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訊】(記者夏松報導)中國經濟低迷不振,多項刺激政策都收效甚微,於是當局嚴厲要求只准「唱響經濟光明論」。中國證券業協會年底通知,要求證券公司嚴管首席經濟學家。多地證監局近日也提出監管要求,致使近2萬名經濟學家和分析師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中共加強言論控制 首席經濟學家發言需經批准審核
《中國證券報》記者12月20日獲悉,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在業內發布通知,要求證券公司進一步強化對首席經濟學家的管理。首席經濟學家應把握所謂「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在引導市場預期、增強投資者信心方面發揮作用。
通知要求,首席經濟學家必須事前報備,經過批准和審核,才可參加各類會議、活動,以及對外發表研究觀點、評論意見。如果有首席經濟學家多次因個人所謂「不當言行」引發聲譽風險事件,或產生嚴重不良影響的,證券公司應從重處理,可直至解聘。
財聯社12月19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多地證監局近日陸續對券商等提出監管要求,旨在加強對公開言論的管理,尤其是首席經濟學家、券商分析師、基金經理等從業人員對外發聲的管理工作,嚴格要求他們「不得發布與中央政策相違背的言論」「不可存僥幸心理試探監管紅線」。
經濟學家噤若寒蟬
近期撞上紅線的,至少包括中國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他們在內部投資講座講出經濟問題後,引發熱烈迴響,導致其社交媒體帳號遭封鎖。
經濟學家不得妄談經濟,已非個案。美國之音請求多位經濟學者置評中國經濟形勢以及嚴管態勢,回覆者寥寥;知名經濟學家張維迎、胡星斗在回應時婉拒置評請求,表示現在什麼都不要講、不方便講,兩人素以敢言著稱。
中國一位不願具名的經濟學者告訴美國之音,現在公開發表專業意見的空間越來越小:「對不起,不能說太多,單位領導已經多次打招呼,在國內個人社交平台上,不要就熱點事件發表和官方不同的意見,更不要說接受國外所謂敵對媒體的採訪了。」
「體制內的都不允許有海外社交平台的帳號,如果單位知道就比較麻煩,會軟硬兼施。電話接受採訪,官方很容易就知道;發郵件交流,其實也是透明的。大家心裡都明白是什麼情況,但沒有辦法。」這位經濟學家表示。
廣州的一位證券公司中層管理者告訴美國之音,經濟形勢不好是事實,這個時候發表個人見解純屬自討麻煩,「我們單位也有首席經濟學家。首席經濟學家當然要考慮經濟指標和形勢,但最後公開出來的講話、報告等等,是平衡各方利益的結果,所以我們也不會太當回事。」
近2萬經濟學家及分析師或面臨裁員、減薪
中國有近2萬個由金融機構聘請的經濟學家及分析師,其最大價值是向基金經理、高淨值個人等客戶提供分析意見,吸引客戶使用相關金融機構的服務。
港媒《信報》分析說,經濟學家和分析師的工作業績很難「量化」,必須靠外間評價、聲譽和名氣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最起碼,他們的分析意見要讓客戶覺得「有用」或「有見地」,至少也要「講真話」;如果只是泛泛而論,或者一味跟隨官方口徑「唱好」,客戶非但沒理由買帳,甚至不值得花時間聽。
報導稱,經濟學家和分析師愈是「講真話」,愈有機會觸碰紅線。當近2萬個經濟學家及分析師全部高唱「主旋律」,還怎樣證明自我價值?難怪不少從業員慨嘆,經濟學家和分析師的角色愈來愈「可有可無」,恐怕會首當其衝淪為裁員、減薪對象。
責任編輯:李琳#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A general view shows the offices of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in Beijing on July 9, 2015. China's market regulator, the CSRC, has barred major shareholders and executives of listed companies from selling their shares for the next six months, it said in a statement, the latest government action to stem a slide in the markets. AFP PHOTO / GREG BAKER (Photo by GREG BAKER / AFP)
圖為中共證監會。(Greg Baker/AFP)
Previous Article中共加速「設備國產化」分析:懼科技制裁
Next Article 中共被曝給公務員漲薪 老百姓沒份 網絡炸鍋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