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0日訊】(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自1972年尼克松訪華開啟「熊貓外交」以來,華盛頓美國國家動物園始終有見證美中關係緩和的熊貓存在,如今,隨著三隻大熊貓將送返中國,美國國家動物園的大熊貓時代將要劃上句號。到了明年,50年來美國動物園裡將首次沒有大熊貓。
在美中關係中,熊貓一直具有象徵意義,美國退還象徵中共軟實力工具的大熊貓,顯示出五十年前解凍的美中關係,又將退回到從前。
尼克松時代 中共開啟「熊貓外交」
1949年共產黨奪取政權後,最初,熊貓贈送僅限於所謂社會主義盟友朝鮮和蘇聯,但隨著與蘇聯交惡,北京開始與西方重新建立聯繫,開啟了一輪眾所周知的「熊貓外交」。
1972年尼克松總統對共產中國進行了破冰之旅,尼克松夫人特地到北京動物園看大熊貓,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周恩來隨後贈送了兩隻大熊貓玲玲和興興,釋放出美中關係改善的信號。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資料照。
「熊貓象徵兩國重新再接觸。」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告訴,「相對來說,用這個方式,至少可以讓兩邊的人民覺得,好像比較友善,單純就是用這種做法。」
隨著西方國家元首訪華,贈送大熊貓成為此後十年中共外交的「標準程序」,1973年至1983年,中共先後向日本、法國、英國、墨西哥、西班牙和德國等國贈送了大熊貓。「熊貓外交」漸漸成為中共外交手段。
神經學家研究顯示,大熊貓與人類的嬰兒有相似之處,肥胖的臉頰、蹣跚的步態、塌鼻子和超大的眼睛,觸發了人類大腦中與嬰兒相同的迴路。
熊貓還表現出一種溫和與善良,讓人暫時忘記背後中共政權的種種惡行,因此西方的有識之士將其稱為「特洛伊木馬」。
專家認為,「熊貓外交」能帶來高熱度的話題討論,分歧遠小於政治、經濟,能夠有效消解「政治經濟交流」帶來的嚴肅感與距離感,激發民眾最樸實的情感。
悉尼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馮崇義提供)
悉尼科技大學副教授馮崇義對解釋說,「中共為了生存,經常做一些統戰去分化對方,如果它有很強大的力量壓制對方,就用不著這樣做。但它劣勢的時候,就會裝作很乖,像熊貓一樣,很會包裝。」
北京指示作為國禮大熊貓挑選的四大標準:三歲左右、絕對健康、體型適中、外觀漂亮。外觀漂亮是指熊貓頭要圓,白區和黑區界限鮮明,雙眼要類似短八字,黑區不能太大。
1957-1982年間,中共總共向9個國家贈送了24隻大熊貓。
1984年北京停止免費贈送大熊貓,轉而實行高價租借模式,租給國外動物園進行短期展覽。2000年以後,短期租借模式被長期的「合作研究項目」所取代,期限通常10年,可以再續約,每年花費100萬美元。如果熊貓生下小熊貓,每年租金增加60萬美元,小熊貓3、4歲後要歸還中國。
從破冰到冰凍 中共三波「熊貓外交」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共「熊貓外交」的重點而發生變化,在2013年的一篇研究論文中,學者凱瑟琳·白金漢(Kathleen Buckingham)將「熊貓外交」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毛時代,贈送大熊貓給純粹是政治性的;第二階段是鄧小平時期,與改革開放相對應,為了掙錢採用了資本主義的租賃模式;第三階段始於2008年,與汶川大地震摧毀了四川大片熊貓棲息地有關,但這一階段的租賃模式,更傾向於租借給與中共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及技術轉讓的國家。
比如,澳大利亞、法國和加拿大在同意向中國出售核技術和鈾後都收到了熊貓。蘇格蘭於2011年接受了一對大熊貓,作為分享海上鑽探技術並向中國供應三文魚的協議一部分,而2013年荷蘭的租借,是在荷蘭同意提供先進醫療服務之際提供的。
分析人士表示,大熊貓就像一枚印章一樣,象徵中共與另一個國家確立了長期信任關係,哪個地方有大熊貓?就意味著哪個地方與中共有經貿關係。
除了上世紀70、80年代的一波「熊貓外交」,1990年代之後,中共為了抹掉天安門大屠殺、鎮壓法輪功的記憶,以及積極申請加入WTO,熊貓外交再度升溫,這時候,美國是最大的受益者,美國四個動物園共接收了九隻大熊貓。
