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认为吃得越来越少,体重却逐年增加,是因为新陈代谢变慢。然而,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使用了接近650人的数据,涵盖从8天大到95岁的年龄范围,发现20岁到60岁间,新陈代谢基本上没有显著变化,直到60岁之后才开始下降。
如果不是新陈代谢变慢,那为何我们再也无法穿回大学时期的牛仔裤呢?如何才能健康地减重?今天的来宾是马文雅医师,台北更新医院新陈代谢内分泌科主任,着有《幸福瘦:不节食、不复胖,从心开始的23堂疗愈减重对话》。
许多过重的女性都坚持一个目标体重:55公斤,这个体重似乎成了瘦子国的入场券。55公斤以下的人,通常不会被视为胖,这似乎是社会普遍接受的观点。
许多人减肥的目标,不是为了健康
许多人的减重目标并非为了健康,而是为了摆脱因体型而受到的特定对待,这是一种外貌焦虑,往往没有明确的终点。例如,当我询问病人他们想瘦到多少时,即便他们的体重已接近目标(比如已经从90多公斤瘦到69公斤),他们依然会希望再更瘦,好像永远达不到梦想的体重。
人们不会感到满足,即使健康已有所改善,依然追求符合社会对美的标准。很多时候,这背后隐藏着深层的心理动机,病人可能自己都不太清楚。他们常有自我批评的习惯,很难对自己产生肯定感,总是觉得不够好。
社会对于体重过重有明显的歧视和标签,认为可能是对方懒惰或意志力不足。这种负面标签不仅来自外界,更多来自于内心的自我认知,可能会因为吃多一口而感到罪恶,或因为没有运动而自责自己懒惰。
体重增加的根本原因很简单:摄入的食物超过了身体的需求。然而,这背后往往是心理需要驱动的,现代人很少真的因为饿而吃过量,更多是用食物来应对心理上的压力或不满,比如工作中被批评后用吃来寻求慰藉。
对于某些重度肥胖患者,他们的饥饿感是非常真实的,与一般人的感受不同,更像是大脑的「剎车系统」出了故障。即使理智上知道不会饿死,但在当下的感受却是迫切需要吃东西。这种状况在内分泌正常的人中不会发生,但对他们来说,感觉就像是生命威胁,吃饱才能感到安全,之后又会因为过度进食而自责。
这也是为什么在临床上使用长命素等药物来治疗时,患者会有很好的反馈——药物可以抑制过度的食欲。如果对病人来说,不再感到饿,他们在面对食物时可能剩下的是其他问题,比如是否应该把食物吃完才算负责任,或者拒绝他人的好意是不是会显得不礼貌。
工作后开始变胖,也许是你责任感太强
从这些情形可以看出,许多因工作压力而体重增加的人,其实是责任感过重。他们习惯于完成手头上的工作,即使是食物也不例外。例如,许多母亲会因为不想浪费而把家里的剩菜吃光。这样的负担也延伸到了工作上,他们经常承担过多的工作任务。
对这些人来说,因为专注于工作或家庭,他们可能无法注意到自己的体重悄悄增加,直到有一天意外发现自己的体型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对于这种情况,重要的不是短期内急剧减重,而是找到一种可持续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关心自己的身体和需求。
对于关注自己感受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体重增加半公斤就开始焦虑,并尝试控制饮食。然而,很多前来求诊的病人会表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在一年内体重突然增加20公斤。这种情况在办公室里很常见,人们常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突然变胖。
这种「不知道为什么」的原因通常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许多母亲在生完孩子后,所有的关注力都放在孩子和家庭上,她们几乎不会照镜子,这也是为什么强调「爱自己,才能瘦回来」。
压力大容易胖?3个降低脾脂醇的方式
中年发福通常被认为是健康问题的象征,但这并不全因新陈代谢的减慢。实际上,随着年龄增长,许多人的活动量显著减少,这是导致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中年人的生活方式改变,比如工作压力增大,社交活动增多,往往伴随着更多应酬,吃东西的机会自然也多了。
此外,科学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也会导致隔天多摄入约300卡路里的食物,这也是为什么良好的睡眠对维持健康体重至关重要。当人体内脂肪增加,尤其是内脏脂肪时,可能会引起胰岛素阻抗,这会导致身体为了维持血糖平衡而过量分泌胰岛素,增加了饥饿感,进一步推高食物摄入量。
