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3日訊】(記者韓江綜合報導)中共將電動車視為占領全球高科技行業的一條有利賽道,花重金扶持電動車製造商。然而,這樣的豪賭換來的不僅是產能過剩導致行業衰退並引發各國反制,還有本國製造商的虧損和倒閉。這是中共國家資本主義的又一次貽禍。
今年,中國電動車行業頻頻遭遇打擊。
10月初,歐盟成員國投票決定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最高45%的關稅。同月,加拿大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100%的關稅。
7月,巴西將純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從10%提高到18%,到2026年7月將進一步提高到35%。同月,土耳其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40%的額外關稅。
5月,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增加三倍,從25%提高到100%。
各國的反制行動,源自於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危害整個行業的健康。
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 危害整個行業健康
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報導,為了讓中國電動車在全球占據主導地位,中共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補貼、減稅、採購合同和其它更為間接的激勵措施,耗費北京約2300億美元。這一舉措最終創造了1310萬輛汽車的市場,占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的60%。
然而,中共政府的扶持政策造成了產能過剩。一些全球汽車製造商不得不重組業務或關閉業務。 10月,三菱汽車宣布將停止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生產汽車。根據證券交易所文件和官方媒體報道,本田(HMC)、現代和福特(F)也採取了措施,包括裁員和工廠出售,以削減成本。
今年4月,福特電動車部門報告顯示,第一季虧損飆升至13億美元,即今年前三個月銷售的一萬輛汽車中每輛虧損13.2萬美元。該電動車部門(福特稱之為Model E)在本季售出了一萬輛汽車,比去年同期的銷量下降了20%。其收入暴跌84%至約一億美元。福特將其主要歸因於整個產業電動車的降價。
近年來,美國各地的汽車製造商已在電動車戰略上投入了數百萬美元。然而,這些付出可能無法得到回報,因為美國各地的電動車製造商每售出一輛汽車就會損失數千美元。
根據分析公司波士頓顧問集團(BCG)的一份新報告,美國汽車製造商在美國每銷售50,000美元的電動車,就會損失約6,000美元。Rivian和Lucid等公司也出現了類似的天價虧損。今年早些時候,Rivian透露,其每售出一輛卡車就損失33,000美元,而Lucid則以每售出一輛汽車就損失40萬美元,高居這一數字之首。
8月份,純電動車占歐盟汽車市場的14.4%,低於去年的21%。這是今年連續第四個月下降,與去年幾乎一致的環比成長形成鮮明對比。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中國電動車製造商自己也損失慘重。
中國電動車業也損失慘重
儘管電動車目前佔大陸市場新車銷量的一半以上,但隨著殘酷的價格競爭愈演愈烈,中國電動車(EV)製造商的獲利前景仍然黯淡。儘管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銷售預測樂觀,但只有比亞迪和理想汽車這兩家本土公司能獲利,這使得約30家競爭對手面臨停損的壓力。
迄今已發布的第二季財報的三大電動車製造商——小鵬汽車、極客智慧科技和零跑車——報告合計虧損429億元人民幣(60億美元)。儘管虧損比一年前的535億元收窄20%,但這引發了新的擔憂,即進一步的折扣可能會削弱該行業。
中國威馬汽車今年10月申請重組。高端電動車品牌高合HiPhi的所有者華人運通集團今年2月暫停營運至少六個月。
今年8月,總部位於廣州的小鵬汽車公布第二季淨虧損12.8億元人民幣。吉利汽車控股的高端電動車製造商Zeekr在截至6月的三個月中淨虧損18.1億元人民幣。
運營困難導致製造商囊中羞澀。根據彭博社數據,到2023年底,蔚來汽車需要大約295天的時間來結清應付帳款,其中絕大多數是欠供應商的,而2021年則需要197天。數據顯示,另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小鵬汽車需要221天才能履行對供應商和相關方的義務,而2021年這一時間為179天。
去年第二季度,蔚來汽車虧損8.35億美元,即每售出一輛車虧損3.5萬美元。
即使電動車行業如此不景氣,中共政府仍然毫不手軟的向裡面扔錢。
中共政府花巨資扶持電動車行業
2020年,當蔚來汽車幾乎耗盡現金時,當地政府立即注入10億美元以獲得 24%的股份。一家國有銀行帶領其它貸款機構注入了16億美元。
