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訊】(記者宋唐、易如采訪報導)目前中共的戰狼外交和熊貓外交都已失敗,對西方的外交已窮途末路,中共當局依舊自吹自擂。專家表示,中共外交陷入的黔驢技窮境地:對外強硬也強硬不了,要拉攏國家也沒辦法拉攏,就變成動輒得咎,然後讓自己陷入外交孤立的局面。
新華社列出的所謂十大「成就」,包括「中國(中共)特色」「頑強鬥爭」等等,這些「成就」是過去幾年來中共外交實踐的縮影,是導致與西方乃至周邊國家關係惡化、中國經濟下行的根本原因。12月27至28日,中共召開中央外事工作會議,29日,中共黨魁接見中共外交官,要求他們成為「敢鬥善鬥」的「外交鐵軍」。
之前在經濟主導的時代,中共的對外關係以美國為中心,搞好外交關係其實就是搞好與美國的關係。隨著美中貿易戰、三年疫情、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等事件發生,中共的立場與西方越來越對立。
「主要是中共想逐漸改變國際秩序,被西方國家發現、意識到了」,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榮譽教授丁樹范告訴,「另外中共鼓勵要勇於鬥爭,像盧沙野這樣的駐外大使講話就變得毫不忌諱,用非常對抗的方式表達,使得中國(中共)跟西方國家的關係變得非常的糟糕。」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兼所長沈明室(沈明室提供)
對於本次的中共外交會議,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兼所長沈明室對分析說,中共中央外交工作會議好像宣示性的意義比較多,並沒有指出現在存在什麼樣的問題,未來要如何解決等。
「前一陣子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到一點如何處理未來中國經濟。但這次外交工作會議,好像都蠻抽象,都是凸顯中共外交思想、中國特色的外交思想等等。」
沈明室說,但是中共黨魁的外交思想到底是什麼,其實沒有提到,當然也提到什麼中國(中共)特色、中國(中共)氣派;又提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其實就是拉攏南方國家來突破中國的外交困局。
沈明室表示,中共比較強調與南方國家的合作發展,尤其把安全跟發展結合在一起,它 2021年提出了所謂三大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其實是把經濟外交、安全外交跟文化的統戰統統結合在一起,但實際上目前內部經濟狀況,有可能影響到「一帶一路」或全球三大倡議的執行。
「裡面也提到的大國關係,其實就是跟美國的關係,對美關係是它目前最重要的,它要強調和平共處。」
戰狼、熊貓皆失敗
中共的熊貓外交始於因1972年尼克松訪華,當時中共急需美國的支持,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熊貓外交因中共加入世貿組織而被世人認知;中共外交上強硬起來是在2008-2009年西方金融危機後, 2012-2013年習上台後加快了步伐,Covid-19疫情爆發後,中共 「戰狼外交」達到了最高潮。
但清零結束後,中國經濟沒有像預期那樣恢復過來,如果無法獲得外國的投資和技術,中國經濟將很難獨立生存,於是當局改變了外交劇本,對西方的態度開始變軟。
目前戰狼外交已經失敗,曾聲稱「美軍將COVID-19病毒帶到武漢」的中共頭號戰狼外交官趙立堅被打進冷衙門;法國大使盧沙野拋出中東歐國家地位未定論,導致中共不得不和其保持距離;韓國大使邢海明戰狼外交觸怒韓國,韓國政界呼籲將邢海明列為「不受歡迎人物」;最近一段時間,也沒有聽見中共外交官有太出格的言論。
中共「戰狼」外交官在國際上接連出醜,導致北京與多國交惡。(合成圖)
象徵著友好形象的熊貓外交也失敗了,大熊貓陸續離開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動物園,西方政要公開要求續簽熊貓條約的也寥寥無幾,這是中共與歐美國家之間關係冷淡的一個跡象。
沈明室表示,中共對戰狼外交原來非常充滿自信,覺得已經超越美國了,別的國家要聽它的,但因疫情讓它經濟衰退,也發現了自己的軍事能力或國力之弱遠超乎想像,不是想像那麼強。
「現在戰狼外交不靈了,因為大家認清楚它的真面目,知道它的真正企圖,目前可以看出來它陷入外交困局,很多的政策都沒有得到很多國家的支持。」
「熊貓外交是一種統戰方式,但實質上很多國家養熊貓花費不低,尤其是如果生了小熊貓還得還給中國,他們覺得是虧本生意。」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榮譽教授丁樹范(丁樹范提供)
丁樹范認為,最主要就是美中關係一直惡化,當整個社會的氣氛變得對中國(中共)的友善態度下降的時候,越來越多美國人認為中國(中共)是敵人、不是朋友的時候,當然熊貓也沒什麼用。因為熊貓再怎麼樣可愛,也比不上對中國(中共)好感度下降的現實感覺,這個熊貓外交沒辦去彌補。
如今中共對西方的外交已窮途末路,無論用何種方式,都難以阻止惡化。沈明室表示,所謂的黔驢技窮的意思是說,你要對外強硬也強硬不了,你要拉攏國家你也沒辦法拉攏,就變成動輒得咎,然後讓自己陷入外交孤立的局面。
「第一個原因就是過去中共的強勢擴張,對周邊的領土主權問題採取強硬的態度,讓一些國家覺得未來有可能會跟中共發生衝突,所以它尋求區域外大國的協助。」
「第二個就是原來它想要拉攏的國家,譬如說用『一帶一路』援助很多國家的基礎建設,但是因為中共本身的經濟衰退,實際上被援助的國家並沒有從中得到實質好處,沒有增加工作機會,高額利息沒辦法支付,主要鐵路公路港口最後還要交給中共經營,就變成債務陷阱,反而讓國家更窮。」
「再來就是跟美國之間的關係,它認為已經可以跟美國相抗衡了,所以在很多議題方面,對美國採取對撞或強硬的態度,還加上COVID19隱瞞疫情,都讓很多國家不再相信中共。」
未來中共外交路線會變化嗎?
