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牵头成立借贷公司卷走11亿,投资者讨款遭镇压(2025.11.10)」陕西韩城市“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爆雷事件持续发酵。本周一(11月10日),数百名投资者再次聚集在韩城市政府门前,要求归还他们的投资资金,总额高达 11亿元人民币。然而,这场和平请愿很快便遭到警察镇压,现场多名投资者被暴力对待,10人被当场抓走,直至当晚7点才被释放。
“政府背书”的骗局:从金融创新到集体陷阱
韩城市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6月,被定位为引导民间资本“阳光化”“规范化”的金融创新平台。它并非普通企业,而是由韩城市政府主导设立、并由时任市长张建中亲任领导小组组长,两名副市长及公安、财政、法院、金融办等十余个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或成员。
在地方媒体和政府文件的共同宣传下,这一机构被塑造成官方金融改革的典范。《韩城日报》曾称其“为民众提供无风险、收益高的理财渠道”,并报道村民将孩子学费、养老钱投入其中的故事。政府还宣称其“无一例不良贷款”。
在这种高规格背书和宣传下,该中心推出的月收益8%的融资方案,吸引了大量市民投资。许多投资人是退休老人、小商贩或农民,他们深信“政府监管、风险可控”,甚至卖房、动用养老钱投入其中。
然而,这场被政府称为“金融创新”的实验最终演变成一场集体灾难。2025年9月下旬,韩城市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突然爆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随后彻底崩盘。据统计,受害者多达2200人,涉及资金约11亿元人民币。
政府既是玩家,又是裁判
事发后,韩城市政府曾宣布“接管”该中心,并承诺“出台解决方案”,但时至今日并无实际行动。在无法兑现承诺后,又恼羞成怒,对投资者进行武力镇压。
在这起事件中,韩城政府扮演的角色,在短时间内由始作俑者,迅速转换成了“秩序的维护者”。虽然类似事件早已屡见不鲜,但如此明目张胆并不多见。当政府既是玩家,又是裁判时,民众便成了唯一牺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