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4日訊】(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連日來在華盛頓舉行的美日以及史無前例的美日菲峰會,雖然在措辭上沒有過多提及中共和台海,但美日對台灣的大力支持以及菲律賓在第一島鏈中的敏感位置,同時正值《台灣關係法》45周年、馬英九訪華,與台海、南海持續局勢緊張,使得台海問題成為三國心照不宣的深層默契。
美日菲峰會達深層默契 中共惱怒
在峰會前,美國公開表示美日和美日菲峰會 「不針對中國(中共)」;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也表示,峰會主要談經濟話題,馬尼拉也淡化了峰會安全方面的內容,其新聞稿重點關注美日「對支持菲律賓經濟繁榮的堅定承諾」。但中共的反應則異常激烈,體現出對三國峰會台海默契的惱怒。
10日的美日峰會,最重要的議題是深化美日方面的安全合作,拜登在會談後表示:「這是我們聯盟自成立以來最重大升級。」
美日聯合聲明中具體安全合作事項包括:升級美日軍隊各自的指揮和控制系統實現無縫結合;改裝日本軍艦使其可以發射戰斧導彈;將日本納入AUKUS第二支柱先進能力項目;共同開發和共同生產導彈,日本商業設施可以維修美國艦艇和戰機;為日本培訓戰鬥機飛行員,共同開發和生產通用噴氣教練機等尖端技術等。
2024年4月10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東廳舉行的國宴上,聆聽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講話。 (Mandei Ngan/AFP via Getty Images)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1日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中,則直接點名中共是最大的威脅,指出正是中共的威脅存在,才促使日本改變安全戰略,之前日本政治人物很少這樣做,特別是被認為相對溫和的岸田。
岸田說,「就日本周邊而言,中國(中共)目前的對外立場和軍事行動不僅對日本的和平與安全,而且對整個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構成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
他表示,印太地區未來穩定的不確定性促使日本改變政策與思維方式,日本轉變了《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從一個沉默寡言的盟國變成一個強大堅定、面向世界的盟國。
在之後的美日菲三國聯合聲明中,對中共威脅南海、東海和台海安全都有提及:南海部分提到中共在南海的危險和侵略行為、南海填海島礁的軍事化和非法海事、危險和強制使用海警船和海上民兵船隻;東海部分反對中共通過武力或脅迫單方面改變東海現狀;台海部分申明台海和平穩定是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美日支持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的能力建設,三國海岸警衛隊開展海上三邊演習和其它海上活動等。
這證明日本開始介入了南海,而菲律賓開始介入台海,對中共擴張的反擊力量越來越大。
拜登在三國峰會上表示:未來幾年世界的大量歷史將在印太地區書寫,美日菲三國將共同書寫這個故事。美國對日本和菲律賓的防務承諾是鐵甲般的。對菲律賓在南海的飛機、船隻或武裝部隊的任何攻擊,都將援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拜登期待未來幾年會有更多的三國峰會,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則表示,三邊峰會的誕生並非出於方便或權宜之計,而是合作夥伴之間的「自然進展」,這次峰會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在華盛頓期間,小馬科斯還會見了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後者向他保證美國將繼續提供支持。
如同去年夏天的美日韓峰會一樣,美日菲峰會刺激了中共的神經,中共的反應相當激烈。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強烈不滿和強烈反對」、「反對在該地區形成排他性圈子」;中共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則召見日本駐華大使和菲律賓駐華大使,就有關負面言論提出「嚴正交涉」。
淡江大學外交系副教授鄭欽模。(鄭欽模提供)
淡江大學外交系副教授鄭欽模對表示,這次美日峰會和美日菲峰會,主要針對印太地區的安全,而印太地區的安全主要的威脅來自中共。所以協議雖然很多部分沒有直指中共,但是特別在台海、南海這部分,針對中共或說升高中共對外侵略擴張的成本的用意相當明顯。基本上就是通過這樣的峰會,把整個印太地區的盟友團結起來,共同圍堵中共。
「美日菲做這樣的就是對中共升高嚇阻,讓中共不敢再對台海、南海有太大或太具體的野心。」他說。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兼所長沈明室對表示,不論是台海或南海,對美國、日本、菲律賓和台灣來講,實質上連在一起的。如果台海有事,美日、美菲都不會坐視台海衝突,必須要介入,或者是防範衝突的擴大。
「美日、美菲或美日菲串聯起來,看起來好像台灣被排除在外,但如果缺少台灣的話,美日菲他會形成很大的空隙。台灣可以彌補這個空隙,台灣本身的海軍或者海巡的軍力也非常強,台灣能把台灣海峽防衛好,當然對美日或美菲會產生很大的協防作用。」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兼所長沈明室(沈明室提供)
沈明室表示, 台灣是在第一島鏈的核心位置,但台灣跟美國沒有邦交關係,沒辦法跟菲律賓跟日本一樣透過高峰會或透過同盟協定,但實質上已經參與或融入美日菲三邊反共同盟當中。
美日菲峰會為什麼如此重要?