根據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研究,從2009年到2023年,中共政府對電動車的支持累計達到2,309億美元。從2009到2017年,每年的絕對資金約為67.4億美元。從2018年至2020年期間政府支持資金大約增加了兩倍,然後自2021年以來再次大幅上升。
政府的支持資金包括五種形式:國家批准的買家回扣、免徵10%的銷售稅、政府對基礎設施(主要是充電樁)的資助、電動汽車製造商的研發計劃以及政府對電動車的採購。
中共政府之所以如此大手筆援助電動車,是因為這是它認定的有機會占領全球市場的戰略領域。
中共意欲在電動車行業稱霸全球
商業諮詢公司Sino Auto Insights的董事總經理塗樂告訴《麻省理工大學科技評論》:「他們意識到……在內燃機創新方面,他們永遠無法超越美國、德國和日本的傳統汽車製造商。」而混合動力車的研究已經由日本等國家主導,這意味著中國也無法真正在這方面競爭。這促使中共投資於全新領域——完全由電池驅動的汽車。
因此,中共政府早在2001年就採取措施投資相關技術;同年,電動車技術被引入為中國最高經濟藍圖「五年計劃」的優先科學研究計劃。
2007年,曾在德國奧迪公司工作了十年的汽車工程師萬鋼出任中共科技部部長。隨後,電動車行業得到了重大推動。萬鋼一直是電動車的忠實粉絲,並於2008年測試了特斯拉的首款電動車Roadster。此後,電動車的發展一直被列入中國國民經濟規劃的優先位置。
中共國家資本主義一再遭遇失敗
《麻省理工大學科技評論》文章指出,這就是中共的國家經濟體系的本質——政府將資源集中在其想要發展的產業上。
大西洋理事會地緣經濟中心的非常駐高級研究員陳洪撰文指出,中共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一個通病就是產能過剩。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策略決策將資源投資於選定的產業。由於不受市場經濟的制約,這種做法會導致產能過剩,並帶來不利的副作用。
中共國家資本主義造成產能過剩的一個例子是,北京為應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而推出的大規模刺激計劃——提供廉價信貸來刺激基礎設施和住房建設。這造成了煤炭、鋼鐵等建築材料產能過剩,導致生產者物價通膨連續五十多個月處於負值。此外,鋼鐵業產能過剩也引起了其它鋼鐵生產國的強烈不滿。
另外一個例子是芯片。2014年中共政府設立大基金,以建立中國製造的晶片供應鏈,從而減少對美國及其盟友的依賴。八年後,總共300億美元湧入芯片行業。還有200億美元正在湧入。中國在2020年1月至10月期間創建了5.8萬家半導體公司——平均每天約200家。而清華紫光集團是其中一顆明星。
大基金向紫光集團及其子公司投資了至少20億美元,用於開發晶圓製造、閃存晶片和5G晶片。但這家巨頭最終在2021年面臨破產。公司的另外兩名高階主管則面臨調查。中共試圖利用國家主導的資金,在日益激烈的技術競爭中跟美國爭鋒。但是清華紫光的破產展示了中共國家資本主義製造的災禍。
而電動車行業面臨的動盪是中共國家資本主義的又一次貽禍。
紐約通訊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米爾頓‧埃茲拉蒂撰文說,隨著產能過剩問題凸顯,中共政府已將對電動汽車行業的支持削減了近66%。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實力較弱、效率較低、產品較差的公司瀕臨倒閉。然而,許多地方政府卻在花錢維持那些殭屍企業。
比如,一些地區,比如上海、深圳和昌平,已經開始為中國電動汽車買家提供每輛車1,000至10,000元人民幣的回扣。然而,這些地方政府已經面臨財政困難。他們幾乎無力支持不盈利的公司,尤其是全球銷售回升的可能性極小。
電動車行業最終將會出現整合,私人投資者和地方政府都將面臨損失。屆時,中國經濟復甦之路將再次遭遇坎坷。
今年2月,小鵬汽車執行長何小鵬在員工備忘錄中寫道:「今年也標誌著中國汽車製造商之間激烈競爭的開始,這場競爭可能以『血洗』(或我更喜歡稱之為殘酷的『淘汰賽』)告終。 」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his aerial photograph taken on May 15, 2024 shows cars for export waiting to be loaded on the "SAIC Anji Eternity", a domestically manufactured vessel intended to export Chinese automobiles, at Yantai port, in eastern China's Shandong province. (Photo by AFP) / China OUT (Photo by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5月15日,中國山東省煙台港,大量的中國汽車正等待裝運出口。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時事金掃描】F-16打下蘇-57?「贖罪日」驚魂
Next Article 河南開封女子住6樓 縱火燒自家後跳樓身亡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