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3日訊】(記者夏雨綜合報導)去年,住在南京的郝鵬飛(Hao Pengfei,音譯)退休的時候,感覺現實和他年輕時預想的完全不一樣。
「我曾經認為退休後更過放鬆,且做自己愛好的事情,而不是面臨壓力和擔憂。」郝鵬飛告訴半島電視台。
郝先生在一家國有製造企業擔任管理人員,一直幹到去年年滿60歲。儘管他本想繼續工作,但公司政策規定他必須在60歲退休。
但郝的退休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
中共治下的養老金資金入不敷出,外加經濟疲軟、人口老化、就業人口減少、青年失業率增加,令中國養老問題雪上加霜。從以下包括郝鵬飛在內的三個普通中國人的故事,可以看出中國人退休後,靠養老金難以過活。(先前報導:王赫:中國養老金危機藏不住了)
養老金無法養老 退休人士被迫返回就業市場
由於抵押貸款、房屋裝修和醫療費用超過了他每月的養老金收入,郝鵬飛很快又回到就業市場。如今,他白天為一家餐館老闆兼職會計,晚上則擔任酒店保安以貼補家用。
「與此同時,我的妻子試圖找到新方法來幫助我們減少家裡的預算。」他說。他解釋道,自從近20年前背部受傷以來,他的妻子就一直無法工作。
圖為北京街頭的一位老人。(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傳統上,許多中國老年人退休後會搬去與孩子同住,但郝並不認為這是一種選擇。「我們的兒子與兒媳和兩個女兒住在上海的一間小公寓裡。」他說。
「沒有我們的空間,無論如何,我和我的妻子都得在南京生活。」他說。
二月中國新年期間,兒子一家去南京看望了老兩口,不過即便是過年,郝鵬飛一家將開支保持在最低限度。
他們表示,雖然寵溺孫女,但今年他們也很想攢錢,希望有一天能安心退休。
中國招聘網站51job.com在2022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國老年人打算在退休後重返職場。
雖然一些中共媒體稱讚退休人員再就業對中國經濟有積極作用,但郝卻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這表明,對於許多人來說,我們的養老金制度目前無法提供體面的生活,這對未來來說不是一個好兆頭。」他說。
丹麥國際問題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楊江(Yang Jiang,音譯)表示,退休人員重返工作崗位的趨勢,反映出養老金制度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有些人退休後收入大幅下降,這迫使他們重返工作崗位。」楊告訴半島電視台。
農村人口和農民工養老金是杯水車薪
中國有三類養老金制度:公務員系統;企業職工系統;城鄉居民(涵蓋農民)系統。其中公務員最高,企業職工其次,城鄉居民最低。像郝這樣的城鎮退休職工平均每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約為470美元,而農村和農民工只能領取25美元。(先前報導:1.7億中國人領最低基礎養老金 與中共高官天壤之別)
63歲的顧成吉(Gu Chengji,音譯)在南京一個建築工地工作,是中國近3億農民工之一,他的戶口在農村,因此他沒有資格享受南京的社會保障福利。
「我的退休金將是我為自己存的錢。」顧告訴半島電視台。顧認為,他至少還需要工作10年才能有足夠的錢退休,但他擔心自己的身體無法再在建築工地上辛苦工作十年。
「我已經在同一家公司努力工作了很多年,他們知道我是一名好工人,所以他們現在讓我做一些更輕鬆的活。」他說, 「但這仍然是一項艱苦工作,有時晚上我因為背部和膝蓋疼痛而無法入睡。」
圖為中國九江的一位老人。(Mark Ralston/AFP/Getty Images)
中國經濟面臨多重危機 未來養老更不易
中國房地產危機也加劇了資金短缺,省級政府債務問題更是雪上加霜。而中國人口的減少、特別是勞工市場人口減少,預示著未來將出現更嚴重的養老金危機。
去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近3億,創歷史新高。未來10年,預計將有約3億中國人達到男性60歲、女性50—55歲的官方退休年齡。
與此同時,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越來越少。
2023年,中國人口連續第二年下降,出生率創歷史新低。據中國社科院《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預測,養老金收不抵支會出現在2028年,並在2035年耗盡累計結餘。而且早在2016年,黑龍江的養老保險就已經耗盡累計結餘,難以為繼。
此外,目前中國養老金與GDP之比為10%左右,遠低於其它國家。
丹麥銀行中國經濟學家艾倫‧馮‧梅倫(Allan Von Mehren)告訴半島電視台:「存在重大挑戰,需要進行養老金改革。」
但任何福利改革都可能引起公眾的強烈反對。去年,當武漢和大連市當局宣布削減退休人員醫療福利時,老年人走上街頭抗議。
廣州一家醫療產品供應商的會計師孫夢潔(Sun Mengjie,音譯)表示,她擔心類似改革會傷害中國各地的老年人。
53歲的孫告訴半島電視台:「他們(當局)不能指望我們會回到大多數人老了後不得不依靠孩子的時代。」
孫女士計劃儘可能延長工作時間。「我擔心在未來幾十年裡,我將無法過多依賴國家(養老金)或其他人,所以我想儘可能多地存錢。」她說。
2023年4月27日,中國江蘇省如東縣,一位老人推著自行車穿過一個住宅區。(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2020年每個中國老人有5個勞動力供養;到2050年,中國每個老人僅有1.5個勞動力供養。而同期老齡化較重的英國還能有2.4個。
美國布魯金斯中國經濟資深研究員杜大偉(David Dollar)向BBC中文表示,中國出生人口下降的同時,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則將急劇增加,其中85歲以上人口增速更快,因此到2050年左右,中國高齡老人數量將超過美國和歐盟的總和。這意味著中國需要在勞動力大幅減少的情況下,花費更多的資源來照顧老人。
位於北京的安邦智庫向BBC中文表示,比發達國家的老齡化更麻煩的是,中國是在發展中經濟體階段進入的老齡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未富先老」。由於國家和社會的財富積累不足,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為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所做的凖備不足。
推薦閱讀
.退休後能否過上富裕生活 8個跡象可預測
.為退休生活努力存錢 注意七個意外的花銷
.專家:五跡象表明你比自己想的更會理財
責任編輯:李寰宇#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An elderly man carries a bag of recyclable materials on his back in Ruili, west Yunnan Province, on January 13, 2023. The city of Ruili is slowly creaking back to life as China ditches its zero-tolerance Covid strategy after years of strict lockdowns and other gruelling restrictions. (Photo by Noel CELIS / AFP)
圖為2023年1月13日,雲南省西部瑞麗市一名背著回收材料的老人。(Noel Celis / AFP)
Previous Article【名家專欄】中共繼續扼殺經濟增長
Next Article 浙江農夫山泉飲用水有限公司註銷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