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书记习近平一直试图把中国描绘成在全球贸易战中寻求稳定合作的一方,但围绕巴拿马运河港口的一场争执,直接打脸习当局所谓亲商政策。
北京试图影响一家香港私营企业在拉丁美洲的业务,此举可能削弱习近平吸引和挽留外资的努力。2024年,中国外商投资已降至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此外,干预这笔交易也可能进一步做实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的指控。川普声称,香港富豪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长和)受中共的控制。如果这种关系被证实,将对这家全球运营的香港民营企业造成严重影响。
中共刚安抚完高管 即宣布调查长和
上周,中共党魁习在北京与全球高管会面时,再次承诺营造「可预测」的商业环境。然而,仅几小时后,中共市场监管机构便宣布,对长和出售全球 43个港口(包括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的交易展开反垄断审查,这成为北京动用政策工具干预市场的最新例证。
上周末,负责香港事务的中方官员更在社交媒体上转发「讨伐」李嘉诚和长和的官方文章,称其「与美国霸权合谋」。
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研究员、前瑞银首席经济学家乔治‧马格努斯 (George Magnus)指出,中共官方的行为跟其宣扬的对私营企业的友好态度背道而驰。
他告诉彭博社,北京打压李嘉诚「实际上是在告诉世界,在中国共产党眼中,私营和公共之间没有真正的区别」。
在周一(3月31日)香港股市恢复交易后,长和股价跌幅创一周多以来最大。
巴拿马港口交易仍在继续 协议签署推迟
彭博社报导说,知情人士表示,长和与美国财团的巴拿马港口交易工作仍在推进,但双方无法在原定的4月2日之前签署最终协议。
外界认为,在交易正式签署之前,北京直接阻止交易的能力十分有限。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共在通过非正式渠道加大压力,要李嘉诚放弃这笔交易。
经过多年的去杠杆,长和八成以上的收入来自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
但是李嘉诚的另一家房地产公司长江实业,其长期租赁投资物业组合的五分之一位于大陆。
研究公司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中国研究副总监克里斯托弗‧贝多(Christopher Beddor)告诉彭博社,对于李嘉诚来说,两种选择都会有损失。如果交易顺利进行,因中共不满,李嘉诚在中国大陆的关联公司可能会面临巨额罚款。但如果交易失败,李嘉诚的公司可能会被国际社会视为是中共政府在海外的利益代表,进而影响其国际形象与业务发展,甚至可能面临外国政府的审查或制裁。
彭博社此前报导,跟未来可能失去与中共大陆企业的业务相比,出售海外港口回笼的190亿美元现金收益对李嘉诚集团来说,更是一大利好。
港口争端的时机对北京不利
港口争端正发生在一个关键时刻,北京正在准备应对美国的第二波贸易战。本周,川普政府可能会公布新的对等关税。
白宫经济顾问透露,关税重点将放在10至15个贸易逆差最严重的国家。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这15国家及地区为中国大陆、欧盟、墨西哥、越南、台湾、日本、韩国、加拿大、印度、泰国、瑞士、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与南非。
彭博社分析说,习近平的选择不多。如果阻止巴拿马港口交易,北京可能会遭到美国政府更多报复,而放手这笔交易,一旦中美官员最终开始谈判,会失去一个潜在的谈判筹码。
美国国会众议院特设对中共委员会已公开关注习近平对李嘉诚公司的调查,并称这是中共「显而易见的强制性治国方略、经济惩罚和战略控制」。
「中共的全球港口战略不是关于物流,而是关于筹码。」该委员会在社交媒体X上写道。
此外,北京还面临一个新的困境。习近平正在试图利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来激发商业投资,并刚刚对被打击的科技界首席执行官们发出了放松监管的信号。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曾锐生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其他香港大亨也在密切关注北京是否会干预巴拿马港口交易。若李嘉诚因此受到过重惩罚,富豪们可能会考虑将更多业务迁出香港。
他认为,北京打压李嘉诚将「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