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近日宣布暂停「产能置换」政策,意味着新建钢铁厂的计划被叫停。专家分析,这一决定与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密切相关,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制造业增长的放缓以及出口受限。
产能置换制度暂停 引发关注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通知,自8月23日起暂停各地区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的公示和公告,警告任何未经批准的新建钢铁产能将被视为违规,并予以通报。
产能置换政策最初是在约十年前推出,旨在遏制钢铁等重工业领域的无节制扩张。然而,随着地方政府和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增加产能,中国的钢铁产能不断扩张,供过于求的问题愈加严重。
长期产能过剩的根源
经济学者黄戴维指出,中国钢铁行业长期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一现象早在计划经济时期便开始显现。国有企业往往将生产产能视为政治资本,不断扩大产能以显示其业绩。此外,自毛泽东时代以来,钢产量一直被视为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指标,这进一步推动了钢铁产能的增长。
黄戴维还提到,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难以解决,因为这些国有企业建成后,很难进行压缩或整改。
房地产危机加剧钢铁行业困境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陷入严重危机,钢铁需求大幅下降。南华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孙国祥表示,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基础设施投资的减少,以及制造业增长的放缓,导致了钢铁需求的锐减。这直接影响了钢铁行业的利润,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连续第四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反映了制造业的持续疲软。
钢铁出口面临重重压力
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中国钢铁企业被迫依赖出口以消化过剩产能。然而,随着全球多个国家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钢铁出口的压力不断增加。欧盟、美国、拉丁美洲等地区纷纷对中国钢铁产品加征关税,进一步限制了中国钢铁出口的空间。
整体工业陷入困境
随着钢铁行业的困境蔓延,中国整体工业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宝武董事长胡望明在2024年半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的经营形势更加严峻,钢铁行业将面临更长、更冷的“严冬”。
黄戴维认为,钢铁行业的困境反映了中国工业的整体困境。当前的经济政策未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钢铁业的低迷也表明中国工业正处于调整期,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
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各类刺激政策,但这些措施尚未能有效提振经济增长。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工业和经济状况仍处于艰难的调整阶段,未来前景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