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訊】(記者鍾元台灣報導)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台灣故宮)表示,北部院區推出「愛硯成痴」特展,歡迎民眾遊故宮,也歡迎闔家蒞臨欣賞故宮文物。
台灣故宮策展人器物處副研究員陳慧霞表示,古時寫字畫畫少不了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其中又以「硯」流傳久遠,從出現、發展、定型到再變化,就像流行風潮,在不同時代展現百態千姿。
〈明 趙宧光銘 澄泥石函硯附蓋〉,硯呈梯形,質堅而輕,細膩潤澤。(台灣故宮提供)
〈明 趙宧光銘 澄泥石函硯附蓋〉硯蓋面刻篆體「石函」二字。(台灣故宮提供)
陳慧霞說,這次展覽除了展出院藏硯石100餘件,包含蘭千山館寄存24件,林府六人寄存2件,也搭配墨、水盂、筆山等物件來說明文房四寶的內容,並特別向國立歷史博物館借展15件硯石,呈現各類硯石的多種風格與發展演變。所謂「硯痴」是指對硯極度迷戀的性情中人,癖好則反映個人內心深情至性。
傳〈 宋 蘇軾 從星硯〉側壁鐫有蘇軾硯銘。(台灣故宮提供)
傳〈宋 蘇軾 從星硯〉,墨池中央有一圓形短石柱,象徵一輪明月。(台灣故宮提供)
陳慧霞表示,展覽從用硯人的角度出發,像是宋代文人蘇軾、米芾,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愛硯人士。透過他們整理、品評、記錄及欣賞硯石,呈現賞硯之美、玩硯之趣,也在一方硯石的尺寸天地,展現個人的賞玩美學。蘇軾好硯、喜愛藏硯,又常撰寫硯銘。後代文人出於景仰,將蘇軾硯銘及其平生韻事,融入硯石裝飾題材。
傳〈宋 蘇軾 從星硯〉,硯背滿佈長短不一的細長石柱,猶如眾星滿佈。(台灣故宮提供)
〈清 端石兔形硯〉為伏臥側姿的兔形,端石特有的「石眼」巧妙作兔眼。(台灣故宮提供)
台灣故宮說,此次展出傳〈宋 蘇軾 從星硯〉石色棕褐,側壁鐫有蘇軾硯銘。墨池中央有一圓形短石柱,象徵一輪明月。周圍襯以淺浮雕流雲,有如浮雲拱月。硯背滿佈長短不一的細長石柱,約有六十餘柱錯落其間,柱端各有黃棕石眼,猶如眾星滿佈。〈清 端石兔形硯〉為伏臥側姿的兔形,端石特有的「石眼」彷如兔眼,模樣可愛,小巧溫潤,當能呼應適逢中秋佳節開展的氛圍。
〈明 蒼雪菴鳳池硯〉前側開口寬平底有二足,後端收窄有高起擋邊,俗稱風字硯。(台灣故宮提供)
〈明 蒼雪菴鳳池硯〉硯上題銘為文人心境的描寫。(台灣故宮提供)
台灣故宮表示,亮點展件〈清 乾隆 暖硯〉附銅鎏金方爐及勺,曾是乾隆帝常用的暖硯。方爐由上下兩層構成。下層置炭,上層除貯水,下緣鏤空龍紋,供炭火透氣。爐內殘留炭灰,依稀存有香味餘韻,說明方爐兼具薰香功能。方爐最上層置一長方薄硯,蓋面八隻螭紋對稱交錯排列。全器厚重方整,金質燦爛,展現清代皇家嚴謹輝煌的氣度。
責任編輯:林琮文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愛硯成痴」特展,圖為〈清 乾隆 暖硯〉附銅鎏金方爐及勺,蓋面八隻螭紋對稱交錯,金質燦爛,展現清代皇家嚴謹輝煌的氣度。(台灣故宮提供)
Previous Article湖北16歲少女染疫死亡 發燒到病危僅一天
Next Article 湯曉鷗猝死 商湯科技股價創1年多最大跌幅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