自2012年習近平上台以來,提出了「一帶一路」,熊貓外交又開始升溫,這次熊貓外交的高峰期,與中共海外投資的高峰期相吻合。過去十年,習近平向歐洲大力開展「熊貓外交」,親自批准向德國、荷蘭、丹麥和芬蘭等國的每一筆大熊貓租借計劃。去年,中國向卡塔爾贈送了一對大熊貓,這是中國首次向中東國家提供租借。
但為了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在決定是否向某個國家贈送大熊貓之前,中共要求外國國家元首親自向中共提出請求。
圖為2018年3月3日,中共送芬蘭的大熊貓華豹在動物園玩耍。(Tommi Anttonen/Lehtikuva/AFP)
熊貓還被中共用來作為懲罰工具,2010年,就在中共警告奧巴馬不要會見達賴喇嘛兩天後,在亞特蘭大動物園和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出生的第一批熊貓幼崽,在中共的命令下被送回中國。
2019年在美中貿易戰緊張之際,中共從美國聖地亞哥動物園收回了大熊貓「白雲」和它的幼崽、6歲的「小禮物」。
今年由於荷蘭追隨美國限制先進半導體處理器芯片設備對中國的銷售,荷蘭動物園三歲的大熊貓「繁星」,也被中共召回中國。
可愛的熊貓形象,已經成為中共拉攏與要挾外國政府的一張王牌,鑒於目前中美關係的緊張局勢,中共當局現不再允許與美國動物園續約熊貓協議。
目前,美國孟菲斯和聖地亞哥動物園的熊貓已經回到中國。華盛頓特區國家動物園的三隻大熊貓美香、天天和它們的幼崽小奇蹟,到現在都沒有續簽的跡象,也計劃於12月初返回中國。亞特拉大動物園熊貓明年送回中國。這將是50年來美國動物園第一次不再有中國大熊貓了。
除了美國之外,如果中共不延長現有協議,英國將在12月歸還最後兩隻大熊貓,澳大利亞明年也將歸還熊貓。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研究員宋國誠(宋國誠提供)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誠對表示,「熊貓外交」在外交學屬於公關外交或形象外交,因為熊貓很可愛,感覺非常萌,就用它來塑造一種友善的表達,所以熊貓就變成是熊貓外交了。
「把原先帶有和平友善的熊貓還給你,那就意味與中國(中共)某種程度的告別,基本上就是懷疑否定中共所謂友好外交的動作。」
馮崇義表示,中共政權非常實用主義,七二年毛澤東跟尼克松會見之後,直接告訴尼克松,說我們要交朋友了,但明天《人民日報》還會寫打倒美國。
「它是實用主義,什麼事情對它有利就做什麼。比如它要反美,就大放特放『上甘嶺』之類的電影,想跟美國交好它又要回放『黃河之戀』。反覆無常,完全是實用主義。」
他說,美國、歐洲、英國還有澳大利亞,很多國家都把熊貓送回中國,就是關係崩了,不再是朋友了。之前還在商言商,現在就是脫鉤、去風險,把中國當成一個風險退出來。
曾任聯邦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局長的丹尼爾·阿什(Daniel Ashe)對美聯社表示,美國大熊貓租借協議已有 50 年歷史,之前的協議遇到遇到困難,只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能很快得到解決,都可以得到續簽。
「但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了。」阿什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兩國政府之間在更高級別上的緊張關係,需要在該級別上得到解決。」
雙方似乎都沒有讓步的餘地,今年2 月份,租借到孟菲斯動物園的大熊貓「樂樂」突然去世,享年24歲,引發了中共操縱的一場民眾反美情緒。
民主黨聯邦參議員約翰‧費特曼(John Fetterman)最近表示:「他們正在收回我們的熊貓。我們也應該收回他們(購買的)所有的(美國)農田。」
去年,眾議院和黨人南希·梅斯(Nancy Mace)提出的《促進動物自然化和民主法案》(PANDA)譴責了中共大熊貓租借計劃,認為美國與盟友建立競爭性的大熊貓繁育計劃,在美國出生的大熊貓應該留在美國。
「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一直試圖通過以每隻熊貓 50 萬美元的價格,向外國出借溫和可愛大熊貓來軟化其形象」,她說, 「現在是我們在軟實力外交棋局中,向共產主義中國發起攻擊的時候了。」
APEC峰會 習近平會不會送熊貓
50年來,美國動物園首次不再有熊貓,也讓使得欺騙世界的中共「熊貓外交」劃上句號。有報導猜測,這次如果APEC拜習會成行,習近平可能再次使用「熊貓外交」的手段,即再度送給美國熊貓。
