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最高法院近日出台司法解释,要求自9月1日起,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保,任何协商放弃社保的协议一律无效。官方宣称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然而在现实中,这一政策更像是中共在社保体系濒临危机之际的一次强制征收。表面上打着「关怀人民」的旗号,实则把财政黑洞转嫁给了普通劳动者。
首先,社保制度的设计本身就充满不合理。缴费基数并不是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资,而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60%作为最低标准。对低收入者来说,这意味着明明拿着三千块工资,却要按大概七千的基数缴费(以深圳市的政策为例)。收入越低,负担越重。这种制度安排无异于变相盘剥,把最脆弱的群体推向深渊。医保制度同样荒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自付有上限」,超过部分由政府兜底,而中共却反其道而行之,实行「报销有上限」。当大病压身,老百姓只能自掏腰包,甚至倾家荡产。所谓的「保障」,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收割。
养老金分配的巨大差距,更揭示了体制的荒诞与不公。那些终身为国家建设流血流汗的农民,如今只能拿到每月百余元,难以餬口。而大量体制内退休干部,却每月领着动辄上万元的养老金。这种「双轨制」的存在,正是中共体制内外等级森严的缩影。农民被要求为「共产主义」奉献一生,最后得到的却是一纸空头承诺和微薄到侮辱性的养老金。所谓的共产主义没有兑现,倒是官员优先的真实逻辑延续至今。
更荒谬的是,所谓「视同缴费」政策,将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欠账转嫁给今天的年轻劳动者。本应由财政承担的责任,被「巧妙」推给了普通职工。结果就是:今天的年轻人缴费,不仅要为自己的未来储备,还要为过去几十年的制度缺陷买单。所谓的「社会保障」,实际成了「代际剥削」。
与此同时,社保基金面临巨大缺口。预测显示,到2040年前后,养老金累计结余可能耗尽。中共的应对措施:强制全民缴纳、延迟退休、延长缴费年限、提高缴费基数。换句话说,就是榨干老百姓最后一滴血汗。更讽刺的是,本应由国企利润划拨的资金始终不到位。茅台、中石油、国有银行等国企的巨额利润流向哪里?用于对外大撒币,用于官僚体系的庞大开销,而不是用来填补社保基金。社保缺口从未真正靠「全民所有制」的资源来弥补,反而完全依赖对普通人持续加码的压榨。
这种制度必然带来严重的社会心理裂痕。年轻人普遍觉得自己是在替别人父母养老,而不是替自己父母养老。养老金制度成了体制内群体的保障,却是体制外群体的枷锁。很多年轻人选择「躺平」,甚至成为「全职子女」,直接依附于父母的高额养老金生活,这是荒诞的社保制度逼迫的奇葩现象。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制度本身缺乏透明和公信力。社保基金账目不公开,收支去向不明,还总是被挪用,政策说改就改,未来是否真的能拿到养老金,没有人敢保证。在这样的体制下,强制社保根本不是保障,而是税收的另一种形式。它披着社会保障的外衣,本质是赤裸裸的制度收割。
回顾历史,中共曾以「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为口号诱导几代人。如今事实证明,养老不仅靠不了政府,反而成了人民被迫为共产党的错误埋单。相对来说,老人躺着享福,青年拚命买单,孩子一出生就准备接盘,这就是所谓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荒唐安排不是偶然,而是没有选票、没有制衡的体制必然的产物。在一个缺乏问责机制的制度下,统治者可以任意转嫁成本,而老百姓只能被动接受。
真正的社会保障,应该建立在公开、公平和公信的基础上。而中共的社保制度,既没有透明的账本,也没有公平的分配,更没有可信的承诺。它不是保障,而是负担;不是公平,而是剥削。强制社保,恰恰暴露了这一体制的本质:人民并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承担无尽的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