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2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由於經濟增長放緩、利潤下降,許多跨國企業已調降了中國在投資名單中的順位,並開始整併在華業務。本週,中國歐盟商會和上海美國商會接連發布的調查報告,都強調了同樣的投資趨勢。
週四(9月12日),上海美國商會公布的報告指出,只有47%的美企對未來五年的中國業務前景持樂觀態度,比去年下降了5個百分點。這是自1999年該商會開始進行這項調查以來的歷史新低。
上海美國商會理事會主席安高博(Allan Gabor)說,美企盈利能力的下降,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
安高博說:「這是內需問題,也是通縮問題,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會員對地緣政治的看法和擔憂。」
「就我們如何制定未來在中國的業務計劃而言,這涉及到投資,也涉及到在中國的營運計劃。」他說。
美國商會報告指出,40%的在華美企正在調整對中國的投資,主要將轉向東南亞與印度。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23年美國對華直接投資(按現金流計算)為51億美元,比上一年減少約4成。在2014年以後的10年裡減少了約5成。
週三(9月11日),中國歐盟商會發布了最新一期的《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歐盟商會在報告中表示,許多歐企認為在華投資風險已超過收益,他們也難以相信中共當局的改革承諾。(先前報導:歐商會:在華風險超過收益 面臨投資臨界點)
報告指出,歐企越來越懷疑,中共是否有可行的計劃提振經濟。儘管北京表示,有意解決外企面臨的挑戰,但事實上政策文件中多數重點措施都「進展有限或毫無進展」。
「有跡象表明,外資企業已開始調整對中國市場的預期與入市策略」,報告寫道,「歐盟與美國企業在華投資額已縮減至十年前的一半左右,小型跨國企業及中小企業則較傾向轉至其它市場投資。」
該商會表示:「鑒於其它市場在法律政策的穩定性、可預見性及投資回報率上的優勢,維持在中國市場的現有投資規模變得更加艱難,其合理性同樣正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歐盟商會的調查表示,將中國列為首選投資目的地的受訪企業,以及計劃於2024年擴大在華業務的受訪企業比例,雙雙創下歷史新低。
過去,中國市場的規模和經濟成長,一直是外國企業的主要吸引力。然而,隨著經濟成長放緩、人口老化、房地產業崩潰、本土企業競爭加劇,加上高度政治化的經濟環境,已讓中國營商環境蒙上深深的陰影。
外資企業紛紛減少或停止在華投資,甚至直接撤出中國,已引起了全球的關注。自從大流行之後,蘋果公司(Apple)已將部分電子產品的生產,分散到印度和越南等國。
上個月,沃爾瑪宣布完全退出京東(JD.com)的股東行列,以36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持有8年的股份;IBM關閉了在中國的研究機構,影響了一千多個工作崗位。
日本最大的鋼鐵公司「新日本製鐵公司」(Nippon Steel,又稱新日鐵)宣布退出中國,進軍美國、印度和東南亞等目標市場。
國際汽車製造商也正在縮減在華營運規模。
去年,日本三菱汽車宣布退出中國生產。本田汽車最近暫停了在中國三家工廠的生產,並通過自願退休的方式裁員。與去年同期相比,本田汽車4至6月份在中國的銷量下降了32%,降至20.9萬輛。
韓國現代汽車於2021年出售了一家工廠,並於次年關閉了另一家工廠。今年1月,現代汽車以約16.2億元人民幣(合2.9億美元)的價格賣掉了重慶工廠,不到該工廠去年8月掛牌出售時詢價的一半。與此同時,現代汽車正在印度擴張。
美國通用汽車(GM)也將減少投資,裁減中國研發人員,或縮小生產體制。
責任編輯:李沐恩#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Previous Article遭中國足協終身禁賽 孫準浩稱遭公安脅迫認罪
Next Article 江西多名執法人員圍毆一男子 引發民眾憤怒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