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由於地緣政治局勢快速變化,加上對基礎建設前景的根本性分歧,許多歐洲企業已不願參與中共「一帶一路」倡議,彼此的合作數量正快速減少。
夏威夷檀香山丹尼爾‧K‧井上亞太安全研究中心(Daniel K. Inouye 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教授亞歷山大‧L‧吳翁(Alexander L. Vuving)說:「地緣政治(使投資)不再那麼有吸引力,或使你不願意為中國分包工程,我認為新冠疫情之後,中國國內市場已發生了變化,對外國人變得不那麼友好。」
「這對外國投資者、對是否與中國合作產生了影響。」吳翁說。
過去,德國跨國公司為中國在非洲的「一帶一路」項目提供了零部件和專業技術。如今,這些「一帶一路」項目越來越難找到合作夥伴。
德非商業協會(German-African Business Association)是一個擁有500名成員的商會。協會首席執行官坎寧吉塞爾(Christoph Kannengiesser)表示,最近「一帶一路」項目在商會中尋找合作夥伴時「不太成功」。
坎寧吉塞爾說,許多德國企業對「一帶一路」項目的方法和標準「猶豫不決」。
「我們有和中國人合作嗎?」 他說,「在某些方面我們確實這樣做了,但我們合作的項目數量不多。」
中共早期的「一帶一路」項目,在環境保護、創造就業職位和地方債務負擔等問題上引發了爭議。後來德國合作企業要求中共的每個項目都要達到一定程度的環境保護、勞動力性別平衡,並考慮非洲國家的償債能力。
坎寧吉塞爾發現,中國企業最近也不太喜歡跟歐洲企業合作,更傾向於單打獨鬥。他說:「中國不想嘗試與歐洲人合作,他們企圖自己完成這些項目。」
這可能表明,雙方在如何更好地完成基礎建設的問題上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
隨著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中共也縮減了推動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力度。
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系主任白立邦(Naubahar Sharif)表示,中共減少與發達國家合作,部分原因是海外項目整體減少了,希望國企專注於挽救國內經濟。
白立邦還表示,與三四年前相比,歐洲國家現在也不那麼熱心了,因為政治因素逐漸影響了它們的參與度。
現居上海的獨立經濟學專家謝國忠(Andy Xie)說,一些日本和歐洲公司仍在為中國的項目提供技術支持,不過他們往往「保持低調」。
白立邦說,加入中共項目的公司或政府通常不願公開,或避免將其與「一帶一路」聯繫起來。
(本文參考了《南華早報》的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李天琦#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Workers take down a Belt and Road Forum panel outside the venue of the forum in Beijing on April 27, 2019. -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urged dozens of world leaders on April 27 to reject protectionism and invited more countries to participate in his global infrastructure project after seeking to ease concerns surrounding the programme. (Photo by GREG BAKER / AFP)
2019年4月27日,工人在北京「一帶一路」論壇會場外拆下展板。(Greg Baker/AFP)
Previous Article蕭美琴:盼將台灣打造為亞太的領航者
Next Article 已经不「铁」了 河南事业编制大裁员「砸」铁饭碗 中共真没钱了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