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重磅消息傳來。排名第五的中央軍委委員、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落馬。
幾個月後,2025年3月中共兩會後,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疑似落馬,人間蒸發。
苗華和何衛東是習近平在軍中的親信,左膀右臂。他們的落馬原因之一疑似涉嫌買官賣官。他們是習近平提拔軍隊高官的關鍵把關人,誰想晉升都要過他們這一關。
權力越大,腐敗的誘惑也越大。買官賣官在中共的軍隊中早已不是新鮮事。今天我們就回顧幾個震驚全國的買官賣官案例。
徐才厚與郭伯雄:軍隊腐敗的巔峰
2014年和2015年,中共原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和郭伯雄相繼落馬。這兩人是軍隊腐敗的典型代表,他們的罪行之一就是大肆買賣官職。
徐才厚在審判前因病去世,而郭伯雄被判處無期徒刑。據報導,徐才厚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坦白,幾乎所有大軍區正職將領都向他送過錢。這意味著,從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總政治部副主任,到各大軍區的軍政一把手,甚至軍事科學院和國防大學的領導,幾乎都給他送過錢。
2015年「兩會」期間,軍事科學院少將楊春長透露,徐才厚手握大權,有一次,一個軍區司令給他送了一千萬,後來另一個高官因為同一件事給他送了兩千萬,他就把原來的一千萬給退回去了。
郭伯雄的兒子郭正鋼更是囂張地宣稱:「全軍幹部一半以上是我家提拔的!」雖然這話有些誇張,但郭伯雄在位十年,向他買官的高級將領數量驚人。例如,原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張陽據說曾向郭伯雄「進貢」2,500萬元。
更令人震驚的是,徐才厚、郭伯雄落馬後,網上流傳出一份軍隊買官的價格表:大軍區級軍官1,000萬元,軍級軍官500萬元,師級軍官100萬到300萬元,團級軍官100萬元,營級軍官30萬到40萬元,連級軍官20萬到30萬元。甚至士兵入伍也有價碼:男兵3萬元,女兵6萬元,西藏男兵6萬元,女兵10萬元。士官晉升也明碼標價,1萬到3萬元不等。
據了解中共軍隊內情的人講,上述價目表,所言不虛。徐才厚、郭伯雄把持中央軍委十年,把軍隊搞成了一個買官賣官盛行的大賣場。
蘇榮:地方官場的「權錢交易所」
軍隊腐敗怵目驚心,地方官場同樣不堪。2014年,全國政協副主席蘇榮因涉嫌嚴重違紀被查,成為中共十八大後落馬的首位「黨和國家領導人」。2017年1月,蘇榮被判處無期徒刑,罪名之一就是買官賣官。
蘇榮在擔任江西省委書記期間,買官賣官尤為瘋狂。他在「懺悔錄」中坦白,四十多名副廳級以上幹部向他送錢送物。他形容自己家成了「權錢交易所」,自己是「所長」,妻子是「收款員」。
蘇榮賣官,什麼人都收,上至省級幹部下至副縣級幹部;他收受的財物五花八門,從巨額現金到名貴字畫、瓷器,甚至價值千元的小擺件也來者不拒。辦成的收,辦不成的也收,甚至收了錢不辦事。
蘇榮的妻子于麗芳更是「神通廣大」,直接向省市領導打招呼提拔幹部,甚至對辦事不力的官員施壓。她還經常問「要不要老蘇幫忙」,暗示官員送錢送物。蘇榮的兒子也插手幹部任免,親屬們紛紛利用蘇榮的影響力謀利。
江西的幹部感嘆:「用人用壞了,其它的就都壞了。」
茂名:官場腐敗的窩案
2011年,廣東茂名市委書記羅蔭國被抓,掀開了茂名官場腐敗的蓋子。羅蔭國交代了一百多名向他送錢送物的官員,涉及茂名市下轄兩區三市的主要負責人,堪稱腐敗大窩案。
辦案人員在羅蔭國家中發現一個未拆封的信封,裡面是他下屬的一名常務副區長送來的約30萬美元,只為謀求區長職位。
經查,羅蔭國腐敗窩案涉及廳局級官員24人,縣處級官員218人,黨政部門105個,159人涉嫌行賄買官。茂名市下轄兩區三市的主要官員全部涉案。
窩案爆發前的幾年裡,茂名買官賣官風氣暢行,成為官員中半公開的祕密,民間甚至流傳著從科長數十萬元至副市長數百萬元的「價目表」。買官金額通常在20萬元以上,40到50萬元最為常見。
買官的官員中,絕大部分是為自己買官,也有一部分是哥哥幫弟弟買、爸爸幫女兒買、商人幫官場朋友買、丈夫幫老婆買。
