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1日訊】(記者鍾元台灣報導)中華民國國史館表示,3月31日公開第5批兩蔣日記數位檔供外界使用,國史館說,《蔣中正日記》1936年抄本中,提及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及後來宋美齡在張學良、宋子文陪同下前往西安營救的史實。
中華民國國史館發布新聞稿表示,兩蔣日記自2023年9月從美國史丹佛大學運回台灣後,國史館即依年代順序進行整理編目及數位化,因部分年度之日記「原本」嚴重破損,為儘早提供應用,改以該年度「抄本」進行整編及數位化作業,並自2024年起按季對外公開。
台灣國史館說,3月31日開放的兩蔣日記第5批資料,範圍為《蔣中正日記》(1934—1937年)原本1卷、抄本4卷,整編完成計1,648件、2,732個數位檔,以及《蔣經國日記》(1945—1946年)原本1卷、抄本6卷,整編完成計950件、1,733個數位檔。
202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台灣國史館說,這次開放的兩蔣日記正好分別記載了戰爭的開始與結束。《蔣中正日記》1936年抄本中,提及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要求蔣中正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立即對日抗戰,及後來宋美齡在張學良、宋子文陪同下前往西安營救,蔣中正於12月22日記述:「賢妻忽於下午四時餘飛到西安營救,相見時悲痛不可名狀。
蔣中正日記抄本民國25年(1936年)12月31日之記事,西安事變—軍法審判張學良。(中華民國國史館提供)
余切囑子文勸妻萬不可來西安,乃不料其竟冒萬險而入此虎穴也……」。並於12月31日記述:「楊(虎城)於革職留任……上午軍法審判張學良聞其衛隊陸續到宋(子文)寓已十有一人如不審判卻其武裝則彼必逃也……」,判決結果「張首謀夥黨,對於上官暴行脅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褫奪公權五年」。
西安事變落幕後,中日危機再臨,《蔣中正日記》1937年原本大事表:「對倭寇以抗倭而不排倭,應戰而不求戰……不可刺激亦不可畏縮,以維持現狀相機進取,如刺激則危險性尚存也」,蔣對日雖以維持現狀為原則,實際上已著手進行各項抗日準備工作。
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蔣中正於8日記述:「倭寇在盧溝橋挑釁,彼將乘我準備未完之時使我屈服乎……」。9日寫道:「早起處理華北戰爭,準備動員不避戰爭……」。並於該年雜錄寫下:「對倭準備:一、滬警士保安隊由特訓班學員替換,祕密整理;二、倭軍在滬駐地附近及各扼要處設商店,販子收容便衣隊與監視敵之行動……」。從日記中可一窺七七事變之後,走向全面抗戰的發展歷程。
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4年(1945年)8月9日至10日之記事,美國對日本投擲原子彈、蘇俄參戰及日本願意無條件投降。(中華民國國史館提供)
1945年8月6日及9日美國分別在日本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亞洲戰事隨之終結。當時蔣經國正在莫斯科參加中蘇談判,《蔣經國日記》1945年抄本8月9日寫道:「……美方在日本投擲原子彈,今蘇方又正式參戰,一般推測認為日本即將投降矣……」,8月10日記事:「……日本今日表示願意無條件投降」。
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4年(1945年)9月2日之記事,中日戰爭終戰—日本於今日簽投降書。(中華民國國史館提供)
蔣經國日記抄本民國34年(1945年)9月3日之記事,中日戰爭終戰—抗戰勝利紀念日。(中華民國國史館提供)
9月2日,日本在東京灣正式簽署降書,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與中日戰爭的軍事衝突正式結束。蔣經國首先想到的是他不幸死於戰爭中的母親毛福梅:「追念我母罹難血債尚未清算,此心慘痛,將永銘心版,畢生不忘。」。
1946年12月,蔣經國與弟弟蔣緯國夫婦返鄉安葬母親毛福梅,在日記中提及:「關於先母安葬之事,當以力求簡約為宜,但鄉人對此多不諒解,甚至謂我不孝……葬禮決從鄉俗。」葬禮結束後,蔣經國寫下:「顧家園之殘破,念國步之艱難,於先母喪事之既畢;痛定思痛,悲憤滿懷。撫今追昔,但覺前途茫茫,不知歸程何處矣。」
責任編輯:葉紫微#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蔣中正日記》抄本民國25年(1936年)12月22日之記事,西安事變—宋美齡飛到西安營救。(中華民國國史館提供)
Previous Article小米SU7撞護欄起火 車上3名女大學生被燒死
Next Article 加國前外交官籲:認清中共本質 不受其脅迫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