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接连召开的中共二十大三中全会及政治局会议,以及8月的北戴河会议上,虽然没有明显涉及对台事务,但一位涉足两岸及国际事务的国家安全部门官员指出,一些迹象显示出台湾应当关注的几个关键点,包括中国内部经济问题的未解及其军事动作与对外塑造的和平形象之间的矛盾。这位官员提到,习近平正在“紧抓枪杆子”,或许是出于对自身权力稳固的担忧。
据该官员分析,中国领导层在三中全会中再三提到“经济光明论”,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触及经济问题的根本。习近平在总结中提到,中国经济正面临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但忽视了经济学家们已多次指出的中国产能过剩和发展政策失衡等问题。此类结构性失衡,包括缺乏更安全的监管措施(如反间谍法)、国际资本持续流出以及投资减少,都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动能正在减弱。然而,中国政府在经济层面似乎并无诚心解决这些问题,反而采取了两面手法:一方面表示欢迎外资,另一方面却加大对社会的管制。
这种不一致的政策引发了更广泛的质疑。今年7月,“历史垃圾时间”的说法在中国网络上发酵,尽管相关关键词很快被封锁,但这一概念反映了对经济光明论的深度怀疑。许多民众认为,官方的宣传重点无助于解决青年失业、房地产崩盘和民生消费低迷等现实问题。
官员指出,习近平在多次会议中提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但他将这些问题归因于发展和转型中的挑战,并认为可以克服。然而,习近平的解决方案,包括通过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刺激计划,未能有效缓解这些问题。相反,中国内部的不确定性和严厉的法律环境可能继续给经济带来更大压力。
在军事方面,该官员提到,习近平似乎比以往更加严密地掌控军队,可能是出于对“我不动军队,军队会来动我”这一政治现实的担忧。北戴河会议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今年的会议未邀请退休的党内大佬参与,显示出集体领导的模式正逐渐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习近平一人主导的局面。
此外,中国近期在国际间宣传的和平形象与其实际的军事动作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国防部长和各战区司令的大幅调整,以及军事力量的增强,反映出中国在一人领导下对军事权力的牢牢掌控。然而,这种高调的军事行动与中国领导层试图传递的和平信息显然不一致,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警惕。官员指出,中国近期的宣传和行动之间的矛盾,凸显了其在国际关系中可能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