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中共党媒报导伊朗的无人机航母正式服役,等于抢了中共海军的风头。2024年底,中共砖家号称076两栖攻击舰是全球第一艘「无人机航空母舰」。然而,076仅是下水海试、尚未服役,伊朗的无人机航母却抢先服役了,令中共很尴尬。偏偏中共军委副主席何卫东近日称,要「锻造可信可靠、随时能用的实战能力」,也等于再揭中共军队的老底。
谁抢了「无人机航母」的风头?
新华社2月6日引用伊朗通讯社的报导,称伊朗的「巴盖⾥号」无人机航母当天正式加入伊朗海军。报导说,这艘无人机航母长240米、高21米,跑道长180米,可搭载多个不同功能的无人机编队,能够发射、回收、操作各种侦察和战斗无人机。伊朗海军司令称,这艘无人机航母是伊朗在远洋地区增强防御和威慑能力的重要一步。
伊朗也和中共一样惯于说大话,但相对于中共的吹嘘来说,离谱的程度要小一些。「巴盖⾥号」无人机航母是伊朗用民船改建的一艘无人机航母,应该算全球首艘服役的专用无人机航母。中共之前的吹嘘露馅了。
2024年12月27日,中共曾宣布076两栖攻击舰下水,并公开076加装了电磁弹射器和回收拦阻索,中共砖家称:如果珠海航空展上的各类攻击型、侦察型无人机在076上通过电磁弹射升空,这艘两栖攻击舰就会变身全球第一艘「无人机航空母舰」。
此话竟然很快被中共的小兄弟打脸,这可能也是中共故意提前高调宣传076两栖攻击舰的原因之一。076下水后,还要进行一系列海试,并不能马上服役,但中共得知伊朗的无人机航母已在海试,于是赶紧搞了076的下水仪式。
2025年1月6日,新华社曾引用外媒报导,称伊朗「巴盖⾥号」无人机航母在波斯湾水域进行海试,介绍其采用滑跳式甲板和斜向甲板,具备搭载固定翼无人机的能力,满载排水量约4.2万吨,可实现无人机短距起飞、阻拦降落。报导认为,这将令伊朗增强非对称海战能力。
新华社的这则报导没有放在首页,因此大多数人看不到,而且故意延迟报导,因为伊朗的无人机航母2024年11月就下水、海试了。中共故意押后了相关报导,先宣传了076下水、海试,应该是不想让伊朗抢了风头。
然而,伊朗无人机航母毕竟先下水,而且海试很快结束,2月6日就宣称交付海军服役,抢到了「头彩」。新华社这次将相关报导放在了网站首页,中共此时急需拼凑反美宣传材料,这大概也算一个。但新华社的此次报导刻意隐去了伊朗无人机航母4.2万吨的吨位,估计是不希望有人将其与约5万吨的076做对比。报导也没有提及全球首艘无人机航母,有意淡化了此类说法。
中共被小老弟比了下去,等于被揭了老底,自然面子无光,试图低调处理。不过,中共内部也有人揭底。
中共军委副主席再揭老底
1月26日,新华社曾报导,中共军委副主席何卫东22日到驻京部队调研。何卫东提到,要「锻造可信可靠、随时能用的实战能力」。
2024年3月9日,何卫东在中共人大会议期间参加军队代表团讨论时,曾提出了「虚假作战能力」的问题。当时,何卫东刚刚升任中共军委副主席,应试图尽快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于是变相采用了贬低前任的某种做法,被认为准备与超龄留任的另一名军委副主席张又侠角力,不惜揭中共军队的老底。
大约一年后,何卫东又提出「锻造可信可靠、随时能用的实战能力」。此话比「虚假作战能力」的说法似乎委婉了一些,但仍在变相批评中共军队缺乏「可信可靠、随时能用的实战能力」。
北京盛传习近平失去军权,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实际掌控军队。何卫东作为习近平的亲信,在军委中的发言权恐怕也变得有限,但应该并不甘心,于是不惜再揭中共军队老底,以做一搏。
同一时间,张又侠陪同习近平在沈阳会见军队代表,自己还单独到北部战区的信息支持部队某部调研,似乎显示出了不同的地位。他没有像何卫东那样直戳军队弱点,仅提出了军队「转型发展要求」。
2月5日,新华社报导习近平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军队装备科研条例》,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新华社没有公布条例的具体内容,仅笼统提出了「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的武器装备管理要求,并强调「自主创新」,规范「装备科研质量管控、成本管控、验收评估」,以及完善「监督」和「具体问责」。
这一新条例与何卫东的说法基本一致,即中共军队武器装备质量确实堪忧。因为贪腐的需要,中共盲目抄袭、快速上马的各种新武器装备只靠吹嘘撑门面,实际性能低劣,而且成本过高;人人利益均沾后,基本没人质疑,验收一路过关,彼此都心照不宣,只为骗取更多经费、人人得利。新条例变相证实了何卫东的话;但一个所谓的新条例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下滑,中共军费恐怕也大受影响,不得不提出了「低成本」和「成本管控」的要求。在这一点上,伊朗似乎又抢了风头。