另一方面,压力是当代人的常态,特别是职场压力。当压力水平升高时,我们体内的脾脂醇(一种压力荷尔蒙,属于类固醇)也会增加。脾脂醇被证实会导致体重增加,特别是在腹部积累脂肪,这就是压力大时人们容易变胖的原因之一。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通常会推荐三个降低脾脂醇的方法:第一,接触大自然,哪怕只有15分钟,也能有效降低脾脂醇水平,研究显示,自然环境可以显著降低压力。第二,拥抱,无论是人还是宠物,拥抱都能促进催产素的释放,这种「爱的荷尔蒙」可以有效抑制脾脂醇。第三,哭出来,情绪的宣泄可以大幅减轻压力,当你在信任的环境中哭泣时,放下了防卫,压力荷尔蒙的浓度自然也会下降。
三个方法就能成功减肥?适合自己才是关键
心理师海苔熊用了三个方法成功减肥,第一个方法是:如果忍不住吃宵夜,则隔天不吃早餐。第二个是168断食法,但他表示无法完全不进食16小时,因此仅选择不摄取碳水化合物。第三个方法是避免诱惑,将家中的零食箱清空,并把零食存放在便利商店。
为何这三个方法有效?首先,若晚上吃了宵夜,第二天早上跳过早餐,可以让身体有更长的休息时间。
这个做法颠覆了传统必须吃早餐的观念,其实,在时钟还没有发明之前,大家的吃东西应该没有这么多规则吧?。
如果进食的弹性基于个人的饥饿感而不是跟着时钟,可能会更有助于控制体重。关于168断食,需要提醒的是,对于有暴食习惯的人,这种方法可能不适合。
因为所谓的168断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执行长达16小时的食物禁食,尤其是当社交活动涉及到饮食时。进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它还是社交的一部分。
因此,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是关键,不论是生酮、低碳或低脂饮食法,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你能持续执行并且感到满意的方法。只要你在执行这些方法时感到满意,就应该继续遵循。
你为什么想减重?目的很重要
确立自己减重的目的非常重要,仅仅是为了提升自信,或是希望能找到伴侣?如果伴侣不支持你的饮食方式,你又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因此,快速减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持续性和减重的真正目的。每次回诊我都会问病人六个问题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
你为什么想减重?
你有多想减重(0到10分)?
为什么你没有选择更低的分数?
假设你达到了减重目标,会有什么好处?
这些好处为什么重要?
你打算下一步怎么做?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病人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标,进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减重策略。
从《原子习惯》一书中可以了解到,建立好习惯比依赖意志力更有效,这包括让想要培养的好习惯变得容易,不想要的习惯变得困难。
例如,将运动服放在床边,这样早上起床就可以直接穿上去跑步,减少了拖延的可能。每次成功后,给自己一些正面的反馈,这会加深你对运动的喜爱。最后,净空家中的零食,避免不必要的诱惑,这是最实际的方法。
每次遇到妈妈带小孩来减肥的情况,我会问她们:「你家里有没有零食?」她们说有。我再问:「那是谁买的?」答案常常是妈妈买的。我就会说:「那你是不是在无意中成了孩子的帮凶?」妈妈们通常会回答:「但我怕他饿!」
我在一篇报导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不要再责怪你的肥肉了。它陪你走过许多岁月,帮你阻挡了压力的子弹,舒缓了你的心情。你可以认真地对你的肥肉说声谢谢,然后告别它。」
我想提醒大家,无论是体重还是体型,都只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不管你有没有达到这个目标,路上坚持的那个你,都是值得被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