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4日訊】(記者寧海鐘、易如採訪報導)近期中共官方持續放風房地產救市,去庫存成為官方熱詞,李強等多名高官,頻頻表態維穩,指房地產「關係經濟運行和金融穩定大局」。專家認為,這證明房地產風險令中共陷入巨大危機中,但當局沒有真正有效的招數。
房產庫存去化周期至少達100個月 多個高官頻表態維穩
大陸中房網6月13日報導,中國當前市場的庫存規模,從廣義角度計算,截至4月末,庫存總量=全國房屋施工面積(68.75億平方米)+商品房待售面積(7.45億平方米)-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93億平方米),共計73.27億平方米,去化周期達到100個月,其中還不包括已拿地未開工的土地庫存。從狹義庫存計算,去化周期已經超過10個月。
狹義房地產庫存,是指已竣工的待售現房,即前述的商品房待售面積(7.45億平方米)。
中共央行6月12日召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工作推進會」,提到「加快推動存量商品房去庫存」,「嚴格避免新增地方隱性債務」。
會議聲稱房地產業發展「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係經濟運行和金融穩定大局」。而中共總理李強6月7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講過同樣的話。在5月的全國保交房工作會議上,副總理何立峰曾提到房地產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觀察人士認為,官方的措辭,顯示房地產下行,造成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各種風險正在抬升。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6月13日對表示,不同官員的談房地產庫存,說明因為過去的打壓限制過多,很多人對於當局救市仍有懷疑,所以這些官員要表達「現在是動真格的」。他們這樣做,同時也證明現在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困難和風險非常巨大。
「因為中國的家庭財產70%以上都是不動產。地方財政可能超過一半都是依賴於房地產。而金融系統的貸款相當部分也是來自於房地產的企業。房地產市場一直沒有提升上去,對於地方財政的壓力和風險是巨大的,對整個中國金融系統也造成巨大的向下的風險,對國計民生也會有巨大的風險。」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6月13日對表示,在市場上空房或餘屋太多,地產公司沒法進行資金流動,特別是地產公司大部分靠的資金槓桿效應,帳上的庫存銷不掉,會產生營運壓力,時間長了會對銀行體系形成一定程度的壓力,萬一變成呆帳壞帳,對金融業的衝擊更大。
官方稱房地產有「人民性、政治性」 分析:顯中共統治壓力巨大
中共央行6月12日的會議稱,要認識房地產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中共副總理何立峰在5月17日曾首次提出這兩個口號。
黃大衛說,中共關心可能只是其政權的政治安全。官員所說的人民,這個詞是政治概念,是指有選舉權、在中國有政治權益的一部分人,對於普通的民眾,不叫人民,他們叫群眾。
「人民這個詞是中文裡面的政治概念,不是說我們一般叫的people。以一個對比參照來說,就相當於美國Citizen,有選舉權的人,但中國有選舉權的人是少數。」
至於當局強調房地產的政治性,黃大衛說,是因為房地產業造成金融不穩定,對於中共政權是大的衝擊,沒有金融穩定,中共想去改變世界秩序就很難。
黃世聰說,中共的官員只是喊喊口號,他們也意識到經濟不穩定,會對中共統治形成壓力,所以希望能夠解決問題,但解決問題是要靠習近平的政策鬆綁,或者不像以前一樣向左轉。當局抱著共產主義的思維,沒有辦法在短時間解決經濟問題,所以只能說自已很在意經濟,要拿出對策來。
黃世聰說,當局也意識到老百姓對他們已沒有信心,所以在網絡上封了非常多唱衰中國經濟的言論。但最高領導人不改變想法,下面的人只能夠說金融有問題,就趕快防堵一下,同時加強對人民的管控,這沒辦法真正解決問題。
中共釋出「去庫存」招數 「用三千億來救七萬億」 遭諷
5月17日,何立峰主持全國切實做好保交房的視頻會議,喊話打商品住房爛尾風險處置攻堅戰,推進消化存量商品房工作。
在中國房地產持續陷入低迷之下,自今年4月份中共政治局會議定調一系列救市動作,當局5月17日放出三個「大招」,第一是降低購房首付比。首套房的首付比例調整為不低於15%;二套房商貸最低首付比例調整為不低於25%。第二,降低房貸利率。包括下調購房公積金貸款的利率,以及取消商業房貸利率下限。
