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0日訊】(記者鄭孝祺綜合報導)西方航空公司正在削減飛往中國的航班,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中共與美國及盟友之間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背景下,這一撤退標誌著一些世界主要航空公司對中國的態度發生變化。
在COVID-19病毒大流行之前,西方航空公司一直很重視中國市場,希望從富裕的中國乘客中獲益。但疫情期間航班數量大幅下降,航空公司在2023年邊境重新開放後,開始重新安排航班時刻表,但近幾個月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經濟因素和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等複雜因素進一步減少了需求,西方航空公司發出新的撤退信號。
「中西關係性質已改變」
去年,英航在停飛三年後重新開通北京航線時表示,北京航線是「其最重要航線之一」。英航公司在今年1月開始招募會說普通話的機組人員。但英航本月表示,將從10月起暫停倫敦和北京之間的航班。目前英航仍有飛往上海和香港的航班,但今年飛往香港的航班頻率減半。
疫情解封後,中國航空市場是恢復速度最慢的市場之一,旅行直到2023年才真正重啟,國際航線需求仍遠低於2019年。但業界表示,對許多航空公司來說,俄羅斯領空的關閉是導致這些航線無法運營的最重要因素。
維珍航空已經取消其唯一的中國航線。儘管未受俄羅斯空域禁令影響,澳航上個月削減悉尼至上海航線,因為飛機有時座位半空狀態飛行。
據行業數據提供商OAG稱,在旅行繁忙的夏季,國際航空公司從歐洲和北美飛往中國的航班數量,比2018年超過13,000架次的峰值下降60%以上。
根據A4A的數據,2024年美中之間直飛航空旅行需求,與2019年相比下降76%。
一位西方航空業高管對《金融時報》表示,業界認為中西之間航班人氣下降,反映了自2019年以來更廣泛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北京與西方世界的關係性質已經改變。」這位高管說。
外國航空公司撤退 對中國航空市場有何影響
在外國航空公司撤出的同時,中國航空公司也在試圖擴大國際業務。航空業者、旅遊顧問馬修·克林特(Matthew klint)8月11日撰文說,隨著全球航空業不斷發展,往返中國的國際航班的未來仍不確定。雖然中國航空公司可能會繼續擴張,但外國航空公司的退出,或導致中國航空市場更加封閉,國際旅客的選擇更加減少。最終會對全球聯通性和中國市場長期競爭力產生更廣泛影響。
他寫道,航空公司為了進入中國市場曾展開激烈的競爭,但現在看來他們還沒有準備好,也無法重返中國或提供全方位服務。即將到來的全球經濟放緩(中國經濟放緩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將阻礙西方航空公司重返中國。
外國航空公司撤出後,中國航空公司能填補多少國際業務份額?克林特表示,休閒旅客可能會推遲一段時間前往中國,雖然商務旅客很難等待西方航空公司調整航線,但一旦有更多選擇,中國航空公司從企業那裡贏得的商務客戶中,有多少會繼續選擇中國航空公司?
「我猜這個數字會比中國航空公司想像的要少。」他說。
(本文參考了金融時報的報導)
責任編輯:葉紫微#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ourists walk with their luggage at Beij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on November 24, 2016.
China's largest online travel agency Ctrip will buy British flight search app Skyscanner for $1.7 billion, the companies said, as it steps up its overseas ambitions. / AFP / Fred DUFOUR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圖為北京機場的乘客。(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三退聲明精選(2024/08/19)
Next Article 官方公布湖南資興暴雨遇難人數 引網民譴責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