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3日訊】廣州城中村長期以來聚集很多勞動密集型行業,特別是服裝業。廣州番禺區的大石和南村萬博商圈有大量與SHEIN等國際電商直接接軌的中小型服裝廠,這裡的工人大多居住在附近的城中村,他們遭遇城中村改造與電商的雙重夾擊,未來生存正面臨考驗。
據自由亞洲電台旗下的WhyNot近日報導,在這些工廠內,工人們通常以「小單快反」的生產模式工作,即根據市場需求快速生產小批量訂單,以應對快時尚的需求。這種靈活、高效的生產方式使得工廠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從設計到生產的全過程,保證產品能迅速上市銷售。
然而,這樣的高強度工作模式要求工人長時間勞動,工作環境又艱苦,還普遍缺乏社會保障,令這些工人處於極其困難的處境。
SHEIN因其勞工待遇等指控而引發爭議。例如,工作時間可能長達12小時,每月僅休息一天,且薪資待遇普遍缺乏社會保障。
據報導,SHEIN等國際電商平台的快速擴張,儘管帶來了大量訂單,但也導致了單價下降,對當地服裝廠的生存和發展構成了壓力。尤其是SHEIN對低價大宗訂單的需求,拉低了服裝產品的單價,使得工廠必須以更低的價格來吸引訂單,這進一步惡化了工廠的盈利空間。
與此同時,SHEIN的競爭者如ZARA、H&M等品牌,則開始將訂單外包給柬埔寨、緬甸、孟加拉等地的工廠,這不僅拉開了價格差距,也讓廣州本地的服裝業面臨了更大的競爭壓力。
此外,廣州城中村的改造也對這些服裝工廠及其工人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城中村的改造計劃,通常包括拆遷、徵地、安置和賠償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隨著改造進程的推進,許多工人面臨著被迫搬遷的困境,部分居民獲得賠償後選擇離開,但也有不少人對改造過程感到不滿,甚至與當地政府發生衝突。更重要的是,城中村的改造不僅僅是對物理空間的重建,還涉及到一個龐大且複雜的社會結構變動,包括低端勞動力市場的重構,這些問題不僅加劇了社會不平等,也引發了對居民居住權和社會保障的討論。
在這樣的背景下,廣州城中村的服裝業工人正面臨著來自內外部的多重挑戰。一方面,來自國際電商平台的訂單需求讓這些工廠繼續運轉,但單價降低、競爭激烈、勞動條件惡劣等問題卻讓工人的生存越發困難;另一方面,城中村的改造進一步壓縮了這些工人的生存空間,造成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焦慮。隨著行業結構的變動,年輕一代對於進入這一行業的興趣減退,這使得整個行業面臨人力資源的短缺問題,且許多在這一行業工作了數十年的老工人也無法應對新型生產格局的挑戰。
廣州城中村的服裝業工人在面對著工業結構調整、國際競爭壓力、勞工待遇問題以及城中村改造等多方面的困境。未來這些工人和工廠的生存狀況將變得更加不確定,且可能進一步加劇社會不平等的問題。
責任編輯:方曉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圖為示意圖。圖為深圳市南山區某城中村民不滿反覆被封,2022年11月3日打算衝卡,遭到警力壓制。(視頻截圖)
Previous Article寧波男子在餐廳內持劍砍人 致數人受傷
Next Article 中國部分銀行美元存款利率由4.3%降到2.1%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