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1日訊】(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中國多個地方政府被指以造假手法虛增財政收入,僅廣東一地幾個縣市就虛增近兩百億元人民幣。陸媒指這是「老問題」。專家認為官方公布的只是部分,而層層造假的結果是當局制定政策的依據都是假的,經濟就無法擺脫危機。
多地財政收入曝造假 分析指積重難返
中國各省份陸續公布去年度審計報告。陸媒「第一財經」近日報導,廣東省、河北省、四川省、青海省、遼寧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審計報告都顯示出部分縣市政府財務造假。
其中廣東省的3市及3縣通過國有企業購買國有資產等方式,虛增財政收入達171.01億元(人民幣,下同)。造假手法是通過內部交易製造出虛假的財政收入數據,帳面上看似收入增長,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增加地方政府的財力。
河北省1市7縣則通過虛假處置公益性資產、多繳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等手段,虛增財政收入24.95億元人民幣。
四川省將定向捐贈資金繳入同級財政,為地方政府虛增了4151.22萬元的財政收入。青海省將收回的以前年度資金調入一般公共預算,從而製造出2000萬元的虛假財力。
遼寧省有4個市、19個縣利用財政資金繳納特許經營權及轉讓價款、土地出讓金和罰款等方法,在非稅收入方面造假。內蒙古也有4個盟市通過不當徵繳資金,虛增了286.49萬元的非稅收入。
一些地方政府在收入徵收過程中存在人為調節的現象,有的地方涉及稅務資金達947.9億元。
此外,山東省有30家單位根據需要擇期將收入上繳國庫,其中19家單位2022年處置收入1.09億元,延後至2023年入庫。
報導指出,地方政府虛增財政收入是一個「老問題」,主要因為財政收入增長指標是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而近年隨著財政收支缺口擴大,一些地方政府的預算收支難以平衡,因此藉虛增財政收入、人為調節收入徵收進度等手法,虛報政府財政。
去年6月,中共國家審計署發布的審計報告也提到,在2022年度,各地方政府通過自賣自買國有資產等方式,虛增財政收入超過800億元;還通過承諾兜底回購、國企墊資建設等違規方式,新增隱性債務逾400億元。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對表示,中國地方負債非常驚人,也與過去的收入造假有關。現在公開部分虛報,還有沒去查的部分應該是很大的。要確切知道這個洞有多大,就要把過去的做假帳、假營收的全都要查出來才行。
「中央查地方,說甩鍋也可以,但是現在當局擔心金融體系風險,要把問題找出來,在地方債這個部分,如果沒辦法清楚洞有多大,就無從去評估。把造假所衍生出來的投資貸款查清楚,才知道需要投多少資源去救。」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也對表示,各地自己審計出來的不一定是真實的,真正的數據不會公布。大陸媒體只是選擇性地報一些。
他表示,目前經濟情況很糟,中共為了走出困境,開始打假,出發點是保證政權能運作下去。但這個政權長期以來就是下級騙上級,從基層一直騙到國務院,這個造假機制已經積重難返。
事實上,中共地方政府早已自曝造假。比如2017年年初時遼寧曾自曝財政數據虛增;2018年初內蒙古、天津接連承認經濟數據造假。這三省份因為統計造假而主動「擠水分」,將數據核減調整 。
造假釀惡果 專家:連政策依據都假 經濟決策接連碰壁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正文在接受「第一財經」的採訪時,批評地方虛增財政收入掩蓋了真實財政收入狀況,隱瞞了實際財政赤字,加劇了地方財政風險,也干擾了中央對地方真實財政狀況的判斷,並損害政府公信力。
王赫對表示,造假的最大後果是干擾決策,比如說,中共中央一直喊著中國經濟是「長期向好」,說經濟已經好轉了,它是要有依據的。但是現在依據的數據都是假的,它的判斷就有問題。
「這個數據,缺乏真實性的根基,它就成了官場的一個遊戲。在這種情況下導致中共的經濟決策連連碰壁,這是目前進入經濟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於中共中央政府近年不斷搞「統計打假」,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謝田教授曾對表示,中共一直以來經濟數據就是造假,而中央通過政治運動來打假非常荒謬,因為造假的根源就是中央當局,「如果上邊沒有所好的話,下面也不會這樣造假。」
黃世聰認為,中共現在要清查造假的結果,就是各地官員都想儘量不犯錯,也不想增加投資,用保守的心態去施政,這樣中共就更難擺脫經濟的危機。
北京的中共中央自己不斷暗示要求造假或掩蓋真相。去年以來,中共黨魁習近平和中共宣傳系統最高官員蔡奇頻頻提及「唱響經濟光明論」。多名經濟學者在發表揭露經濟真相的言論後遭禁言。
官方收緊政經信息的動作近年也越來越密集。與經濟相關的,比如土地銷售、外匯儲備、債券交易等等數據已遭封禁。青年失業率在去年高漲之後也遭修改統計口徑。今年8月19日,滬深交易所不再公布代表外資的北向資金實時交易數據,這給對外資撤離中國的情況的觀察再添難度。
責任編輯:李仁和#
推薦閱讀:
李強言論遭封殺 分析:已淪為辦事員
【中國觀察】中共20大報告中的「文化陰謀」
前中共官員曝李克強生前「請辭」內情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SHENYANG, CHINA - APRIL 21: (CHINA OUT) People pedal past a building shaped as a Chinese ancient coin on April 21, 2007 in Shenyang of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China reported a 13 percent rise in newly-added Renminbi bank loans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is year despite latest measures to curb loans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or central bank. (Photo by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示意圖,圖為遼寧省瀋陽市,人們騎著自行車經過一座中國古錢幣形狀的建築。(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中共海巡船越中線 專家籲台與盟友加強政策應對
Next Article 【晚間新聞】美反共公園疑被縱火 創辦人無懼威脅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