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9日訊】(記者寧海鍾綜合報導)香港首富李嘉誠因其控制的長江和記(簡稱長和)擬售巴拿馬港口,觸怒北京當局,北京當局最初以在港喉舌《大公報》發文批李嘉誠,然後由港澳辦轉發。今天(29日)罕見由央視新媒體直接批評長和,不過文章稍晚刪除。目前長和的下一步動向微妙,中共喉舌刪除文章,引發猜測。
中共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週六(29日)在其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關於長和擬售巴拿馬港口的5個認識》,稱3月28日晚中共市場監管總局宣布對長和進行審查。文章摘錄了3月13日以來中共國務院港澳辦官網轉載中共在港喉舌大公報的多篇狠批李嘉誠的文章,聲稱「歸納出了這些文章背後的5個認識」。
文章聲稱長和港口交易並不符合商業邏輯,是「在商不言商」,又指長和「變賣碼頭無異於向對手遞刀」,「中國在此的航運貿易勢必受制於美」等等,最後拋出「民族大義」的說辭,要求長和「慎重處理有可能損害國家利益的交易」,云云。
不過,在搜狐網29日的轉載的這篇文章下邊,置頂的一個網友評論說:「我從這個角度分析,不知道對不對。——如果硬要從政治角度去扯——李嘉誠這43個港口原本就是從別國手上買過來的、現在有人接盤賣給別國個人感覺也沒有什麼錯。——如果從咱門這裡買過來的再賣給別國,那可能還存在一定思想問題。」
到29日晚間,玉淵譚天公眾號刪除了文章。但多家陸媒轉載沒有刪除。
央視的刪文動作,背後的原因引發海外X網友熱議:
「其實是長臂管轄缺少法制支持,只能刪除。」
「可硬可軟,立場十分靈活。」
「再搞下去真得國有傻兒子去接盤,怕是最後一地雞毛。」
「無法阻止,硬是這樣只會自取其辱。」
「正好給習近平週五外企座談會抹黑,習近平講的有關營商環境的話立馬變成空話。」
「體制內又不是沒有高手,非寫這種很蠢的東西,你可以去施壓去攻擊別人賣港口,但是角度完全找錯了,不被刪才怪,我在村口賣個煎餅,還非要全球招標,價高者得是吧?」
此前,隨著川普政府不斷施壓,長江和記在3月4日宣布,將打包出售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運營權給貝萊德牽頭的財團,但同時保留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港口權。這筆交易金額高達228億美元。隨後中共當局不斷對長和進行施壓,包括港媒發文狠批,直至3月28日,中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將對長和出售港口一事進行「反壟斷」調查。
親北京的港媒《南華早報》週五(3月28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長和不會在下週(4月2日)按預期正式簽署出售其位於巴拿馬運河的兩個戰略港口運營權的協議。而4月2日並非長和與貝萊德商量的「真正的最後期限」,是雙方最早可能簽署協議的日期。
但與此同時,據路透社報導,長和集團擬分拆全球電訊業務,並計劃英國倫敦證券所上市。李嘉誠是否要擺脫北京的掌控,並再投下不信任票,引發關注。
對於長和暫緩簽署巴拿馬港口運營權的傳聞,美國國會關注中共脅迫和施壓。美國國會眾議院特設對中共委員會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說:「在李嘉誠試圖將巴拿馬資產出售給與美國結盟的買家後,習近平將他的帝國列入黑名單。這是顯而易見的強制性治國方略、經濟懲罰和戰略控制。」
旅澳學者袁紅冰早前在接受採訪時,引自中共體制內消息指,中共黨魁習近平親自發動對李嘉誠的大批判,據知中共曾試圖讓國企介入交易,李嘉誠沒理會,而李嘉誠要這樣做,背後有一大幫對習不滿的權貴家族支持。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Hong Kong's richest man Li Ka-shing, 89, waves from his car after a meeting with shareholders at the Harbour Grand hotel in Hong Kong on May 10, 2018, on the official day of his retirement. - Hong Kong's richest man Li Ka-shing on May 10 brought down the curtain on a storied career, saying he had done "the best I can". (Photo by ANTHONY WALLACE / AFP)
李嘉誠資料圖。(Anthony Wallace / AFP)。
Previous Article【紀元焦點】美防長訪亞太 美菲日軍演威懾中共
Next Article 七旬老人遭非法庭審 法官掩蓋警察施暴罪行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