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進出口雙跌、失業率增高、債務危機加劇、經濟環境惡化、外資紛紛撤離等一系列問題,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Johannes Eisele/AFP)
【2024年03月06日訊】路透社週三(3月6日)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1-2月份的出口增長可能放緩,這表明製造商仍在努力爭取海外買家,並需要國內進一步的政策支持。
報導稱,根據34位經濟學家的預測中值,1-2月貿易數據預計顯示,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同比增長1.9%,低於12月份2.3%的增幅。該數據將於週四(7日)公布。
同天,中共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在記者會上表示,據海關初步統計,前兩個月出口增長10%左右,但沒有說明是以人民幣還是美元計算。
報導說,在過去的一年裡,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直在房地產危機中掙扎,經濟增長乏善可陳,消費者暫緩消費,外資企業撤資,製造商苦苦尋找買家,而地方政府則背負了巨大的債務。
3月1日,中共官方數據顯示,2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1月的49.2降至49.1,低於區分增長與萎縮的50榮枯線,PMI連續第五個月萎縮。
根據PMI分項數據,新出口訂單連續11個月萎縮,而工廠就業人數連續一年萎縮,表明企業經營壓力持續存在。
此前,恒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Dan Wang)對路透社表示,新出口訂單大幅萎縮也是PMI下降的一大主因。他說,由於已開發市場經濟放緩以及國內供應鏈的轉移,「海外需求減弱似乎是永久性的,而不是暫時的現象」。
責任編輯: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