伊朗把商船改为战船
伊朗海军比较弱小,来自前苏联/俄罗斯的3艘基洛级潜艇,满载排水量约3,000吨,就算是现役吨位较大的战舰了,伊朗还自制了数百吨的微型潜艇约二十余艘。
伊朗海军的水面战舰多数吨位较小,7艘1,400至1,500吨的巡逻艇中,3艘是早期的英国产舰艇;其余都是1,000吨以下的巡逻艇,主要是美国、法国、荷兰早期生产的,伊朗仅自产了数艘275吨的快艇;还有4艘2500吨的登陆舰,也是英国早期生产的。
伊朗试图在中东扩大影响力,特别是要摆出与美军对抗的姿态,但海军实力太弱,一直在寻求增加大的战船,因缺乏建造大型战舰的能力,就尝试把大型货船改为战船,成本要低得多,「马克兰号」算是第一个试验品。
「马克兰号」原是日本建造的一艘油轮,长229.6米,宽42米,自重约5.59万吨,载重量约10.53万吨,2010年竣工。伊朗获得这艘船后,对其进行了改装,在前部安装了一个大甲板,于2020年11月下水。
「马克兰号」排水量12.1万吨,伊朗称其为远洋海上基地,应该试图比肩美国的远征海上基地船,实际欠缺不少功能,但理论上可以起降更多直升机,也可能搭载导弹发射器、火箭炮等,还能携带快速攻击艇、部署水雷,以实施某种程度上的远距离军力投射;虽然自身防护力差,也难以对抗美军,却对周边国家形成了一些威胁。
伊朗官方称,2021年6月,「马克兰号」和随行护卫舰抵达大西洋,最终前往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了俄罗斯海军日活动。第一艘商船的改装估计令伊朗很兴奋,改装工程相对工期短,成本也更低,据悉伊朗正在对其它2艘商船进行类似的改装,而刚刚服役的无人机航母应该算另外一种尝试。
伊朗改装的无人机航母
第一个真正在大型战舰上试飞无人机的当然是美军。2013年,美军的X-47B无人机成功进行了航母起降测试,但此类攻击型的无人机后来被取消,真正将服役的是无人加油机。中共的攻击-11无人机应该抄袭了美军的X-47B无人机,估计会登上076两栖攻击舰。
土耳其算是第二个专门测试了舰载无人机的。土耳其建造的两栖攻击舰「阿纳多卢号」,采用了与西班牙胡安卡洛斯级航母类似的设计,有通长甲板、舰首是滑跳甲板,兼顾了轻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的双重用途。土耳其原本计划采购美国的F-35B,但未能如愿,于是专门自制了两款无人机上舰测试。2024年11月19日,土耳其的TB3无人战斗机成功在「阿纳多卢号」上完成了起降,没有使用拦阻装置,勉强也可以算全球首艘无人机航母,但属于缺乏合适舰载战斗机的无奈之举。
伊朗更没有舰载战斗机,于是专门改装了无人机航母「巴盖⾥号」,前身是韩国建造的一艘商船,2000年竣工,排水量约4.2万吨。伊朗应保留了船上的主建筑,在旁边斜向加装了一个180米长的甲板,舰首加装了滑跳式甲板,无人机沿着船的斜向甲板起飞和降落。2024年11月,该船下水、海试,比中共的076早了一个月。
2025年2月6日,「巴盖⾥号」正式亮相、服役,甲板上搭载了数架无人机,还有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生产的直升机,即便是商船改建,也算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的无人机航空母舰。该舰宣称配备了中、短程防空系统,还可搭载地对地机关炮和巡航导弹。
伊朗无人机航母遭贬低
外界分析,该舰改装的斜向甲板较窄,起降无人机可能撞击到其它设施,操作有较大风险,但成本低廉。即便如此,这应该也令中共很尴尬。很快有中文媒体的一篇文章对其极力贬低,称中国的工业产能一口气能改出几百艘航母,伊朗航母根本不是正牌航母,只是商船改装的,不值得中国学,民船的建造标准在实战中也根本不堪一击,只要一两枚鱼叉反舰导弹就差不多报销了。
文章还称,伊朗这艘航母对于要打高强度海战的中国来说,是没有任何借鉴价值的。而对于伊朗,这艘航母不说是一无是处吧,至少也可以说是用处不大。
伊朗无人机航母抢先服役,对中共军队的刺激恐怕不小,老底在对比之下被揭穿。中共浪费了大量金钱,不断抄袭美军,但没能造出「可信可靠、随时能用」的武器,大多数军费被贪腐掉了。
中共应该雇人操刀发了这篇文章,最后竟然还说,伊朗的小弟哈马斯、真主党、叙利亚死的死,残的残,变天的变天,只剩一个胡塞武装在苟延残喘,就连伊朗国内,也隐隐有倒向西方的风险。造这么一艘破破烂烂的无人机母舰,是想封锁波斯湾,还是想给胡塞送导弹?伊朗目前最紧急的,是收缩战线,保住基本盘,自己不乱。
这篇文章试图给中共帮腔,情急之下揭了伊朗的老底,但也等于揭了中共军队的老底。076即便能尽快服役、搭载无人机,真实战力与伊朗的无人机航母相比,大概也是半斤八两,但花的钱可能却是伊朗的几倍或几十倍。
伊朗改装了一艘无人机航母,大概试图对付美军,结果却先把中共惹翻了,可谓又一大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