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9日訊】(記者紀語安綜合報導)房地產市場曾經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增長動力之一,但五年來一直處於螺旋式下降,沒有減弱的跡象。克而瑞地產研究發布數據稱,中國百強開發商1月銷售金額同比下降3.2%,至2,276億元人民幣。
房地產價值繼續暴跌,人們不願購買房地產,建築開發商正處於倒閉的邊緣。
1月27日,有國資背景的開發商萬科預測,今年將虧損創紀錄的450億元人民幣(62億美元),問題嚴重,再次引爆人們對中國房地產業的憂慮。
萬科總部位於深圳,有130,000名員工,位列中國第五大建築商,自1991年起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近期,萬科的房屋銷售量跌至10年新低,公司持續面臨債務危機。1月27日,董事會主席郁亮辭職,但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執行長祝九勝也以「身體原因」為由辭職。
房產占家庭資產的近80%
1998年,中國首次出現了全國性的住房市場。那時,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城鎮,後來,城鎮居住人口的比例上升到三分之二,城市人口增加了4.8億人;從農村外流到城市的人口為建築公司和開發商帶來了巨大商機。
當時房地產成為新興投資標的,資金湧入房地產,在2007年至2022年的15年間,房價上漲了六倍。地方政府靠出售土地獲得大部分收入,推動了開發熱潮。
房地產業占中國國內產出的四分之一左右,占家庭資產的近80%。
中國房企的激進操作:高負債、高槓桿、高周轉
這股房地產熱潮是由債務推動的,幾家大型房企進行激進的高槓桿操作,以高負債、高槓桿、高周轉的「三高模式」操作房地產。
許多房企跟政府買地,成本很低,賣掉時價格能翻數倍。房企策略是快速占領市場,所以大量舉債開發,向銀行借貸數以億計的資金買地;加上和政府關係良好,能夠迅速買地、開盤售樓,一個建案尚未銷售完畢,資金尚未回收,就又開發另外的建案,把錢投入買更多的地、借更多的債、開更多的盤,一年可能就有數個項目在進行。
從缺乏監管到忽然規定「三道紅線」 政府造成房市危機
2020年8月,中共推出「三道紅線」政策規定,限制地產商的融資條件,強力監管房地產行業。許多開發商無法符合新規則,資金鏈斷裂,「爆雷」無法交房,紛紛破產;政府的政策成為房市危機的導火線。
2021年,當時最大的開發商恆大集團違約超過3000億美元,引爆了中國房地產危機,另外兩家房地產巨頭碧桂園和融創,也於2022 年爆出違約。標普統計,從2021年到2023年已有超過50家中國房企違約或無法償還債務。
分析指出,中國的房市危機是「政府自己一手造成的」,監管機構允許房企大肆舉債,為幾十年來「不惜一切代價」的增長戰略提供資金。
具體來說,銀行沒有監管權,樓花銷售(預售屋)制度缺乏監督手段。建商收取的首付資金存放在銀行,由開發商向銀行提出請求,說明錢的用途為何,銀行核准後交到中國房管局,然而,只要房管局同意撥款,不論建商之後是真的將資金用於蓋房子,還是將其挪用至他處,銀行完全無可置喙,既無能力也沒有義務去監督建商如何使用資金。
然後,中共又在2020年突然設下貸款限制,大舉干預市場,阻止資金流向房企,導致許多公司出現資金短缺,因無力償債而紛紛倒閉。
房地產市場陷入困局
在強力監管之後,開發商拿不到貸款,房地產市場陷入困局。另外,疫情封控也使民眾無法看房,疫情管制放開之後,又因為就業市場惡化,人們面臨裁員和降薪,一般民眾減少消費不再買房,使住房市場雪上加霜,出現供需失衡。
2022年,中國的住房價格開始下跌,到2024年8月,房地產價值創下9年來的最大跌幅。負債累累的開發商留下爛尾樓和新住宅,截至2024年5月,仍有4億平方米新竣工的公寓未售出。
到2023年底,家庭債務高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5%,屋主面臨的財務壓力越來越大。截至2023年底,中國的房貸拖欠率躍升至四年來的最高水準,出現「斷貸潮」。
一些屋主被迫以「白菜價」出售房產,中國各城市的平均房價已較2021年崩跌約30%,花幾萬元人民幣就能買一間房。目前全中國有25個省、95座城市的房價出現斷崖式下跌,在傳統經濟發達的南方,很多城市的房價也大跌五成以上。
中國家庭最大單一投資往往是房地產,但是房地產持續低迷,侵蝕家庭財富,從而扼殺國內消費需求,對經濟造成沉重打擊。
(本文參考了彭博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中國房地產價值繼續暴跌,人們不願購買房地產,建築開發商正處於倒閉的邊緣。圖為2024年11月1日,陰霾壟罩北京住宅建築。(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陸委會:去年1月以來52台人赴陸失聯或遭拘留
Next Article 中共派出36軍機7軍艦擾台 國軍嚴密監控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