對於未來中共的外交路線的走向,沈明室分析說,雖然中共新外長還沒上任,但黨魁把外交抓自己手上,他大概幾個主要目標:和緩美國的關係,然後強化跟俄羅斯的戰略合作,然後拉攏全球南方國家,然後對周邊國家有領土主權爭議的國家,它是採取這種軟硬兩手策略。
「譬如說對於菲律賓,它一方面展現實力或批評,強化在有爭議海域的合法主權地位;另一方面就企圖分化周邊這些國家,就是過去很典型的一手拉攏一手打壓、又拉又打的策略。」
另外,在烏克蘭戰爭或以哈衝突等問題上,它要扮演仲裁者的角色。沈明室說,除了朝鮮、伊朗、俄羅斯或一些中東國家,中共也在尋求不同區域的滲透。
「像阿富汗它也扮演要替補美國的角色,它的大使並沒有撤離,塔利班政權也派遣大使到中國,(共產)中國變成全世界第一個接受、認同阿富汗政權大使的國家,表示說它其實想要建構出有別於西方國家的外交模式,西方國家認為是敵國、是恐怖分子,但是我就跟你建立邦交。」
他說,「現在中共拉攏國家,基本上是有共同利益、或有反美的共同立場的,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避免跟你衝突,稍微跟你和緩,但它更多的是強化拉攏那些反美或跟美國有矛盾的國家,來建構一個能夠抗衡美國的國際勢力。」
「外界說中共曾經援助了哈馬斯武器,甚至連地道都是中共派工兵去幫它修築的,只要能夠打擊美國、給美國製造麻煩、降低美國國力,或製造它更多外交的困擾來凸顯中共,中共都會做的。」
2023年10月15日,北京街頭的「一帶一路」廣告牌上現出旁邊監視器的倒影。(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丁樹范表示,中共大概應該了解與西方關係的惡化,只是它已經把調子拉開了,所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調勇於鬥爭,很難做出大的調整跟妥協,很多方面可能還是會持續下去。
「習看起來是做了某些妥協,可基本上非常微幅,而且很不確定,將來是不是能夠落實這都是問題,不管是對美國或者對歐盟,它基本上是表面上的應付。」
他說,「就像舊金山峰會說所謂沒有2027、2035的攻台的時間表,同時也願意跟美國恢復國防部長級高層軍事對話等,可是實際上,往往面臨某些狀況、美國想跟中共軍方通訊的時候,中共那邊通通沒有任何回應。」
丁樹范表示,第三世界國家基本上都是二次大戰以後獨立出來的,對於所謂的反帝反殖民的歷史記憶可能還在,中國(中共)某種程度利用這種歷史記憶。
「可是這些第三世界國家某種程度也是中國(中共)的包袱,它們基本上都是有求於中國的,看起來很多第三世界國家基本上附和中國(中共)的說法,可是實際上這些第三世界國家講難聽點,其實也是中國(中共)的負擔。」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In this handout photo provid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on February 22, 2023, a US Air Force pilot looks down at the suspected Chinese surveillance balloon as it hovers over the Central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on February 3, 2023. - Recovery efforts began shortly after the balloon was downed. (Photo by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 AFP) / RESTRICTED TO EDITORIAL USE - MANDATORY CREDIT "AFP PHOTO /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 HANDOUT " - NO MARKETING - NO ADVERTISING CAMPAIGNS - DISTRIBUTED AS A SERVICE TO CLIENTS
一顆中共間諜氣球令美中關係跌入谷底。圖:2023年2月22日,五角大樓發布了一張當月早些時候拍攝的照片,顯示一架美國空軍U-2偵察機在中共間諜氣球上方盤旋。(US Department of Defense/AFP)
Previous Article財新《終有一別》被刪 胡舒立微博清空
Next Article 海內外民眾由衷恭祝李洪志大師新年快樂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