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6日訊】(記者李皓月編譯報導)中國小型銀行正在經歷儲蓄與貸款(S&L)危機。截至6月24日的一週時間內,有40家中國銀行被更大的銀行吞併後消失。即時是80年代中期在美國發生的儲貸危機最嚴重的時候,銀行倒閉的速度也沒有如此之快。
自2019年以來,中國已有多家中型銀行宣布倒閉以及信用破產,實力雄厚的投資管理公司和國有金融企業也紛紛倒閉。雖然中共監管機構多年來一直在進行各種改革和整合,但就和中共重磅出台各種措施試圖挽救奄奄一息的經濟支柱——房地產市場一樣,對於金融業,中共當局依然是回天乏術。
中國村鎮銀行的問題最複雜 甚至威脅到中共的極權統治
問題最複雜的還是中國的小型村鎮銀行。在最近消失的40家機構中,有36家位於遼寧省,被一家名為遼寧農村商業銀行的新貸款機構吸收。
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約有3,800家這樣的機構遍布中國農村。它們擁有550億元人民幣(約合750億美元)的資產,占整個銀行系統的13%,而且長期以來管理不善,積累了大量不良貸款。許多銀行鋌而走險,向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提供大量貸款。
近年來,一些銀行被披露其帳面上有40%的不良貸款,而這個數字也僅僅是保守估計,實際情況可能更加糟糕。
收拾這個爛攤子是一項極其棘手的任務。許多銀行都是為了服務小企業,尤其是中國最貧困地區的小企業而成立的。那些被有毒債務困住的銀行很難為企業提供新貸款,這可能會損害脆弱的企業和地方經濟增長。
與此同時,中共當局在6月推出了倒查30年的稅款補繳公告。分析人士認為,由於財政困難,中共當局企圖大幅增加罰沒收入,而同樣陷入財政困境的地方政府也在趁此機會大撈一筆,這猶如攔路搶劫,導致大量中小型民企不得不宣告破產倒閉。
而表現最差的小銀行已經威脅到了中共極權中心最關心的社會穩定。
大規模的欺詐行為導致幾家銀行凍結提款,一個省會城市的受害儲戶因此走上街頭維權。
2022年,河南省四家村鎮銀行捲入一起42億美元詐騙案,約60萬人損失存款,引發一些分析師對農村銀行穩定性的擔憂。
河南村鎮銀行儲戶們為追回自己畢生的積蓄走上街頭維權,被河南當局以反恐名義鎮壓,很多儲戶被抓、被打、遭到非法拘禁,並長期被當局嚴密監控。
總部位於華盛頓DC的人權組織「自由之家」的「中國異議監測」項目報告表示,2023年第四季度的經濟抗議活動同比增加127%,達到805起。
而國家級別的干預也存在風險,有關銀行陷入困境、重組或合併的傳言可能導致銀行擠兌。
中共的極權本質決定其無法解決金融市場危機
據《經濟學人》的報導,解決中國金融業危機的方法之一是穩定但微薄的資本重組。地方政府正在發行專項債券(special-purpose-bond),用於包括救助銀行在內的多種用途。儘管去年只有2180億元的收益流向了地方銀行,相當於其風險加權資產的1%,但一些問題嚴重的省份已經發放了更多。例如,從2020年12月到今年5月,中國東北部的遼寧省向其銀行注入了17%的專項債券收益。
自4月份以來,中共央行已發出十多次警告,稱債券泡沫可能破裂,從而導致金融市場不穩定,並破壞中國經濟不平衡的復甦。而中小型銀行特別容易受到利率風險的影響,一旦開始加息,這些銀行將巨虧,面臨倒閉風險。
評級機構標普全球(S&P Global)估計,完成這一項目需要十年時間。《經濟學人》報導,支持者認為,大型銀行數量減少,監管機構將更容易監管;批評者則認為,這只不過是在耍花招。他們說,把幾十家不良銀行合併起來,只會產生更大、更不良的銀行。
《經濟學人》分析,監管機構之所以加倍推動合併,是因為他們缺乏允許銀行倒閉和退出市場的機制。在證券和貸款危機期間,美國立法者通過了《金融機構改革、恢復和執行法案》。這為小貸公司的資產出售提供了途徑,有助於有序地解決危機。
今年6月,在北京召開的一次立法會議上提出了名為「金融穩定法」的立法草案,但該草案再次被推遲。《經濟學人》指出,這種無能已成為中共決策中的普遍現象。
責任編輯:任子君#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6月27日,四百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河南村鎮銀行案受害儲戶,聚集在鄭州市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南監管局(銀保監)門前維權抗議,遭到中共河南當局的暴力鎮壓。(視頻截圖)
Previous Article中國廣汽集團上半年汽車銷量跌破百萬輛
Next Article 中歐貿易爭端加劇 中共要推進調查歐盟白蘭地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