對此,宋國誠認為,美中關係在結構層面沒有任何改善的情況之下,基本上不太可能啟動第二次熊貓外交。美國動物園的熊貓全部還給了中國,說明中共的熊貓外交本身已破產。
「熊貓外交到目前為止,已經失去了歷史作用,時過境遷,此一時彼一時,習近平會不會去APEC?現在還看不出來。如果習近平是逆反內部強大的民族主義潮流,硬著頭皮去美國IPAC會議的話,顯然他的權威地位也會受損。」
他認為,回顧美中交往的這段歷史,中共最好的政策就是不要跟美國搞對抗。因為美國維持世界持續的穩定和平,對中共發展自身的經濟有好處。中國三十年來的經濟繁榮,都是受益於中共和美國關係的改善。
「習近平政權根本就不懂這段歷史,也忘記了這段歷史,它現在逆轉了鄧小平路線,搞反美、鼓動民族主義等,等於掐斷了中國崛起的動力。」
宋國誠表示,一個是維持國際秩序的現狀,一個是要推翻國際性秩序現狀,這是一種警匪對抗的局面,沒有任何因素和跡象,未來幾年美中這種結構性對抗的矛盾可以化解。
葉耀元表示,所謂的APEC高峰會議,很多時候都是下面的外交官已經先大致上把內容都先談好了,就等上面的去握手,決定一起做這件事情。可是過去幾次峰會,事實上都談不出什麼東西來。事實上每一次的峰會都只是各邊宣示自己的立場而已。
他認為,應該不會再有熊貓外交來,但是某種程度回過頭來說,峰會還是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因為它至少表示兩邊還願意繼續對談。
馮崇義說,美國2018年的國家戰略裡,把共產中國定成這個對手(rivalry),就是感情已經破裂了,友誼不存在了,養了熊貓那麼貴,民眾對中國(中共)的負面評價都80%左右,所以華盛頓的熊貓沒有價值了。以前還是逢場作戲,現在連假裝沒必要了,這些象徵的東西雙方都在放手。
「拜習會的可能性很大,雙方都放一些信號出來緩和,但雙方見面純粹是理解性的。美國是在表面上維持對話渠道,避免走向戰爭,是做給世界看的,做給雙邊看的。」
他說,現在習近平搞大國外交,大國外交是大國跟大國之間的競爭,這樣的競爭已經迴避不了的。美國很多人走得更遠,其實是想恢復里根的想法,就是痛快一點,對中共這個專制政權,光遏制是不夠的,一定要像當年滅掉蘇聯一樣,滅掉中共政權,才能夠長治久安。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WASHINGTON - AUGUST 30: Giant Panda cub Tai Shan cuddles with his mother, Mei Xiang, while they eat melon balls in the morning at the Giant Panda Habitat at the Smithsonian National Zoological Park August 30, 2006 in Washington, DC. Weighing more than 62 pounds, Tai Shan (who?s name means ?peaceful mountain? in Chinese) turned one-year-old on July 9, 2006 and has helped draw an estimated 1.2 million visitors to the habitat since his December 2005 debut. The new $10 million Fujifilm Giant Panda Habitat is scheduled to open Sept. 20, 2006 and will be a state-of-the-art research facility and add more than 12,000 square feet to the pandas' outdoor exhibit. (Photo by 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美國首府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出生的大熊貓泰山一歲大時與母親美香共進食。(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碧桂園:無法如期償付境外債 已聘法律顧問
Next Article 「北極鯰魚」爺爺被開除黨籍 被指懲罰太輕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