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1日訊】(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中共當局對抗美國引發的關稅大戰,讓無數對美貿易的中國出口商停工停產,一旦曠日持久,中國將可能出現千萬規模的失業大潮。
大陸出口企業停工潮
美國對中國的高達145%的關稅,美中貿易陷入停頓,沿海發達省份受影響更大。
綜合媒體報導,東莞、佛山等珠三角一些工廠的美國產品線一夜之間被迫暫停,從原材料、生產到包裝都停了下來; 全球規模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浙江紹興柯橋的中國輕紡城,多位老闆表示現在生產已經放緩、客戶不敢下單、已暫停發貨。
CNN報導,號稱為「聖誕城」的浙江義烏,美國近90%的聖誕裝飾用品都來自這裡,現在一些美國長期客戶已經取消了訂單。
深圳某工廠李先生對表示,他們廠的主要客戶是英國和日本,影響不大。主要是現在經濟不行,加班少了,但做美國出口的肯定影響很大。
他說,深圳鹽田港碼頭這段時間堆了很多貨櫃,裡面裝有貨的,要出口到美國。但現在美國那邊貨主說先暫停,都堆在碼頭那裡了。
2025年4月11日,烏雲籠罩下的深圳鹽田港。(Cheng Xin/Getty Images)
「東莞做出口的特別多,我們的貨以前很多都是拉到東莞去,它的成品基本上都是出口,現在出貨少很多了,倉庫都堆滿好多成品。」
深圳體制內人士郭成(化名)對表示,外貿企業現在不好弄。前不久遇到一些開工廠的老闆、還有一個揭陽的,揭陽是全世界拖鞋、涼鞋製造中心,現在出口不了,大家都急了。
「很多外運的貨櫃都擠在鹽田港那裡了,出口的船停在那裡走不了,自己造假來回轉。」
郭成表示,現在那些外貿企業,有部分是停工,還不死心在等,等中美貿易戰會有結果,或等一些企業倒掉了,其它就好做了。所以就熬,熬到什麼時候也不知道,都在等。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對表示,對美出口的往往都是附加值跟利潤相對比較高的行業,涵蓋大量的上下游,且以中小民營企業為主,沒辦法轉成內銷。這種打擊比較致命,會導致沿海的發達省份整個產業鏈的斷裂。
「輸出型經濟體遇到買方斷崖式的下跌,可能會比1997年東亞的金融風暴還要嚴重。」他說。
恐引發千萬規模失業潮
出口對就業影響巨大,大陸銀河證券估計,2023年在製造業和相關服務業中,出口支撐約1.2億個就業崗位,差不多占總勞動力的五分之一。
高盛預計,中國約有1000萬至2000萬名工人與對美出口相關。花旗集團估計,對美出口可能帶來約900萬個城鎮就業崗位。
在2018年美中貿易戰中,中金公司(CICC)估計,中國工業部門2018年損失500萬個工作崗位,其中180萬至190萬個崗位是貿易戰造成的。
2018年底,財新網微博說該年4月到9月間,中國有202萬條招聘廣告消失了。
本輪美國對華的145%關稅,基本上關閉了美中貿易的大門,這輪失業風暴會來得更猛,很可能是千萬級別。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在美中最新一輪關稅升級後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44%的消費者擔心自己或家人可能失業。
華爾街投行高盛集團估計,多達2,000萬人(約占勞動力的3%)可能受到美國訂單消失的影響。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un Huang)(黃大衛授權)
黃大衛表示,實際上的失業人士比高盛預計2000萬人還要高,他認為最終會導致3000萬到3500萬人失業。
他解釋說,對美出口大概占中國出口三分之一左右,如此高的產能過剩,可能會傳導到其它行業, 特別是珠三角、長三角的紡織品、服裝業、電子裝配、出口包裝等產業上下游,及出口物流跟中介、船運,很多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會倒閉,會導致一批的失業潮。
李先生表示,現在找工作本來就困難,一些工廠基本上都沒看見過怎麼招工,反正政府也不管。
「失業肯定避免不了的,最遲一個月之後,影響基本上就會很明顯了。」
郭成表示,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失業了。前幾天一個在大學當院長的朋友說,他們學院畢業生就業率沒超過30%,現在工作都找不到。
「現在深圳市往下一級級壓人裁員,減掉10%到20%,街道現在也要減人,減掉四分之三,挺嚇人,房管所、司法隊這些基層官員也要消減。」
中共無惠民措施 民怨沸騰
在出口受阻的情況下,提振內需被認為是必要措施。
目前中國國內消費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跌至202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摩根士丹利調查顯示,僅有23%的中國受訪者預計下季度支出會增加,比三個月前下降了8個百分點。
郭成表示,整體經濟很差,大家沒生意。「像我住的地方,一條街全部是飲食,有一半轉讓了,能撐下來的都是比較低端的,比如潮州打拉拉、東北阿盆菜,會所已經倒了一大批了。」
他說,很多廠肯定不停地倒閉,惡性循環越來越嚴重。政府都裁員了,正常的工資和福利都減了,福利也越來越少了, 現在還要減。
人們越來越期望中共會推出更大刺激措施,以促進內需。
儘管大陸經濟學者呼籲要真金白銀去幫助老百姓提高福利,官員們也暗示今年將重點刺激消費,迄今為止出台的措施仍然有限。
圖為2023年1月13日,雲南省西部瑞麗市一名背著回收材料的老人。(Noel Celis/AFP)
中共在今年年初的兩會報告稱,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被網友吐槽:「還不如不漲」、「打發叫化子呢」。
今年3月份,中共國務院的所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大部分還是鼓勵(尤其是退休人士與學生)花錢,而不願意給老百姓發現金,「育兒補貼制度」仍處於「研究」階段。
在中共官媒新華社4月7日評論員文章中,給出的應對措施依然是降准、降息鼓勵消費的貨幣政策,傾向於維護體制穩定的財政政策及支持企業,沒有一句話提到補貼老百姓。
黃大衛表示,北京覺得儘量讓老百姓處於半飢半飽的狀況,才好管理。發放現金或福利,一旦形成預期的話,會讓民眾不斷增強自己是納稅人的角色跟國家主人的意識;北京也擔心一旦開始全民補貼,將打破了目前的階級特權。
李先生表示,中美關稅戰,中共為了面子是不會讓步的,它可以不理老百姓,大饑荒老百姓吃觀音土它都不理你。
郭成表示,現在沒有希望,大家都在熬。三年疫情也影響很大,很多人認知已經開竅了,在網上發牢騷,這種情況越來越多。
「整個社會怨氣會越來越多,進入歷史垃圾時間對老百姓來說,的確是一個非常可悲的時代。」黃大衛說。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YIWU , CHINA - SEPTEMBER 19: A Chinese trader waits for customers at her stall selling wholesale remote controls at the Yiwu International Trade City on September 19, 2015 in Yiwu, China. Considered the largest small commodity market in the world, the 46 million square foot facility houses more than 60 thousand vendors and 100,000 suppliers selling 400,000 products. Two-thirds of the goods are for export from factories across China to over 200 countries, mainly Russia, the Middle East,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A slowdown among China's manufacturers has triggered global concern of a drop in economic growth in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Photo by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浙江義烏地處黃金地段的國際商貿城生意冷清。圖為商城內的一家商店。(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經濟專家:香港出口明顯下跌 GDP恐難保2%
Next Article 三退聲明精選(2025/04/20)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