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訊】近期,美國與中國互加高額關稅,導致部分商品關稅超過100%。由此引發中國大量外貿產品堆積如山,企業停轉,員工被迫放假。製造業蕭條的陰影籠罩下,大陸社交平台熱傳網民發出的「生存指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開始過起「能省就省」的日子。「省錢」正成為當前中國社會最鮮明的生活主調。
「關稅貿易戰,普通人自保有哪些生存法則?普通人應該怎麼做?我做了三個決定……不要創業,連小店都不要開,別去當網紅,你賣掉手上所有值錢東西。」
上述內容是眾多抖音平台博主對網民發出的「生存指南」,意在提醒年輕人要認清當下的經濟形勢,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惡劣環境。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上海居民何秀珍女士4月23日表示,她每天出門看到的都是菜販和蔬菜店,服裝店卻突然少了許多。她說:「你看吧,除了賣菜的還有點生意,但也不好做。我這小區出門到處都是賣菜的,每隔三十米、五十米或一百米就有一家菜店,這麼多家,競爭挺激烈的。衣服不買了,我就穿以前的舊衣服。」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低迷、企業倒閉潮頻傳,就業市場亦未見起色,越來越多的人像何秀珍一樣,開始過緊日子。居住在靜安區的陳女士表示,許多人擔心受到關稅戰影響,未來要過苦日子,因此開始節約開支:「肯定有點擔憂,那肯定要從長計議了。不知道猴年馬月才會好轉。現在超市基本上很少人去,以前消費都是年輕人衝在前面,現在他們找不到工作,不消費,很節約。餐廳去得少了。上班的都自己從家裡帶飯。」
北京居民野靖環表示,當地許多小餐館因無顧客前往消費而被迫關閉或暫停營業:「北京現在很多餐館確實是關閉了。我家附近的幾個小餐館很少人去,有的餐館一桌兩桌,有時甚至只有我們一家,連兒子、孫子幾個人用餐。確實可以用慘澹經營來形容。也有一些餐館顧客稍多一點,但沒有像以前那樣人山人海。」
消費降級的現象正在由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向內陸省份四川、貴州等地蔓延。蘭州的鄺豐表示,當地人也開始省吃儉用,把錢存入銀行,以備不時之需:「看形勢,大家都想多存點錢或外幣。有條件的就買黃金做長期儲備。因為,把錢放在銀行也不保險,說不定哪一天存款沒了,或打起仗來,錢取不出來。」
對於眼前發生的一切,廣東佛山居民陳子強表示,疫情之後,原以為中國經濟會迅速復甦,但三年過去,經濟不但未見好轉,又爆發中美貿易戰,百姓生活可謂苦不堪言。他說,這次(中共)跟美國互加關稅,經濟這幾年已經垮了。「你別看宣傳說習近平領導得好,什麼(發展)都上去了,什麼軍力強大了,什麼強大了。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差多了。什麼『平均收入增加』,那麼多高收入人群把窮人的錢,平均值拉高了。」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貿易戰衝擊和就業不確定性的多重夾擊,越來越多中國人開始主動壓縮開支,以防未來風險,而這一趨勢反映出當前中國民眾的不安。
責任編輯:方曉#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示意圖。大陸出口美國的私企老闆直播間低價出售外貿產品。(視頻截圖)
Previous Article習孤坐武漢圖片再傳 蔡慎坤:權力面臨散架
Next Article 京東集團創辦人劉強東送外賣 更多細節曝光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