第三招,商品房庫存較多城市,政府可以合理價格收購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宅。中共央行還為國有企業設立了三千億元人民幣(415億美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
市場對中共5月17日公布的救市政策持懷疑態度。根據彭博社對中國開發商股票指數的分析,中國房地產股票6月6日下跌3.3%,從5月中旬以來,累積跌幅接近21%。
據路透社6月10日報導,3,000億元人民幣的貸款計劃,可能為地方國有企業帶來價值5,000億美元的銀行融資,用於購買已建成但未售出的房屋。但一些民營開發商發現,他們的項目很少能被選中並獲得貸款。
財經專家老蠻6月13日在X平台就央行想用三千億再貸款救活房地產市場的消息表示,就現在的中國房地產市場,截至4月底的存貨是7.45億平米,現在全國的銷售均價大概是9,500元,也就是總價值約七萬億。注意這裡的存貨概念是拿了銷售許可證還沒賣掉的貨,待建的土地都還不算。
「用三千億來救七萬億,我估摸著央行的想法是,我做做樣子,萬一老百姓上當了,真的衝出來花光棺材本繼續買房呢!」
黃大衛說,相信當局後續可能會還有動作,但房地產市場早在20年前就出現三方面問題,第一個無論是房地產開發到轉讓稅負都過高,應降低稅負,第二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太低,應該以貨幣化的方式去解決。第三是管理和政策制定能效太低,沒辦法適應市場的需求。「不是從這三方面去解決的話,其它的方式不會有長久效果。」
黃世聰認為,當局目前只有先去庫存,讓現有的開發公司有一個活水,至少先撐過這段時間,等待房地產景氣回升。但現在再多出刺激政策,民眾是否還能拿錢出來買,令人懷疑。降房價不是好方案,因為當初銀行借款給房地產公司,設定在當時的價格,降價就可能也要求開發公司給更多的擔保品。
「要想在短時間解決庫存問題,就只有政府更大力道去購買房地產,不過難度相當大。現在中央希望地方出錢去買房地產,但是地方資金本身吃緊。」
公安上場維穩 專家:房地產危機已擴散到全社會
王小洪控制的中共公安部黨委6月5日開擴大會議,提到「加強金融風險監測預警,配合做好中小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和化解工作」。
黃大衛說,這反映出房地產危機擴散到整個社會,當局有危機感。之前中國2015年出現金融危機股市股災的時候,當局也利用紀委和公安部進駐證券公司和上市企業進行維穩。
「現在對房地產市場他們可能也是會用同樣的方法。就是以公安介入維持社會穩定,把這些責任人和想去維權的人都控制住。」
黃世聰說,公安部要來處理房地產的問題,說明房地產或中國經濟會引發動盪,當局非常緊張,但現在問題是,他們找不到讓房地產市場穩定的方法。
責任編輯:方曉#
推薦閱讀:
雄安設區7周年 民現場漫遊:如世界末日景點
世界最高的爛尾樓?天津117大廈引關注
百度發現中國50個鬼城 但對地點保密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This aerial photo taken on March 31, 2023 shows deserted villas in a suburb of Shenyang in China's north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s real estate industry grew at lightning speed from the late 90s, and was a major component of the country's turbocharged economic expansion. But with growth slowing and debts swelling, authorities cut off access to easy loans in 2020, pummelling the sector and causing a record-breaking slump last year.
Cattle wander between the concrete shells of half-finished mansions in northeastern China, some of the only occupants of a luxury complex whose crumbling verandas and overgrown arches are stark symbols of a housing market crippled by its own excess. (Photo by Jade GAO / AFP) / TO GO WITH China-economy-housing, PHOTOESSAY
圖為2023年3月31日瀋陽市郊區的爛尾別墅。(Jade Gao/AFP)
Previous Article中共長期系統發動迫害法輪功運動
Next Article 深圳多家銀行超5萬元取款需預約 被質疑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