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治局在七月底召开会议,敲定二十大四中全会在今年十月登场,显然不是之前传言的八月,一方面合乎中共政治议程的安排,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习近平对于当前内、外部的政治判断。
以目前中共党内诡谲多变的氛围,四中全会必然会是外界观察中南海情势的重要目标,焦点除了是对比过去惯例会触及的「党建」、「五年规画」之外,还有着习近平如何整顿军队的权力布局。从七月底这场中共政治局会议所公布的消息来看,四中全会亮点有二,一是党建与政权安全,二是经济与现代化。
两重建设与习的政治安全
一般来说,四中全会会聚焦在「党的建设」,不同于过去,中共二十大是习近平的第三任期,十八大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十九大四中全会是坚持「制度自信」,那二十中全会呢?在这次的政治局会议,提及「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倘若要进一步推估,所谓的「国家重大战略」理应是涉及「中国式现代化」,对内战略定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外战略主动要力促「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也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画」(十五五规画)的主要内涵。
「两重建设」的另一重是「重点领域安全能力」,这会延续着习近平第三任期上台后对「安全」的重视,今年二月底,中共政治局召开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集体学习座谈会,当时就强调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及「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尤其是把「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位,包括了「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进一步延伸在「安全治理」,「安全」必然是习近平对于党建的主要思维,从制度自信迈入制度安全,其所掌握的政权不受到削弱,思想上也要紧握、不容任何挑战。
经济内卷与现代化的矛盾
经济议题是三中全会的热点,去年七月举办时也是依循惯例,只是,今年的必须提出「十五五规画」,同时也要让「十四五规画」圆满收官,在议程设定上无法切割之外,再加上中国近期经济发展陷入困顿,不但国内发展动能已不如过往,又得面对外部情势日益恶化的压力,这都让二十大四中全会备受瞩目。因此,七月底的政治局会议,谈了很多经济、社会议题,几乎过去习近平随口而出的口号都依序列举,例如共同富裕、现代化、市场优势等等,那么十五五规画将会是四中全会的主旋律。
无独有偶,习近平在近期也提到经济策略,例如在七月中旬时就调要「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这些说法反过来更凸显出中国经济的问题所在,「就业、企业、市场、预期」都陷入了「不稳」。此外,更值得留意的是,习近平多年来有意要刺激、提振消费,而在近期的谈话中,他说要「破除内卷」,这更意味着中国发展的内耗、低效日益凸显。只是,很多作法是相互矛盾,释放内需潜力又不利于「两重建设」,强调现代化及战略主动更会激化国际竞争,依此来看,中国仍难展现经济活力,面临的风险挑战反而会更多,不会因为四中全会的举办而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