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6日訊】(記者李言綜合報導)煉油廠和貿易消息人士向路透社獨家透露,由於德黑蘭扣留貨物並要求其最大客戶提高價格,中國與伊朗的石油貿易陷入停滯,中共能夠獲得的廉價原油受限。
伊朗石油約占中國原油進口的10%,並在去年10月創下歷史新高。伊朗石油供應減少可能會擠壓中國煉油廠的利潤。
一位行業高管稱這一突然舉動為「違約」,這也可能是美國去年10月份對委內瑞拉石油制裁豁免後產生的效應。在南美產油國的石油獲許轉運至美國和印度後,發貨量減少,中國得到的石油價格也隨之上漲。
五名處理石油或熟悉交易情況的交易員告訴路透社,上月初,伊朗賣家告訴中國買家,他們將把12月和1月交付的伊朗輕質原油折扣縮小至每桶比布蘭特原油低5至6美元。
交易商表示,這些交易是在11月以每桶10美元左右的折扣達成的。
一位駐華貿易高管表示:「據信這是大規模違約,提價命令顯然來自德黑蘭總部,因為他們也限制了向中間商的供應。」
一家直接從伊朗採購的中國中間商高管表示,該歐佩克生產國「阻止了部分發貨」,導致中國買家和伊朗供應商之間陷入「僵局」。
「目前尚不清楚事情如何收場。」這位高管表示,「讓我們稍等一下,看看煉油廠是否願意接受新價格。」
至少有一個買家已經接受了更高的價格。兩名貿易商表示,一家山東煉油廠上個月末以5.50至6.50美元的離岸交貨折扣購買了一批貨物。
在價格之爭中,伊朗的整體出口和中國從伊朗的進口都出現下降。
「茶壺」受到擠壓
貿易商表示,折扣可能會進一步縮小,因為聽到的最新報價折扣為4.50美元。貿易商表示,去年伊朗輕質原油(中間餾分油,產量較高,中國購買的關鍵原油等級)平均折扣約為13美元。
「由於新價格太高,買家仍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一山東買家表示,「但由於他們的選擇有限,而且伊朗方面態度非常強硬,價格談判的空間很困難,對中國買家不利。」
中國從受制裁的伊朗、委內瑞拉以及最近的俄羅斯等生產國購買石油,節省了數十億美元。這些國家的原油供應量占中國原油進口量近30%。
自2019年底首次購買伊朗石油以來,中國規模較小的獨立煉油廠(俗稱「茶壺」)已取代了國營煉油廠,成為德黑蘭最大客戶。後者因擔心違反美國制裁而停止與伊朗打交道。
貿易消息人士稱,「茶壺」(Teapot)煉廠吸收了伊朗石油出口總量約90%。這些石油通常被冒充為源自馬來西亞或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石油。
伊朗「違約」之際,其整體出口和中國從伊朗的進口都出現下降。
油輪追蹤公司Vortexa Analytics估計,中國上個月每天進口約118萬桶伊朗石油,低於11月的122萬桶/日,比10月創紀錄的153萬桶/日低23%。這占伊朗全球海運原油出口的大部分。
另一家追蹤機構Kpler估計,12月的出口量為123萬桶/日,低於11月的152萬桶/日。Kpler表示,過去一週伊朗及附近海域的浮頂式儲油量增加約200萬桶,達到1,550萬桶。
「伊朗人希望在價格上追趕(俄羅斯)ESPO。但他們沒有完全意識到對伊朗石油的制裁程度與對俄羅斯石油的制裁程度不同。」一家獨立煉油廠的貿易經理表示。
ESPO(東西伯利亞一太平洋輸油管)是俄羅斯正在執行的一個主要新原油管道計劃。該管道將東西伯利亞原油輸送到太平洋沿岸,出口亞洲地區市場。
自2021年以來,華盛頓已制裁了180多名與伊朗石油和石化產業相關的個人和實體,並確定40艘船隻為受制裁實體的被查封財產。
對俄羅斯石油的主要限制是美國及其盟國於2022年12月實施的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旨在懲罰莫斯科入侵烏克蘭。主要買家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價格大多超過每桶60美元,11月達到85.42美元,這是七國集團(G7)工業強國實施上限以來的最高價格。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An Iranian oil tanker is seen floating on the Caspian Sea, as Iranian President Mohammad Khatami attends the opening ceremony 29 April 2004, of the Neka oil terminal on the Caspian Sea, 340 kms northwest of Tehran in Mazandaran province, a swap agreement with several Caspian oil producers launched several months ago. Khatami criticized US backing of the Baku-Tiblisi-Ceyhan (BTC) oil pipeline, a multi-billion dollar project to export crude from the landlocked Caspian Sea to world markets. AFP PHOTO/Henghameh FAHIMI (Photo by HENGHAMEH FAHIMI / AFP) (Photo by HENGHAMEH FAHIMI/AFP via Getty Images)
資料圖:2004年4月29日,伊朗總統穆罕默德·哈塔米(Mohammad Khatami)出席內卡(Neka)石油碼頭的開業典禮,一艘伊朗油輪漂浮在里海(Caspian Sea)海面上。(Hengameh Fahimi/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江西兩家大型國企前高管同天被通報落馬
Next Article 社會調查報告聚焦中國多省市「從教熱」降溫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