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7日訊】(記者程靜、駱亞採訪報導)近期,美國大量律師事務所關閉或縮減在華業務,引發關注。分析認為,中國經濟低迷,法律環境不斷惡化,中共威脅促使各國脫鉤,致使在華業務大減,是造成律所加速撤離中國的主因,而且近期看不到好轉。
美國律所大量關閉或縮減在華業務
近期有多家美國律師事務所宣布關閉或縮減在華業務。中共司法部7月4日在官網發布聲明,宣布同意註銷美國威嘉律師事務所(Weil, Gotshal& Manges LLP)駐北京代表處,收回其執業執照。
總部位於紐約的威嘉律所是世界上最大、最有聲望的律師事務所之一,2004年成立上海代表處,2008年成立北京代表處;但今年4月決定終止中國業務。去年12月關閉北京辦事處,正考慮關閉上海律師所。
美國之音報導,近年來,眾多英美律師事務所離開中國。7月初,美國德傑律師代表處(Dechert)宣布,將在今年年底前完全退出中國市場。
5月初,美國第六大律師事務所——盛德律師事務所(Sidley Austin LLP)發布聲明,將不再續簽上海代表處的租約。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夫婦曾在盛德律師事務所工作過。
另一家美國大型律師事務所孖士打(Mayer Brown)也表示,計劃剝離目前的香港業務。
今年上半年,關閉或者表示將關閉中國辦公室的美國律所還有,安慶國際法律事務所(Akin Gump Strauss Hauer & Feld)、博欽律師事務所(Perkins Coie)、奧睿律師事務所(Orrick Herrington & Sutcliffe),以及瑞生國際律師事務所(Lathem & Watkins)等。
此外,在中國最大的73家美國律師事務所中,有32家在過去十年中減少了律師人數。在北京48家最大的美國律師事務所中,有26家自2018年以來減少了律師人數。
美歐與中共脫鉤及中國經濟下滑 國際業務大幅下降
不只美國,中共司法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期間,在華設有代表處的外國律師事務所數量,下降了16%。
前中國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合規官梁少華。(梁少華提供)
旅美大陸前律師梁少華對分析,主要原因還是「脫鉤」效應,就是中國和歐美之間的脫鉤,導致這些律師事務所逐漸撤離。
至於為何要脫鉤?中共近年來對外經濟脅迫、軍事擴張,在東海、台海、南海不斷挑起事端,引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反彈,去風險、脫鉤成為各國應對中共威脅的對策。
梁少華表示,西方與中國經濟脫鉤就造成外國律師事務所在華無事可做。
這些外國律所在華主要有兩類客戶:跨國企業的分公司或子公司,以及向海外擴張的中國企業;主要業務是與外資相關的高端非訴訟服務,包括併購、海外上市、涉外訴訟和仲裁、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等等。
「就是說你在前十年或者前二十年,在中美和中歐貿易比較好時,中國經濟發展比較好時,大量的企業要到國外去,比如去美國、歐洲上市,去併購,去投資一些。
「那時候就需要這些人精通外國法律,然後又對外提供中國資源的律所,所以他們的業務發展就很不錯。
「但是這幾年中國經濟下滑,中國企業在國內都待不下去,以前鼓勵走出去,現在也不鼓勵了,本來很多企業已經難生存,它就沒有能力再在國外投資,收購,兼併。」
所以,他說,「國際業務大幅下降,外資律所做這種業務就沒有太多生意,這主要是經濟方面的原因。」
中國法律環境越來越惡劣
另一方面,梁少華表示,中國的法律環境越來越惡劣,「因為我在中國也是做律師,很清楚中國很多事情並不是說你懂法律就行,或者說你按照法律去辦就行,很多的潛規則,暗箱操作,這些年越來越嚴重。」
「而且你看這兩年中共通過了新的《反間諜法》《國安法》。《反間諜法》的修訂,趨勢就是說,這種法律對外國人、對外資越來越不友好,越來越恐怖。」
2023年3月,中共警方突擊搜查了美國調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在北京的辦事處,拘留五名員工。4月,中共國安突擊檢查了管理諮詢公司貝恩(Bain)的上海辦事處。5月,突擊搜查了諮詢公司凱盛融英(Capvision)的駐華辦公室。
中共突擊凱盛融英(Capvision)在中國的多個辦公室,引發商界的擔憂。圖為一名工作人員站在凱盛融英位於北京辦公室的入口處。(Greg Baker/AFP)
中共央視還對此特別報導,指責「海外機構」與國內諮詢公司聯手隱瞞其外國背景以「規避」中國法律法規。
