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訊】(記者夏雨綜合報導)週二(10月29日),通用汽車(GM)首席執行官瑪麗‧巴拉(Mary Barra)表示,電動汽車製造商在中國面臨激烈競爭,有太多公司在中國銷售電動車,導致價格戰不可持續。
「商業內幕」報導,週二,在舊金山舉行的TechCrunch Disrupt會議上,巴拉在回答有關中國電動汽車銷量激增的問題時發表上述言論。
2023年,中國有120多個品牌銷售電動汽車,而美國只有約60個品牌,說明通用汽車和其它外國製造商在中國面臨競爭的激烈程度。
巴拉表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已經過度飽和。她說,中國電動汽車業務正在「發生巨大變化」,而這種競爭導致價格「越來越低」,將難以為繼。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電動汽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共)監管的推動。」巴拉說,她指的是中共政府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
「但目前中國有超過一百家OEM,主要專注於電動汽車(市場)。」她補充道。OEM是原始設備製造商,為其它企業生產的產品提供零部件。
近年來,大量專注於電動汽車的初創公司在中國推廣廉價汽車,給歐洲和美國汽車製造商帶來越來越大的挑戰。
「你必須考慮什麼是可持續業務,因為目前的情況是不可持續的。」巴拉說,「在這一百多家公司中,只有不到幾家是盈利的。」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今年前9個月汽車行業整體利潤率4.6%,低於下游工業企業平均獲利率6.1%;9月利潤總額僅人民幣324億元,同比下降28.5%,利潤率為3.4%,不僅是今年以來最低,也是近4年以來第二低月份。《界面新聞》報導,這一趨勢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中國汽車行業的競爭激烈現狀,壓縮利潤換取銷量和市占率是汽車製造商不得不做的選擇。
在7月公司第2季財報電話會議上,巴拉曾形容在中國的是一場「逐底競爭」(Race to the bottom),並會破壞產品的剩餘價值,「那裡虧損的數量不可能無止境地持續下去」。
歐洲汽車製造商在中國飽和的電動汽車市場也舉步維艱。在本月初的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梅賽德斯-奔馳報告稱,2024年第三季度利潤大幅下降,幅度達53%。下降反映了競爭加劇,尤其是在亞洲市場,以及中國市場的整體放緩。該公司表示,電動汽車銷量同比下降31%。
為了防止中國廉價電動車衝擊海外市場,在進行一項反補貼調查發現中共補貼削弱歐洲汽車製造商後,歐洲聯盟週二正式開始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達35.3%的關稅。
此前,加拿大和美國最近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達100%的關稅。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Mary Barra, GM Chair and CEO, speaks during the unveiling of the Cadillac Celestiq electric-sedan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on October 17, 2022. The ultra-luxury low-volume Celestiq features a host of 3D-printed parts for extensive customization and is the second EV in Cadillac's lineup. (Photo by Frederic J. BROWN / AFP)
圖為2022年10月17日,通用汽車董事長兼執行長瑪麗‧巴拉(Mary Barra) 在加州洛杉磯舉行的凱迪拉克Celestiq電動汽車揭幕儀式上發表講話。(Frederic J. BROWN/AFP)
Previous Article【百年真相】任志強女兒發公開信 習會回應嗎
Next Article 分析:北京以「刀把子」施壓救市 官員嚇破膽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