發放電影代金券被認為是票房走高的關鍵,但有外媒認為,中國經濟低迷導致消費降級,看電影成為民眾過年期間比旅遊廉價的替代方案,這也是推升票房的原因。
綜合陸媒報導,中國新年檔期的六部國產新片包括:神話史詩電影《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鬧海》、武俠電影《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喜劇懸疑動作片「唐探」系列《唐探1900》、主旋律軍事戰爭電影《蛟龍行動》,以及合家歡動畫片《熊出沒·重啟未來》。
據數據平台統計,截至2月4日,2025年中國新年檔總觀影人次突破1.7億,電影票房達100億(人民幣,下同),票房榜前三名分別是《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官媒高調宣稱,電影票房和觀影人次均刷新中國影史新年檔觀影紀錄,「為整個電影市場帶來一場久違的狂歡」、看電影成「新年俗」。
雖然僅《哪吒之魔童鬧海》以超過52億元的票房占據新年檔的半壁江山,但畢竟有人歡喜就有人愁。譬如投資10億的主旋律戰爭片《蛟龍行動》自大年初一上映以來6天累計票房僅2.65億,業界預測該片最終票房破4億的概率都不高,如果按照片方拿票房的37%分成計算,這次片方的虧損超8億,將創下中國影史虧損最慘紀錄。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創下歷史新高,原因之一是在經濟成長相對緩慢的時期,其它類型的支出受到影響,使得新年檔熱門電影吸引了大批觀眾前往觀看。
報導指,造就中國新年檔高票房的另一原因,是中共政府將「看電影」視為經濟刺激計劃的一部分,為觀眾提供補貼,凸顯官方如何透過補貼刺激消費者花錢消費。其中,北京、江蘇、湖北、廣東等省級政府紛紛發放消費券性質的電影代金券,作為未來一年推動經濟保持5%成長的一部分。
該報導還指,過年期間,中國小縣城的影院座無虛席,票價不但更貴,且電影票銷售一空;更有陸媒報導,湖南一家影院過年期間為了滿足大量觀眾的需求,甚至出售站票。當然,6部新年檔電影也都推出低價票,票務平台則推出新年檔觀影券包,吸引民眾觀影。
不過,路透社的文章提到,中國消費者由於近來就業和收入轉趨不穩定,以及房市長期低迷的拖累,紛紛縮減支出。其中,一些年輕人並不理會官方大力呼籲消費,反而加倍儲蓄,甚至互相交流如何才能「少花錢多儲蓄」。
自由亞洲電台的報導指,中國新年8天假期期間,中國各地政府雖力推補貼刺激消費,但民眾以看電影取代外出旅遊,不僅凸顯了中國人消費方式的轉變,更反映民眾對就業和收入前景不確定性的擔憂。由於「人滿為患」「擁擠」歷來都是中國「春運」的標誌,因此有大陸網友表示,自己今年在電影院裡「找到了春運的感覺」。
有網友評論:「去電影院看電影發現上映的都是中國片,而且就那麼幾部,沒有一部外國片。刺激票房不外流,屏蔽國外電影這也太明顯了。」「現在的人都沒聽說過國產保護月了嗎?」
責任編輯:楊明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Previous Article兩個菜844元 遊客曝張家界飯店宰客
Next Article 三退聲明精選(2025/02/05)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