梁少華表示,外國律所一方面經濟蕭條掙不來錢,另一方面派駐的高管,甚至它的中層、員工都處於不安全狀態。
「因為很多事務所不管是上市還是兼併,收購,做大量的監視調查,都需要收集信息。而中國有這麼多搞不清楚的限制規定,甚至是台面之下的,你去收集這些信息,去做調查,有可能就被中共找個由頭扣上間諜罪,扣上違反相關法律、數據安全,以各種理由,這些員工有可能會被抓捕,判刑。」
「這種對人身的不安全導致了很多律所的高管也不願意在中國工作。」
對華投資大幅下降 律所業務銳減
此外,對於外國律所撤出中國,在中國設有辦事處、為全球律師事務所領導者提供諮詢業務的美國律所諮詢公司澤格豪澤集團(Zeughauser Group)創始人佐豪澤(Peter Zeughauser)對美國之音分析,最大原因是對華直接投資的大幅下降。
他說:「與兩年前相比,投資下降了90%,所以律所要做的工作少了很多。」
近日,中共商務部公布,今年1—6月中國外資直接投資(FDI)金額4989.1億元人民幣,年減29.1%。而1—5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125.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8.2%,延續自2023年6月以來的連續下降趨勢。
梁少華表示,雖然中共的數據肯定不可信,但是另一方面可以看到,「這種下降,並且20%多的下降,這對中共來說是非常反常的事情,也就是說從中共自己的數據就可以看出,這個數字非常可怕,20%多非常可怕。」
「澤格豪澤集團所說的業務90%下降,我相信個案是有,是不是每個律所都到90%?但是整體下降的幅度會非常大,要不然不會有這麼多的律所撤離。」
他說,「如果一個律所的業務下降一半,那個一半以上甚至到90%,這個業務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大量的員工需要辭職,業務需要收縮,辦公場地面積需要縮減,對他來說,就是斷崖式的下降,毀滅性的打擊。」
信心崩潰 撤離中國的趨勢將繼續下去
這種撤離中國的狀況會繼續嗎?中國英國商會近期發表的《2024年在華英國企業建議書》指出,這一趨勢似乎將繼續下去,「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外國公司商業環境的惡化。」
「你看看北京順義國際學校,都沒什麼外國人了,都是中國孩子。滿大街都不見外國人,普通外國人和老師都找不到,更別說律師這個群體了。」位於中國的前美國律師邁克‧陳(化名)對美國之音苦笑說。
梁少華分析,「中國對外接觸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包括券商、金融、律師事務所等,都是逐漸地撤離,就是說,標誌著中國經濟對外的聯絡在繼續掐斷。」
「即使中共有一天有所醒悟,要繼續所謂的改革開放,要繼續利用外資,這種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恢復的,就是說這個信心已經崩潰了。」
他認為,「這種局面造成了今後一段時間,中國企業對外融資、對外貿易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責任編輯:高靜#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he closed office of the Mintz Group is seen in an office building in Beijing on March 24, 2023. - Five Chinese employees at the Beijing office of US due diligence firm Mintz Group have been detained by authorities, the company said on March 24. (Photo by GREG BAKER / AFP) (Photo by 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3月20日,中共當局突擊搜查了美國盡職調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北京辦事處,並拘留了全部五名中國員工。(Greg Baker/AFP/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時事金掃描】美狙擊手指川普安保有严重漏洞
Next Article 經濟持續疲軟 「作為中國投資者很沮喪」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