當地一位雖然多次被表揚、但是卻沒有被提拔的鎮長後來終於明白自己沒有被提拔的原因了,於是咬緊牙關,抵押貸款五萬元,最後湊了20萬元,給自己買了個鎮黨委書記。
在市委書記羅蔭國的帶頭作用下,茂名官場買官賣官也很瘋狂。向羅蔭國買官的原茂名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育英,賣出57頂官帽,獲利1,700萬。
時任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倪俊雄更為猖狂,他甚至還採用了「相同條件下價高者得」的荒唐邏輯出售公安系統的幹部崗位。
2013年,羅蔭國因受賄2,000萬元和價值5,000萬元的財產來源不明而被判死緩。
後來媒體報導,當地涉嫌行賄買官的官員中有八人被降職、63人被免職、71人被調整崗位。
馬德:官帽批發中心
2005年爆發的黑龍江綏化市的買官賣官案在當時被稱為中共篡政以來最大的賣官案,不是因為金額巨大,而是因為牽扯的人數多。
黑龍江綏化市委書記馬德因此被判死緩。馬德的官帽是向時任黑龍江省委組長部長韓桂芝買來的。
馬德出生貧困的農民家庭。後來因為學習成績好,被留在縣裡工作,然後考入上海復旦大學。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進入地方政府,因為自己的努力和政績成為一名副縣長,然後逐漸升職成為牡丹江的副市長。
後來,他參加了牡丹江市市長的競選活動,但不知怎的,原本頗有政績的他卻沒有得到市人大的認可,競選也失敗了,甚至連副市長的職位都丟了。
經過這一番打擊,43歲的馬德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中共的官場裡,光有能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又跑又送」,否則像他「不跑不送」的人真的是只能被「降職使用」了。
開了竅的馬德開始跟委組長部長韓桂芝拉關係,讓自己的媳婦認韓為乾媽,還給乾媽孝敬了80萬元。不久後,他就被提升了。
買到官位後,馬德也開始賣官。他自己賣出了260多頂官帽,涉及綏化市下轄10個縣市的眾多處級以上幹部,僅市直部門一把手就超過50人。
從鎮長到縣委書記,從市直機關正職到副職,官職明碼標價,市委大院成了「烏紗帽批發中心」。
馬德的下屬也競相效仿。例如,綏化市綏棱縣縣長李剛向馬德行賄30萬元買官,然後他也開始賣官,兩年獲利500多萬元。
李剛夫婦被捕前,辦案人員從他家裡抄沒、扣押的錢款達579.9萬元,共有31本存款單或存摺。
為何買官賣官屢禁不止?
為什麼中共官場買官賣官如此猖獗?我們總結了三個主要原因。
1. 權力集中導致制度失靈
中共是一黨專制國家,最高領導人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地方一把手的權力也極為集中。幹部選拔和監督機制形同虛設,提拔誰、查辦誰,往往由一把手說了算。組織部門不敢違背,紀檢部門難以獨立查辦。例如,馬德在綏化提出「幹部考察預告制」「任前公示制」,但這些制度不過是擺設,買官賣官照樣大行其道。
2. 江澤民時代的腐敗放縱
1999年,江澤民發動迫害法輪功運動,為籠絡官員支持,他採取「越腐敗越提拔」的策略,提拔了一批嚴重腐敗分子。同時,他放縱兒子江綿恆一邊升官一邊「悶聲發大財」,形成「權錢交易」的官場潛規則。從此,「不跑不送,降職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成為官場鐵律,買官賣官風氣盛行。
3. 拜權與拜金的指導思想
中共口口聲聲高舉馬克思主義大旗,可實際上,官場裡盛行的卻是赤裸裸的拜權主義和拜金主義!權力成了官員們夢寐以求的「至尊寶座」,而金錢則是通往寶座的「金光大道」。
已經落馬的馬德就因為看明白了這一點,才開始行賄,使自己被領導重用的。
有權就能大撈特撈,有錢就能買通關節,買官賣官成了這場權錢遊戲的「終極玩法」。
責任編輯:連書華#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從徐才厚到蘇榮,中共買官賣官何時休?中共官場變「權錢市場」!買官賣官醜聞曝光。(《百年真相》提供)
Previous Article美罕見指中共二戰敘事完全錯誤 專家解析
Next Article 港高等法院:凍結許家印全球77億美元資產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