菲律賓和日本都是美國的防務條約盟友,近幾年來,中共在南海、台海與東海的大肆擴張,促使日本與菲律賓與華盛頓建立起越來越密切的安全合作。
在過去十年來日本國家安全政策已經發生的重大變化,岸田政府與戰後和平主義決裂,承諾將國防開支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放棄了日本傳統的武器出口禁令;修復了與韓國的關係;還計劃包括採購數百枚可打擊1,000 公里(620英里)外目標的巡航導彈。
在前任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任期後期已經意識到了,無論是安撫還是挑戰中共,中共都會奪取菲律賓領海;菲律賓戰略界也認識到,南海利益仍然是菲律賓最嚴重的外部安全挑戰,中共如果控制台灣將給馬尼拉的南海利益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小馬科斯當選後,發現以前的對華政策沒有給菲律賓帶來任何實實在在的好處,而且根本不受菲律賓人民歡迎,於是向日本和美國靠攏。
去年5月小馬科斯上任後 ,菲律賓大幅深化與美國的軍事合作,擴大了美國對四個新軍事基地的使用,其中之一是位於卡加延省的基地,距台灣僅約400公里。小馬科斯表示,允許美國進入菲律賓軍事基地是一項防禦措施,如果中共攻擊台灣,這將是「有用的」。
去年6月以來,美日菲三國就合作事項進行了溝通,去年9月岸田首相、小馬科斯總統、美國副總統哈里斯會晤,深化了三邊合作,到現在的美日菲峰會,達到了頂峰。
馬尼拉德拉薩爾大學的分析師兼講師唐·麥克萊恩·吉爾(Don McLain Gill)認為,三邊夥伴關係對菲律賓來說是「一個重要突破」,可以成為增強其海上安全能力的「墊腳石」。但他強調,「這也是加強其它形式合作的機會,特別是在經貿和工業領域。」
分析人士指出,與其它東南亞國家不同,在台灣衝突中,位於第一島鏈南端與台灣相望的菲律賓很難保持中立,特別是在南海爭端升級的情況下。
2023年5月3日,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在美軍軍官護送下,於授勳儀式上檢閱了美軍部隊。 (Win McNamee/Getty Images)
去年2月,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在接受《日經亞洲》採訪時坦言,考慮到菲律賓的地理位置,菲律賓很難避免捲入台海潛在衝突。
對美國而言,菲律賓的戰略位置太重要,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盟友。美軍能否進入菲律賓的軍事設施,可能成為西太平洋軍事突發事件的關鍵變量。美國智庫的一些美中台海衝突的兵棋推演中,都假設美軍將擁有進入菲律賓基地的軍事通道。
因為一旦中共犯台,最開始的48小時極其重要,中共可能會利用其地理位置優勢的窗口期,而美國海軍印太司令部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達。這就是菲律賓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它甚至不需要派軍隊參戰也能起到威懾作用,只要密切關注台灣形勢並充當盟友的前哨基地即可。
菲律賓大學迪里曼分校(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Diliman)助理教授米卡‧傑爾‧佩雷斯(Micah Jeiel Perez)對CNN表示,「如果你是中國(中共),你就無法入侵台灣,除非先解決與菲律賓的衝突,或者先解決和日本基地的衝突。」
如果菲律賓、日本和美國能夠聯手在台海問題上合作,菲律賓充當前哨陣地,一旦衝突發生,美國及其盟國之間會有足夠的互操作性和潛在的協調,那將是中共的噩夢。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WASHINGTON, DC - APRIL 11: U.S. President Joe Biden arrives for a trilateral meeting with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Fumio Kishida (R) and Filipino President Ferdinand Marcos (L) at the White House on April 11, 2024 in Washington, DC. Leaders from the three nations are meeting in a first-ever trilateral summit in a show of solidarity as China's assertivenes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as raised tensions in the region. (Photo by 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2024年4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中)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和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左)在白宮,準備召開新聞會。(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江西撫州一私家車高速闖紅燈撞3車 釀1死5傷
Next Article 四川山火摧毀大量松茸 當地藏人收入來源受創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