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4日訊】(專題部記者易凡綜合報導)一年多以來,中共軍工企業東風汽車集團有大批官員落馬。作為資深的大型國有企業,東風汽車如今銷量下滑,虧損嚴重,同時企業轉型遲緩並面臨危機。
今年2月以來,東風汽車集團至少已有5名官員落馬。
中共紀委國家監察委2月20日公告稱,東風集團下屬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司務委員李普明已主動投案。
2日2日,該集團另有4名高管因涉職務犯罪問題被移送司法機關,分別是:東風設計研究院原執行總經理康立華、東風特種商用車公司財會部原部長劉齊恆、東風汽車貿易公司原黨委書記汪家偉、東風日產汽車銷售公司售後事業開發科原科長楊鈞。
去年12月22日,已經離任六年的東風公司原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童東城,也被宣布接受調查。
中共中央第二巡視組於去年10月巡視東風汽車集團。該巡視組負責人當時聲稱,要嚴查國企腐敗問題。
據東風集團通報,2023年上半年,有6人移送檢察機關,12名公職人員被採取留置措施,87人受到處分。
在這波整肅過程中,職務最高的是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他於去年3月被免職。儘管當局稱其按照「年齡有關規定」免職,但是竺延風當時62歲。在他這個高位上,62歲被免職就是提前下台了。
東風汽車集團是中央直管的特大型汽車企業。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的央企名錄,東風汽車集團目前列第29位。因此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在行政編制中被視為「副部級」。
東風汽車巨虧 評級負面
據東風汽車集團官網介紹,該集團始建於1969年的第二汽車製造廠,總部在湖北省武漢市。現有資產總額4993億元(695億美元),員工12.7萬人。
東風汽車當初的建立就是為了軍工。它在1970年代生產的第一代越野車,曾在中越戰爭中受到中共的嘉獎。目前東風汽車仍是中共重要的軍用特種車輛生產廠商,其代表車型包括「猛士」系列中型防務車輛,其戰場定位類似於美軍使用的悍馬。此外,東風汽車也大量生產民用車輛。
然而經過三年的疫情以及中共的極端防疫後,中國經濟大幅下滑,民眾可支配收入和對未來的預期都受到衝擊,中國的汽車市場迅速萎靡。
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產銷快報顯示,2023年累計銷量為208萬輛,同比下降約15.27%。母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累計汽車銷量為242萬輛,同比下滑17%。
此銷量下滑還是建立在售價暴跌的基礎上。汽車價格戰去年席捲中國,雖然是從電動車開始的,但燃油車市場同樣慘烈。
去年3月,湖北省政府宣布對當地生產的部分燃油車型提供補貼,東風集團旗下包括東風雪鐵龍、東風日產、東風風神、東風標緻等七個汽車品牌的56款車型推出「限時促銷」政策,政府疊加企業綜合補貼最高可達9萬元(約12,500美元),部分售價等同「腰斬」。
東風集團帶頭降價成為合資燃油車價格戰的導火線,近40家車企在較短時間內陸續跟進。一些原本猶豫的公司也一個個被裹挾進來。
財報顯示,去年前三季度,東風汽車由盈轉虧,淨虧損1.06億元(1474萬美元),同比下滑699.87%,創近五年新低。
去年12月,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36家中國非金融和國有基礎設施企業及其子公司的信用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東風集團為其中之一。
轉型遲緩 前景難料
目前,汽車行業正處於智能電動化轉型期,但是在中國的各種新能源銷量榜單中,幾乎看不到東風汽車的身影。
去年8月,東風汽車官宣,要對自主乘用車新能源事業進行重大管理體制調整。
東風汽車集團新董事長、黨委書記楊青上任僅半個月後,迅速交出了新能源汽車方案。11月10日,楊青聲稱,「十四五」(2023至2025年)後三年,東風將推出21款自主新能源乘用車車型和17款新能源商用車基礎車型,到2025年自主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00萬輛以上。
中共政府從2009年就開始為新能源汽車提供行業補貼,至2022年底官方稱新能源補貼政策已經結束。而東風汽車才剛剛開始轉型,顯然比其它車企慢了好幾拍。
東風作為擁有半個世紀資歷的大型國有企業,固然擁有眾多優勢,但是能否轉型成功並不樂觀。
中國電動車「理想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想此前表示,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格局會更像智能手機,前五名才有資格更好地活下去。
李想還稱,時間窗口只有2024年和2025年兩年。
三大汽車央企合併被暫停
2022年9月,中共國務院國資委明確表示,鼓勵更多企業和地區形成「一業一企、一企一業」新格局。主動挖掘央企與央企之間、央企與地方企業之間的整合。外界解讀,所謂的「一業一企、一企一業」,就是每個行業都要由一家央企來壟斷,每家央企專注於一個行業。
在國資委提出這一說法之前,這一做法早就開始實施了。如中國遠洋和中國海運合併為「中遠海運」、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合併為「中國中化」、寶鋼和武鋼合併為「寶武集團」、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合併為「中國中車」等。但是在汽車領域,遲遲沒有合併。
目前央企裡面就有三家汽車企業: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東風汽車集團、長安汽車集團。長安汽車集團雖然屬於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但最終控制人是國務院國資委,所以也被視為央企。如果再加上地方國資委控制的汽車企業,那就更多了。
東風、一汽、長安,三大汽車央企合併的傳聞由來已久。早在2015年,東風、一汽首先進行過高層互換。後來又加上長安,三大高層頻頻互換,穿插任職,引發外界無限遐想。2017年12月,長安、東風、一汽三家車企還在武漢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確定在幾大領域合作。
去年10月份之前,三家車企合併的傳聞再次喧囂塵上,但是至今並未合併。
中國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維科網去年11月發文說,汽車集團的混改在銷量瓶頸中「被按下了暫停鍵」。文章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三大汽車央企確實有被考慮過合併重組,但三家車企因為有著各自的難題需要解決,合併重組的時機尚未成熟。
責任編輯:連書華#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his photo taken on March 23, 2020 shows employees wearing face masks working on an assembly line at an auto plant of Dongfeng Honda in Wuhan in China's central Hubei province. - People in central China, where the COVID-19 coronavirus was first detected, are now allowed to go back to work and public transport has restarted, as some normality slowly returns after a two-month lockdown. (Photo by STR / AFP) / China OUT
中共軍工企業東風汽車集團近年來大批官員落馬。圖為2020年3月23日武漢市,東風汽車合資的汽車廠裝配線上,員工在工作。(STR/AFP)
Previous Article新數據表明房地產危機越發嚴重 中共無策
Next Article 俄烏戰兩周年 歐盟祭第13輪制裁 4中企入列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