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訊】(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現今已經不那麼特別的經濟特區體現了中國經濟嚴峻的新現實:深圳前海,一改先前的繁榮,現在淪入蕭條。專家認為,導致這種情況的因素,有中國國內和香港營商環境的變化,也有中共決策體制弊端等的問題。
號稱「特區中的特區」的深圳前海,有2010年8月規劃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位於深圳市西部的前海灣畔、蛇口西側、珠江口伶仃洋東岸),部分為2008年10月設立的前海灣保稅港區;另有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於2015年4月27日掛牌成立。
路透社近幾個月對該地區的10名高管和投資者、房地產專家、外交官和經濟學家以及10名工人進行了採訪,描繪了一幅基本上荒蕪的地區的圖景。
報導提到當地半空的摩天大樓、購物中心以及幾乎不使用的高速公路,還有抱怨當地缺乏吸引力的上班族。該地區被指已經放棄了改革的雄心。
儘管該地區的前海管理局曾表示,已有超過10萬家公司在該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其中包括滙豐銀行、瑞銀集團和渣打銀行。但房地產經紀人、高管和投資者表示,許多在前海註冊的公司從未實際搬到那裡。一些公司在前海租辦公室是出於稅收原因,也是為了跟當地政府維持良好關係。
全球房地產諮詢和房地產代理機構萊坊的數據顯示,儘管前海租金價格較低,但第三季度寫字樓空置率為28.9%,接近三年來最高水平,而深圳整體空置率為23.2%,北京和上海空置率為15.1%至17.1%。
前海特區「爛尾」的原因
華裔經濟學者李恆青11月17日對分析說,深圳前海的情況不是孤立的,「整個(中國)經濟大衰退,不是它一個地方」。
前海目前剩下的賣點,似乎還有低稅收,當地企業所得稅按15%稅率徵收(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25%),另外是毗鄰香港。
李恆青說,從地理優勢來說,前海作為深圳跟香港接口的一個通道,如果香港繁榮,前海會跟著繁榮。香港原來作為亞洲最大的一個金融中心,資金來去自由,同時它又有法治,但是從「反送中」被打壓以後,這些都蕩然無存了,香港的經濟都在凋敝,大量資本和人才流失。
另外,深圳這幾年本身一直在衰退,李恆青說,幾家大的房地產企業,像恆大、萬科、碧桂園,都是在深圳註冊的,這些產業都快不行了。因為經濟環境非常糟糕,前一段時間深圳很多公共服務都要壓縮。作為深圳橋頭堡的前海一樣受到衝擊,沒有後續的支持力度。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11月17日對表示,深圳的衰落實際上是跟中國所謂改革開放的退潮是同步的。
「以前深圳之所以發達,是依託了香港,還有依託了所謂改革開放,世界工廠都選在沿海這些地帶。現在整個中國經濟在衰退,香港也一蹶不振。深圳內外的依託實際上都失去了,它也沒有什麼優勢可言了。」
「自貿區都是假的」
2020年1月,前海引入自由貿易帳戶制度。中共官方稱,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內的境內外機構和個人均可辦理FT帳戶相關業務。FT帳戶(Free Trade Account)即自由貿易帳戶,簡單來說是一個本外幣一體化、帳戶內可自由兌換的銀行帳戶體系。它獨立於傳統帳戶體系,實行分帳核算。
官方媒體吹捧前海為中國大陸的香港:未來的國際科技和金融中心;市場和資訊准入自由化的試驗台。但隨著中國進入增長低迷,前海可能永遠無法達到它所渴望的國際地位。
李恆青表示,其實在中共現黨魁2012年剛上台的時候,經濟滑坡跡象就表現出來了,大量的外商想撤資,國內的商人也都想把錢轉到海外去。當局就想搞人民幣自由兌換,以為外幣的持有者就不跑了。當時做得最大的就是上海自貿區,開始試驗人民幣像美元一樣自由兌換,結果大量的公司在自由貿易區裡註冊完登記後,也不去辦公,變成一個轉口的地方搞外匯,把錢都挪走了,中共政府趕緊喊停。
多年後,上海的人民幣自由兌換,仍然停留在試點的狀態。李恆青說,前海的自貿區試行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情況也會一樣。
「整個(中國)大環境不好,拿著人民幣啥用也沒有,而且隨時都會被割韭菜,都想拿走趕緊跑,這個是大勢所趨。所以前海也好,上海也好,後來又批了21個自由貿易區,其實都是假的。大家一起騙習近平。」
中共決策失敗 改革開放走到頭
李恆青表示,中國過去多年的開發有一個共同的模式,以為只要房子蓋好了,自然會有人來租,有人來入住,但是現在形勢完全不一樣了,現在蓋了房子也沒人來。
他認為,前海搞成這樣,也是中共高層決策的失敗。中共的決策系統,沒有不同的聲音,往往是第一把手拍腦袋就形成的,從中央到地方都是一樣。「一拍腦袋就馬上就幹,動作倒是挺快的,但是動作越快造成的損失越大。」
華南歐盟商會6月份對75家企業進行的調查發現,只有44%的企業對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市)持樂觀態度,低於2022年的68%。
謝田表示,中共所謂改革開放這個路已經走到頭了,外部市場萎縮,內部對私企進行打壓,國進民退。「現在不是特區的問題,是整個經濟在衰退,然後會導致中共政治上的破滅,這個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責任編輯:李琳#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wo businesmen talk between skyscrapers in the southern Chinese city of Shenzhen in the province of Guangdong on November 30, 2011. Shenzhen, once a small fishing village is at the heart of China's industrial growth and is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cities in the world. AFP PHOTO/Peter PARKS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PETER PARKS/AFP/Getty Images)
深圳前海,一改先前的繁榮,現在淪入蕭條。圖為示意圖。(Peter Parks/AFP/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美中峰會第三天 抗議者遭親共者噴辣椒水
Next Article 【百年真相】自創黨派 清華教授的大膽行動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