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历史的阅兵秀
2015年中共举办「九三阅兵」,名义上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实际却是政治工程。这场阅兵不仅仅是展示军备、炫耀国力,更是北京对历史叙事的窜改行动。中共将「抗日战争胜利」完全包装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果,刻意忽视中华民国国军在八年抗战中的主要角色,将蒋中正政府的牺牲与贡献抹去,进而营造一种「没有中共,中国就会亡国」的历史假象。
这样的阅兵并非单纯的国家仪式,而是一次对台湾历史话语权的抢夺。北京试图把抗战的功劳全数纳入中共体制之内,进而削弱中华民国在国际社会的正当性。
抗战史的真实面貌
从历史事实来看,八年抗战主要由中华民国政府主导。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付出了庞大的军事与民生代价,正面战场死伤数百万人,而共产党军队当时的贡献极其有限,主要以保存实力、避战与扩张地盘为策略。根据国际学界研究,真正承担抗日主力的是国军,而非中共。
然而,北京在阅兵中却全盘颠倒,将少量的共产党游击战包装为「民族救亡的核心力量」,刻意淡化甚至消除中华民国军队的存在。这种手法,就是典型的「历史洗白」与「叙事窜改」。
对台湾话语权的掠夺
中共举办「九三阅兵」,并不仅是要塑造对内的民族主义,更直接针对台湾。中华民国是抗战胜利的法统继承者,台湾社会本应有权以自身为主体,来讲述抗战的真实历史。但中共透过阅兵、透过大外宣,企图将国际社会对抗战的认知改写成「中共领导下的中国战胜日本」。
这样的话语霸权,等于是对台湾史观的一次文化入侵。北京的目的很清楚:如果抗战的主导权、话语权都被中共窃取,那么台湾在国际上就失去了「中华民国抗战正统」的地位,进而被边缘化、被淹没在中共所编织的「伪历史」之中。
从「阅兵」到「统战」
九三阅兵不仅仅是一场军事秀,更是一次针对台湾的统战行动。北京刻意邀请部分海外华人团体、甚至一些台湾蓝营人士参与阅兵,藉此营造「中华儿女共同抗战」的假象。这种做法,实质上就是要模糊台湾的主体性,让台湾社会被拉入「中国抗战叙事」的框架。
长远来看,这种历史窜改会对台湾年轻世代的认知造成影响。如果没有足够的教育反思与史料揭露,许多人可能会被中共的宣传误导,误以为「是共产党带领中国打败日本」,进而动摇台湾对自身历史的认同。
国际社会的「被动接受」
值得警惕的是,中共在历史宣传上投入庞大资源,透过外交、学术、媒体输出「中共抗战论」。部分国际媒体与学者,因为缺乏对中国近代史的深入了解,往往被北京的官方资料影响,甚至在报导与研究中引用中共的版本,这让台湾的国际发声处于劣势。
台湾若无法积极争取国际上的话语权,就会让北京的「伪史」逐渐被国际社会接受,导致台湾在历史正统上的角色被彻底边缘化。这对台湾不仅是文化危机,更是政治危机。
台湾应如何反制?
面对中共的历史窜改,台湾社会不能被动防守,而应积极反制。具体做法包括:
1. 教育层面:在课程中清楚强调中华民国在抗战中的主导角色,并让学生理解中共在抗战中的真实面貌。
2. 国际发声:透过外交与学术合作,将抗战史的真相翻译、出版、推广到国际舞台,避免被中共版本垄断。
3. 媒体揭露:台湾媒体与智库应持续揭穿北京的历史宣传,并以影像、纪录片、国际研讨会等多元方式对外说明。
4. 主体性强化:台湾应从「中华民国抗战」的史观出发,建立属于自己的历史论述,而不是被动跟随北京的框架。
历史之争就是未来之争
历史不是单纯的过去叙述,而是决定未来政治走向的战场。中共窜改抗战史,并不只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掩盖其专制统治的合法性缺陷,并进一步为「两岸统一」铺路。
如果抗战史被彻底「中共化」,那么台湾的存在就失去了历史基础与正当性。这就是北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让台湾在历史上被边缘化,进而在现实政治中被吞没。
结语:对抗中共历史霸权,守护台湾主体
九三阅兵看似是一场军事庆典,实则是一场话语权战争。中共透过阅兵、透过大外宣,正在窜改历史,掠夺台湾的主体性。对台湾而言,这不仅是历史教育的挑战,更是生存的挑战。
台湾若要在国际社会持续存在,就必须坚定地守护历史真相,拒绝被中共的伪史吞噬。抗战不是中共的抗战,而是中华民国的抗战;这段真相,必须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